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物理新教材人教必修一 巩固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3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物理新教材人教必修一 巩固练习第三章 相互作用 3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09 15: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3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解析: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不一定产生摩擦力,只有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摩擦力,故A错误;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如果接触面粗糙,而又有弹力时才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比如物体轻轻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受到的摩擦力就是动力,故D正确。
2.木块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木块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D )
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
C.F丙>F乙>F甲 D.F甲=F乙=F丙
解析:动摩擦因数μ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三种情况下μ相等,且对地面的压力大小都等于木块的重力,所以三种情况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应选D。
3.用拖把拖地时,如果发现某个地方的污渍特别顽固,我们常会使劲向下压拖把,这样就有可能把污渍清除。对于使劲向下压拖把的原因,下列选项中解释最合理的是( C )
A.将拖把中的水挤出,将污渍洗掉
B.可以帮助人握紧拖把
C.通过增大正压力从而增大拖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没有任何作用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在动摩擦因数不变的前提下,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拖地时使劲向下压拖把,就是为了增加正压力从而达到增大拖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木板与木块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与木块水平相连。现在用绳索与长木板连接,用手向右水平拉绳索,使长木板在桌面上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木板运动过程中,弹簧秤示数保持不变
解析:木块与木板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其大小F=μG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故选D。
5.如图所示,消防战士正在沿绳进行爬绳练习,若消防战士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绳子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关于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f1=G,方向竖直向上   B.f1>G,方向竖直向上
C.f2=G,方向竖直向上 D.f2解析:消防战士无论是匀速上攀还是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与重力相平衡,即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1、f2的方向都向上,且f1=f2=G,A、C正确。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最大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解析: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mg平衡,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错误;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故C正确;当撤去F时,墙与木块间无弹力,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强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 m/s以上,甚至在60 m/s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力可达数千牛顿。台风登陆以后,会给沿海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不少在台风登陆地区做新闻报道的记者,需要用绳子系在腰上才能保证不被台风吹走。大风真的能把人吹走吗?为方便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只考虑一种简单情况,即看大风能不能把人吹的在地面上滑动。设某次台风登陆时的风力为9级,方向水平风速大小可达到22 m/s,经过流体阻力测算,在经过一个身高为一米七左右人体的面积时所产生的水平风力约为164 N。假设这个人重60 kg,台风来临时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人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6。试通过计算分析:(g取10 N/kg)
(1)当风速达到22 m/s时,人能不能被吹动?
(2)当风速达到15 m/s时,吹在人身上的水平风力达到76 N,站在地上的人受的摩擦力多大?
(3)当风速达以25 m/s时,吹在人身上的水平风力达到 212 N,站在地面的人受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1)能被吹动 (2)76 N (3)156 N
解析:(1)人和地面之间的压力为N=mg=600 N
人和地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为f=μN=156 N
因为F>f,所以人能被吹走,
(2)当风力F1=76 N时,由于F1所以人不能被吹动,人受到地面给他的力是静摩擦力
其大小为f1=F1=76 N
(3)当风力F2=212 N时,由于F2>f
所以人能被吹动,人受到地面给他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2=f
摩擦力大小为f2=f=μN=156 N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下列各图中物体A和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关于物体A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及物体A受的摩擦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物体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乙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C.丙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D.丁图中物体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解析:甲图所示情况,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甲图情况下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乙图所示情况,物体A也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物体A受向右的力F的作用,由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一定受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丙图所示情况,用力F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物体B及其上面的物体A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的平衡条件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丙图情况下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丁图所示情况,由于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与F相平衡,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
2.如图所示,当拉力F的大小为2 N时,物体静止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则当拉力F大小变为12 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B )
A.12 N B.8 N
C.4 N D.20 N
解析:改变拉力前,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8-2) N=6 N,方向向左,同时说明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6 N。改变拉力大小后,假设物体不动,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12-8) N=4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仍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8 N。
3.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C )
A.2μmg  B.4μmg
C.5μmg  D.μmg
解析:根据受力平衡,黑毛巾有四个面受到摩擦力,平衡时F=f1+f2+f3+f4=μ·+μ·2+μ·3+μ·4=5μmg,故选C。
4.如图所示,照片中的这位男士骑着一辆搞笑的另类自行车,在骑车人用力蹬车前进的过程中,车轮上黑白两色的鞋子与地面接触,它们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关于地面对鞋子施加的摩擦力的方向,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BC )
A.前轮黑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B.前轮黑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C.后轮白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D.后轮白色的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解析:自行车前轮为从动轮,后轮为主动轮,假设后轮不受摩擦力,则后轮一直转动,但不会向前运动,实际上后轮是向前运动的,所以它必受方向向前的摩擦力;同时,可判知前轮所受摩擦力向后,故正确答案为B、C。
5.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 BC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直线加速
0.7
4
匀速直线
0.5
5
直线减速
0.3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 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解析:第一和第二次实验都没有拉动木块,说明这两次的拉力大小均未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第三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说明拉力已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m,因此可知,最大静摩擦力范围0.6 N≤Fm<0.7 N,故A错误,B正确;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情况无关,因此第三、四、五次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是武警战士用头将四块砖顶在墙上,苦练头功的照片。假设每块砖的质量均为m,砖与墙面、砖与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要使砖恰好静止不动,则武警战士的头对砖施加的水平力为多大?(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砖与砖之间不发生滑动,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解析:以四块砖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砖恰好静止不动,则砖所受到的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
即f1=f2=μF,又f1+f2=4mg
联立上式可得F=
即武警战士施加的水平力为F=
7.如图(a)所示,A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重10 N,设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若对A施加一个由零均匀增大到6 N的水平推力F,请在图(b)中画出A所受的摩擦力FA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图线。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水平推力F≤2.5 N之前,物体未动,物体受静摩擦力FA=F。当F>2.5 N后,FA变成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A=μF N=μG=0.2×10 N=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