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09 15: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建人高复2019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生 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前段时间,我国多个省市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只感染猪不感染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猪瘟病毒侵染进入猪体内后,可在内环境中增殖
B.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多样,不利于进行疫苗免疫
C.吞噬细胞特异性摄取和处理猪瘟病毒,暴露抗原
D.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说明猪体内无免疫反应
2.载脂蛋白A-1(apoA-1)是一种血浆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物质,其含量下降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中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可以参与构成细胞膜 B.apoA-1比多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
C.动脉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D.apoA-1可通过囊泡在细胞内运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基本不是来自细胞内ATP的水解
B.线粒体是胰岛B细胞中唯一能产生ATP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ATP的合成与细胞的吸能反应有关
D.ADP由磷酸、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其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4.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
B.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
C.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
D.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5.实验人员利用特殊颜色反应对某未知样品的成分进行鉴定,所用试剂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样品是(  )
试剂
双缩脲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
苏丹Ⅲ染液
结果
紫色
蓝色
棕红色
A.葡萄糖溶液B.鸡蛋清稀释液
C.油水混合物D.可溶性淀粉溶液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一般会逐渐降低
B.建立动植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下列有关“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
C.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完成的
8.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环境中机体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B.寒冷环境中体温恒定是因为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能直接感受体温的变化
9.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雾90%以上都是PM2.5,香烟烟雾里面还包含焦油、尼古丁等多种化学物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己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研宄表明,吸烟者得肺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推测原因可能是焦油等化学物质诱发细胞内的基因向癌变的方向突变
B.吸烟时PM2.5经肺泡进入人体的内环境的方式最可能是主动运输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呼吸道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吸烟时,PM2.5的颗粒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属于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10.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
A.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11.下列关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厌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或乙醇
B.第二阶段是对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形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C.人体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D.厌氧呼吸的过程中体现了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关联
12.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
A.会产生氧气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需要ATP提供能量
13.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下活性不受影响,100℃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后,分別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步骤



步骤一
25℃下处理
7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
100℃下处理15min后取出
步骤二
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步骤三
—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三组淀粉剩余量
淀粉剩余量
a
b
c
A.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与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丙组按步骤一处理后冷却至70℃,其中α-淀粉酶有活性
C.a与b的差值可体现出α-淀粉酶的活性
D.a-b与c-b的大小可用于比较两种酶在25℃下的活性
14.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l/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做母本,矮茎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A.3:1 B.7:l C.5:l D.8:l
15.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
A.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16.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润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17.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二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应以甲细胞为研究材料
