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生产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09 21: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生产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由高二语文备课组命题审定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黄宗羲所理想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黄宗羲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的,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其间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数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的太学生那样,“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黄宗羲认为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黄宗羲说:“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黄宗羲主张,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光明日报》2018年8月4日11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黄宗羲关注教育的主要表现是重视学校建设,他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超越功名利禄,传承弘扬文化。
B. 黄宗羲痛斥科举取士“祸国殃民”是主要因为科举强化迷信盲从、禁锢士人,扼杀思想解放与创新活力。
C. “养士”是学校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和准备“使天下达于大治”精英与栋梁。
D. 黄宗羲认为,如果“学校之教不明”,地方学官失职,教育很难发挥淳化风俗、推进文明进步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文大量引用黄宗羲著作中的原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效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
B.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阐释了“学贵创新”的重要性和“以水济水”的危害。
C. 文章观点鲜明,并采用“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 就逻辑关系而言,文章的三个分论点都非常具体明了,而且它们之间是鲜明的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黄宗羲的“学校”观自成体系,观念超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依然具有思想价值。
B.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宗羲所批判的功利主义、缺少创新等教育弊端,在当今依然存在。
C. 黄宗羲关于“厉禁”和“教育”的观点,与孔子“道之以德”的“德政”思想本质不同。
D. 黄宗羲“教育富民”的主张蕴含着开启民智能富民、文化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颖影?
蒋子龙?
倏忽,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了!30年来我从未写过关于颖影的一个字,太过痛惜便不敢轻易触碰。?
20世纪的70年代初,在天津市举办的一个文艺学习班上我结识了甄颖影。她身材高挑,眉目修长,脸上焕发着摄人心魄的清纯,漂亮得像一种文化,凝结了那个时代的美:军装、少女、率真、阳光。那个年代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突然变成“炮制大毒草的反面典型”,“兵的代表”甄颖影却公开表态看不出我的小说有什么大问题……她说得那样轻盈随意,一派单纯和善良,但这却并未给我帮上忙,反而给她自己惹了麻烦。这使我感激、感动和愧疚。以后我们便一直保持着联系。?
她在唐山当兵,家却远在新疆,以后她每次回家或探亲归来,都以我的家作中转站落一下脚。颖影的父亲原是军事科学院的高级干部,1969年遭受迫害,被发配到新疆。颖影当年只有16岁,想去当兵。事情拖到第二年初,颖影更急迫地想自己出去闯。那天外面风沙很大,冷彻骨髓,她跑出去不一会儿就又回来了,说是拿帽子和手套。母亲笑了,就你这么娇气,还能去当兵?颖影听了就将拿到手的帽子和手套重新甩到桌子上,返身又冲进风沙。她直接跑到乌鲁木齐火车站,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张到北京的车票。一上车就是四天四夜,由于她没有钱买吃的东西,就一直饿到北京,看着别人都下车她却从座位上站不起来了。好心的列车员把她架下车,还扶着她在站台上溜达了一会儿,为她买了点吃的东西,她才慢慢地能够自己走路。出站后就去找父亲在京的一位老战友。很快她穿上了军装,到唐山255医院当了一名战士。?
她在伙房做过饭,在病房做过护理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还不够入伍年龄的新兵,却很快成了医院的名人。她富有灵性,小小年纪竟写得一笔好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快被政治部发现,经常抽出去为医院撰写各类在那个时期不能不写的文章。逢年过节或部队发生重大事情,还要为医院编写文艺节目。这也正是她被选送到天津市参加文艺学习班的原因。她打篮球也相当不错,从科里打到医院,又代表医院到外地跟兄弟部队比赛……她是如此的多才多艺,却又有一种无邪的气质,她的生命仿佛是在自然地流露着令人心醉的芬芳。?
直到她超期服役的第三个年头,接到家里电报,父亲病倒,希望她能回去一趟。?这是1976年的7月中旬,限令她归队的时间是7月29日。她7月27日回到唐山。?也就在颖影回到唐山的当天夜里,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
我像疯了一样在废墟上东撞一头,西撞一头,见人就打听,最后竟幸运地问到了跟颖影同宿舍的一名战友。她告诉我颖影因出血过多三天前已经死了……她还告诉我负责掩埋颖影的战士叫周黑子,以及他的部队番号。?
天快黑了,我被周黑子领着来到颖影的坟前。这是一片盐碱滩的高埂,蒿草荒烟,四顾阒然。颖影的坟堆不大,没有任何标志。?
盐碱滩上植物很少,远处倒有几墩红柳,柳梢上正顶着白色小花。我走过去折了一大把,口袋里还留着一个馒头,一并献在颖影的坟前。?
颖影,这里很安静,不会再有人来打搅你了。只是对你来说,这儿太荒凉,太孤单了。相信我,我绝不会把你一个人丢在这荒滩上,我会选一个适当的时候把你送回你父母的身边,但不是眼下,眼下我没有这个能力,你的父母也未必会受得了……?
汉沽盐场的工人作家崔椿蕃是我朋友,我敲开他家的门。第二天,老崔给我找出一块很厚实的长木板,怕墨水被雨水冲掉,特意又从别处借来白油漆,我用毛笔蘸着白漆写成了颖影的墓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甄颖影之墓。旁边再加上一行小字:1953~1976。供品除去那三张精致的鸡蛋饼,还有水果。老崔陪着我一人扛着一把铁锨,来到颖影的坟边,先给坟堆培土,把坟堆加大,做规矩。再将那块木牌竖在坟前,摆好供品。?
这时,我站在颖影的坟前才可以说出那句话:“颖影,安息吧!”?(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对甄颖影坟墓四周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荒芜、冷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难以言表的悲痛。?
B.文章具体交代甄颖影回到唐山的时间,表明这是一个特殊时刻,世人难以忘记,作者更是永生难忘。?
C.文章在构思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思路清晰,语言质朴,寓深切的悼念之情于平淡的叙述之中。?[]
D.文章详细叙述了作者整理甄颖影坟墓的过程,作者说甄颖影可以安息了,暗示作者的悲痛心情消解。?
5.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甄颖影的形象特征。(6分)

6.文章第一段所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网红”院长单霁翔退休。单霁翔在任期间,故宫批量产出网红产品,成为国民文化lP。故宫IP的光环,也令其继任者——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备受外界关注。
王旭东曾对身边人说,“现在的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所以他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打造爆款文创产品。据说王旭东甚至砍掉了许多他认为没有文化传播意义的项目,他一直反复强调,要真正体现敦煌文化,做精而美。
与敦煌文创的谨慎不同,故宫博物院在过去爆款迭出,从围绕故宫IP打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则让普通大众通过镜头走进故宫,而故宫口红、故宫睡衣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更是引发公众对故宫IP的追捧。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文创产业增加值增加了66. 09%。在庞大的文创市场迎来“井喷”的同时,也吸引一大批入局者。不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等文化类展馆正加码生机勃勃的文创产业。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已有25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围绕馆藏进行IP开发。
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创正在食品、彩妆等领域大展拳脚。例如,国博馆的文创产品已推出灵感源自青花瓷与粉彩瓷的食品棒棒糖,以春夏秋冬元素和每个朝代文物对应的手绘二十四节气锦色书签,以清朝画作《芙蓉双鹭图》为设计灵感的芙蓉双鹭保温杯等文创产品。数据显示,2018年,国博馆结合馆内藏物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国博衍艺”产品90余款,累计国博文物、品牌元素产品形成的市场销售规模达到7. 92亿元。
类似的博物馆文创案例还有很多,划分到广东本土同样亮点纷呈。据悉,广东省博物馆凭借首个推出“粤藏”“粤光宝盒”“风尚”三款文创蛋糕的博物馆身份而爆红网络。
(摘编自《故宫文创一年卖出15亿元??博物馆文创不甘落后》)
【材料三】
博物馆IP主要是指博物馆拥有的知识产权,如文物藏品的研究成果,博物馆的品牌图像、建筑、陈列设计方案等。博物馆IP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其他的行业和产品提供创意与内容来源,文创产品开发只是博物馆lP运营的一部分。通过赋能的方式,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才是博物馆挖掘IP价值的核心方法论。
但是现在IP授权在不少博物馆手里是个烫手山芋,主要因为无法确定IP授权的费用。据北京自然博物馆负责经营运营管理的翟幼艾透露,自然博物馆曾联合外部设计师开发了上千个别具特色的文创IP,但开发出来后便被束之高阁,无法量产,因为无法为这批IP授权定价。据悉,目前国内IP授权没有统一的价格,即使是在IP授权领域较为成熟的海外博物馆,也没有明确的行内标准报价,只能由博物馆和被授权方自主协定。该为“IP”授权定价几何才不至于无形资产流失?