B.甲和乙分别含有2个和4个染色体组,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
C.图二中,m代表的数值是2,b~c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
D.图二中,形成于a~b段某时期的一些小泡,在e~f时期将聚集于染色质的周围
18.下列关于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都在染色体上
B.DNA均为双链结构,RNA均为单链结构,且同时存在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必然是DNA
C.大肠杆菌中一定有RNA,但是其基因一定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
D.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因此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含有性染色体
19.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
C.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
D.自身免疫病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0.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C.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21.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7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只考虑7号和X染色体,该女性的某个细胞最多含8个STR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含有(GATA)8的概率也是1/2
22.图是“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有含32P的物质,以便用32P标记噬菌体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C.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D.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23.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







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24.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蜜蜂长绒毛对短绒毛为显性、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一只雄蜂与蜂王杂交,子代雌蜂均为褐色长绒毛,雄蜂黑色长绒毛和黑色短绒毛各占一半。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雄蜂体细胞和有性生殖细胞中都不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B.亲本雌蜂性状为黑色长绒毛,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C.亲本雄蜂性状为褐色长绒毛,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精子
D.蜜蜂体色和绒毛长短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25.油料种子萌发至绿色幼苗的过程中,干物质的量按照“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变化,该过程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在生根发芽时,根尖产生的激素中有的能促进细胞分裂
B.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都将不断减少
C.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中,代谢旺盛的细胞内不会有乙烯存在
D.种子萌发早期干物质增多源于吸收的水参与了细胞呼吸
26.如图表示在不同强度刺激下神经肌肉接点的肌膜上测得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的电位传播至肌纤维内部,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若突触间隙中的K+浓度急性下降,则甲图a点下移
C.乙图表示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D.增加刺激强度无法使乙图b点上升
27.下图一表示不同浓度CO2条件下两种植物的CO2 吸收 速率,图二表示将甲乙两种植物同时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依 次给予黑暗和充足的光照处理,测得的容器中氧气浓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干旱地区更容易存活的是植物乙
B.图二中B点时容器内的CO2浓度可能处于图一的b点
C.图一中d点,两种植物叶肉细胞中的RuBP含量相同
D.图二B点之后的某一点出现密闭容器内O2浓度升高,可能是乙植株死亡引起的
28.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 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列三组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
B.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比例低的原因是有的个体带有致死基因而死亡
D.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
非选择题部分
29.(6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辛弃疾在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在农田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生物彼此联系构成 ▲ 。
(2)现代农业生产会大量使用农药,由于生物放大作用而威胁生物多样性,推测在词中出现的物种中,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 ▲ 。
(3)蛙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属于 ▲ ,要调查水稻田中蛙的数量,可采取的方法是 ▲ 。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稻花”“丰年”“蛙声一片”之间的联系: ▲
30.(7分)光斑是指通过树冠枝叶空隙投射到地面的圆形光照面。下图为红薯叶片在光斑照射前后0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 ▲ ,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 ▲ 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图中测定02释放速率可以直接反应光合作用过程中 ▲ 反应的强度,图中阴影Ⅰ、Ⅱ所指示的面积大小关系是:I ▲ II(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c点时,红薯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C02来源于 ▲ ;光斑开始时,限制三碳糖合成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光斑移开时,RuBP含量将 ▲ 。
31.小鼠(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的弯曲尾 与正常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黄毛与灰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 关基因用 B、b 表示,且在某一性别中存在致死现象)。现有一对黄毛弯曲尾和黄毛正常尾个体交配得到的 F1 代,比例如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
黄毛弯曲尾
黄毛正常尾
灰毛弯曲尾
灰毛正常尾
雌鼠
2/7
0