看到市场上对博物馆文创充满热情,苏州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蒋菡却无比冷静地表示,博物馆的商业化浪潮虽然势不可挡,但博物馆的品牌和IP还在孵化期,并没有达到很成熟的地步,因此商业化到什么程度,每个博物馆应当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毕竟宣传教育展示才是博物馆的主业,很多时候我们会拒绝特别商业的项目。”蒋菡称若合作只是让博物馆给产品背书,这样的合作对博物馆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摘编自《“博物馆+”与文创古老的博物馆红了》)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故宫口红等文创产品,以及角楼咖啡、故宫火锅等,均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
B. 材料二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各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增加值,还是参与开发单位的数量,都有长足的进步。
C. 由于无法确定IP授权的费用,担心无形资产流失,北京自然博物馆联合外部设计师开发的文创IP,被束之高阁,无法量产。
D. 对于“博物馆+”与文创,苏州博物馆文创部副主任蒋菡与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的观点比较接近,都反对过度商业开发。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重视文创项目的文化传播意义,因此他不主张开发那些缺少文化内涵、一味迎合用户需求的爆款文创产品。
B.博物馆里,文物藏品的研究成果、品牌图像、建筑、陈列设计方案等都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是“博物馆IP”的主要内容。
C.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和地方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类展馆围绕馆藏进行IP开发,产品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 博物馆的文创项目不排斥商业化,但商业化要有度,博物馆应拒绝只是给产品背书的合作,因为宣传教育展示才是博物馆的主业。
9. 如果你是博物馆长,读了以上材料,你会得到哪些启发,让“博物馆+”与文创健康发展?(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9分)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氏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氏赴水死。侍儿孙氏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氏贞烈夫人,孙氏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B.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C.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D.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骑是古代的军事单位,一人一马叫骑,一车四马叫乘,皇帝也被称为万乘之尊。
B. 左右和现代汉语词汇的意思不同,古代是一种专有称呼,这里表示近臣、侍从。
C. 家庙是供奉祖宗灵位的,供族人祭祀、朝拜的场所,上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
D.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世宗、玄宗、太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 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C. 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之后元帅朱文逊战死,他也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D. 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5分)

(2)“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9分)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B. 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C. 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D. 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15.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两句是 :____ __,_____ __。
(2)韩愈在《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3)李白的《蜀道难》写蜀道的高险难行,比上青天还难,其中,“________”一句与成语“谈虎变色”意思相近。
(4)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责骂和侮辱的一句是: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9分)
在文艺创作生产链条里,首先需要端正对编剧环节的认识。剧本这一前端环节打不牢,后续制作将“地动山摇”;原创得不到足够尊重,只会让跟风抄袭 。客观上说,很多导演为此立下汗马功劳,但有时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先天不足”,再优秀的导演也难以 。其次,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也需要坚持品质至上。在戏剧、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之下,( ),缺乏酝酿与发酵过程,作品内容贫血,缺乏特色,缺少灵光。有些编剧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成为某类题材的快手编剧,拿着相关人物的传记、资料 ,照猫画虎,完成的不过是报告文学或者人物传记向舞台艺术的表层转译。再次,编剧所在院团以及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给“一剧之本”更多战略保障。院团要对编剧多一些涵养耐心,给予编剧更多创作空间和信任,帮助编剧 ,精准运作,提高作品成功率,也让编剧创作过程更为从容扎实。回归内容,回归原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精品,这是文艺创作强起来的必经之路。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进行。剧本是立足之本,把文学前端筑牢,把创意基础夯实,才有文艺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大张旗鼓 点铁成金 纸上谈兵 对症下药
B. 大张旗鼓 脱胎换骨 闭门造车 对症下药
C. 大行其道 点铁成金 闭门造车 有的放矢
D. 大行其道 脱胎换骨 纸上谈兵 有的放矢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剧本产量激增
B. 剧本产量激增,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艺术生产周期缩短
C. 剧本产量激增,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
D. 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剧本产量激增,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
19. 文中话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存在
B. 一个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保护原创生产力的行业无法持续发展
C. 一个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行业无法持续发展
D. 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保护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进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①                  ,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所以②               。不仅如此,③              。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变土壤的特性。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得超过90个字。(5分)
2019年6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和金正恩在宴会上分别致辞。金正恩说,朝中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早已形成休戚与共、相互支持合作的优良传统。通过过去一年四次会晤,我同总书记同志确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维护朝中友谊的核心。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同志访朝,又掀开了朝中友谊新的篇章。
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中朝一致认为,中朝双方政治解决半岛问题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要继续高举和平对话旗帜,要坚定不移传承弘扬传统友谊,为实现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续写时代新篇章。中国相信,在以金正恩委员长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带领下,朝鲜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中方愿同朝方一道,共同开创中朝关系和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2019年6月22日下午在我校体育馆和运动场开展“兵团二中2020届‘不畏远方,逐梦起航’高三启动仪式”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场面壮观,气势恢宏;无不表达2020届学子们从今天起开始扬帆起航。同学们,这次活动你们是践行者,也是见证者,回想几天前活动的经历,你有什么感想。[]
请同学们根据这次活动写一篇观后感。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和班级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疆兵团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 2.D 3. C
【解析】【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最基本、最核心”的表述于文无据;“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理解片面,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故本题选C项。
【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论点、判断论点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能力。根据原文可知D项,“并列关系”理解有误,分论点二、三之间是递进关系。故本题选D项。
【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整合文本信息、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本质不同”理解有误。《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二者的本质都强调“教化”为本,“严禁”为末。故本题选C项。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D?【解析】D?项,“作者的悲痛心情消解”错,从文章第一段中的“30?年来我从未写过关于颖影的一个字,太过痛惜便不敢轻易触碰”分析可知,“消解”不恰当。?
5.颖影是一名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军人。
①清纯,漂亮,率真:凝结着那个时代的美——外表出众,气质清纯、阳光,性情率真。②单纯善良:为作为反面典型的“我”辩护。
③敢想敢做:17?岁时一个人从新疆跑到北京找人去参军。
④富有灵性,多才多艺:小小年纪竟写得一笔好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篮球也打得好。(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6. ①内容上,“唐山大地震”“30?年”“颖影”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时间、人物;(1?分)
②结构上,从“30?年来”可以看出,事情应该发生在?30?年前,作者采用的是倒叙手法,这样设置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照应了文章的标题(2?分)
③情感上,“从未”“一个字”“太过”“不敢轻易触碰”表达了作者对甄颖影在大地震中去世的痛惜之情,(2?分)并为全文奠定了悲痛的感情基调。(1?分)?