1/7
0
雄鼠
0
3/7
0
1/7
(1)由实验结果推测,黄毛是 ▲ 性状,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 ▲ 。
(2)取 F1 代的黄毛弯曲尾(甲)和黄毛正常尾(乙)个体自由交配得 F2 代,则 F2 中共有 ▲ 种基因型,与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 。
(3)若F1代中偶然出现一只弯曲尾雄鼠,请解释原因: ▲ (填“父本”或“母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基因型为 ▲ 的配子。
32.【加试】(一)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5%NaCl培养基上生长;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下面是土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纯化实验,请分析回答:
(1)将称好的5g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水后加热,待牛肉膏溶化并与称量纸分离后,取出称量纸;往烧杯中加入称好的10g蛋白胨、 ▲ ,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加入20g琼脂,边加热边搅拌,当琼脂完全熔化后, ▲ ,补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将上述培养基转移至锥形瓶中灭菌;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将制好的平板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选用 ▲ 的平板进行后续实验。
(3)称取5g土样,在无菌条件下放入灭菌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无菌水,再加入0.2mL 磺胺类药物,振荡10min,既使土样充分混匀,又杀死其他细菌。从锥形瓶中取5mL上清液放入无菌试管中,温度30℃、转速200rpm摇床振荡培养24h。如是培养的目的是 ▲ 。
(4)取培养好的菌液,按梯度稀释法依次制备成10、100、1000、10000倍稀释液。分别取0.2mL相关稀释液用 ▲ 法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同学在某一稀释度下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33、212和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7作为统计结果。该做法 ▲ (填“正确”或“不正确”)。
(5)从平板上的菌落中挑取适量菌种,用划线法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置于适宜温度培养箱中培养24h,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则划线操作过程中接种环灼烧了 ▲ 次。
(二)薄荷可产生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用于驱散蚜虫并吸引蚜虫的天敌。通过基因工程可制备含EβF合成酶基因的转基因抗蚜麦。请回答问题:
(1)若利用PCR技术获取EβF合成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 ▲ 、 ▲ 、原料及两种引物。提取到薄荷细胞中EβF合成酶的mRNA,则可用 ▲ 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2)研究者利用4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 ▲ 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后,该连接点 ▲ (能/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
(3)欲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抗蚜麦是否培育成功,常用的方法是 ▲ 。
(4)下列属于转基因抗蚜麦推广种植后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是 ▲ (多选)。
A.小麦不再感染蚜虫 B.目的基因向其他生物扩散
C.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 D.改变现有生态结构
33.【加试】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卫反应(植物免疫反应):为探究水杨酸(SA)对植物免疫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科研人员将特定基因转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经过___▲___过程后发育成SA积累缺陷突变体植株。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分别侵染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得到图1所示结果。据图分析,SA能___▲___植物的抗病性。
(2)研究发现,细胞内存在两种与SA结合的受体,分别是受体a和b,SA优先与受体b结合。结合态的受体a和游离态的受体b都能抑制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病原体侵染时,若抗病蛋白基因不能表达,则会导致细胞凋亡。依据上述机理分析,SA含量适中时,植物抗病性强的原因是____▲____,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未被抑制,抗病性强;SA含量过高会导致细胞凋亡,原因是_____▲_____抑制抗病蛋白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3)研究发现,植物一定部位被病原体侵染,一段时间后未感染部位对病原体的抗性增强。为探究机理,科研人员在图2所示烟草的3号叶片上接种TMV,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实验结果显示,接种后96小时,3号叶片中SA含量明显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含量略有升高,随着时间延长,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测定各叶片中SA合成酶的活性,发现该酶活性仅在3号叶片中明显增加,据此推测,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3号叶片接种TMV,用透明袋罩住,透明袋内充入1802以掺入新合成的SA中,密封袋口。处理一段时间后,提取____▲____叶片中的SA,测定___▲___。结果证明该推测成立。
(4)综合上述结果分析,植物通过调控不同部位SA的量来抵御病原体的侵染,其原理是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1 BCADB 6 DABCA 11 DADBA 16 CDCBC 21 CBCDA26-28 ADB
29答案: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填: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等均可);生物群落;鹊,蛙;消费者,标志重捕法;由于蛙的捕食,稻田害虫数量减少;
30(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2)光等于(3)线粒体和外界空气 CO2吸收速率减少
31(1)显性 X BbXaXa 和 BbXAY(2)10 3 /20 (3)父本 XAY
32(1)150gNaCl 调节pH(2)无菌落
(3)增大上清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密度
(4)涂布平板不正确 4
(1)DNA聚合酶(或Taq酶)   模板DNA逆转录法
(2)XhoⅠ不能
(3)接种蚜虫
(4)BD
【答案】(1)再分化  提高(或“增强”)
(2)含量适中的SA优先与细胞内游离态的受体b结合,导致细胞内几乎没有游离态的受体b和结合态的受体a(或“游离态的受体b几乎全部与SA结合,受体a未与SA结合”)  结合态的受体a
(3)3号叶片中SA含量进一步升高,未感染的上位叶片中SA含量显著增加  由3号叶片合成并运输而来  未感染的上位  含18O的SA含量
(4)感染部位大量(或“过量”)合成SA引发感染部位细胞凋亡,阻止病原体扩散;合成的SA运输至未感染部位,引起未感染部位SA含量适当升高,提高抗病蛋白基因表达,植物抗病性增强,不易被病原体侵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