【解析】作答时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情感等方面考虑。结构上,从“30?年来”可以看出,事情应该发生在?30?年前,作者采用的是倒叙手法,这样设置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未”“太过痛惜”“不敢轻易触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为全文奠定了一种悲痛的感情基调。
7. ?A??8.??C
9. ①注重文化内涵:不能一味迎合用户需求,要具有文化传播意义,真正体现文化,要做精做美。②强化品牌意识:要有开阔 眼界,拓宽产品领域,打造自己的品牌。③挖掘产品价值:通过赋能、跨界融合,进行“二次开发”。④合理授权定价:完善IP定价机制,防止资源浪费和无形资产流失。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均体现了故宫文化的真正内涵”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A。
【8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错误,原文有“目前来看,博物馆文创正在食品、彩妆等领域大展拳脚”。故选C。
【9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要求假设自己是博物院院长,就让“博物馆+”与文创健康发展谈自己的看法,注意根据材料一中的句子“他不主张一味迎合用户需求,打造爆款文创产品。据说王旭东甚至砍掉了许多他认为没有文化传播意义的项目,他一直反复强调,要真正体现敦煌文化,做精而美”概括第一点;根据材料二中的“累计国博文物、品牌元素产品形成的市场销售规模达到7. 92亿元”“通过赋能的方式,跨界融合进行全产业链的‘二次开发’才是博物馆挖掘IP价值的核心方法论”概括第二、三点;根据材料三中的句子“目前国内IP授权没有统一的价格,即使是在IP授权领域较为成熟的海外博物馆,也没有明确的行内标准报价,只能由博物馆和被授权方自主协定。该为“IP”授权定价几何才不至于无形资产流失”概括第四点。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10. A 11. B 12. C
13. (1)至正十三年(花云)带着剑在临濠拜访太祖。(太祖)认为他的才华不寻常,让他带兵攻城略地,(他)所到的地方立即就被攻克。
(2)“你们抵抗不住我军,何不快快投降!”贼军大怒,击碎他的头颅,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穿身。
【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句子中的“云”指花云这个人,所以“数千”应该修饰“贼”,排除BD两项。“拔剑跃马冲阵而进”的主语是花云,而“惊曰此黑将军勇甚”的主语是“贼”,所以应该是“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故选A。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B本文中的“左右”意思是附近、身边的意思,不是名词性的“近臣、侍从”意思。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C叙述朱文逊死于城池被攻破之后,与原文意思不符。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谒:拜见;奇:意动用法,以……为奇;俾:使;略:攻略、攻陷。(2)敌:动词,抵挡、抵抗;盍:何不,为什么不;趣:通“趋”,快;诸:兼词“之于”樯:桅杆。
参考译文:
花云,怀远人氏。形貌伟岸而皮肤黝黑,骁勇无与伦比。至正十三年(花云)带着剑在临濠拜访太祖。(太祖)认为他的才华不寻常,让他带兵攻城略地,(他)所到的地方立即就被攻克。太祖将要攻取滁州,率领多支人马前往,花云跟随而去。突然遭遇数千的贼人,花云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遮蔽太祖,拔剑跨上马冲锋陷阵进击贼人。贼人吃惊地说:“这个黑将军英勇非常,不可以直接对抗他的锋芒。”大军杀到,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渡过长江,花云先渡。攻克了太平之后,花云因为忠诚勇敢而整夜守卫在皇帝左右。他被擢升总管,直取镇江、丹阳、丹徒、金坛,都攻下了。路过马驮沙的时候,有数百名大盗拦路挑战。花云边走边战了三个日夜,把他们一一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升花云为院判。命令他趋身去宁国,他的兵陷落在山谷水泽之中有八天,成群结伙的大盗勾结在一起,阻遏道路。花云挺起长矛呼啸着进出敌阵,斩杀成百上千的首领,没有一支箭射到身上。还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率领水军来进犯。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列队迎战,朱文逊战死。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池被攻陷,贼兵用绳子绑上了花云,花云奋力大声呼喊,绑缚的绳子都裂开了,花云起身夺过看守的刀,杀死了五六个人,大骂说:“你们抵抗不住我军,何不快快投降!”贼军大怒,击碎他的头颅,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穿身,骂贼寇的声音没有丝毫改变,直到死骂声依然雄壮,终年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为他立忠臣祠堂祭祀他。当战斗很危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在家庙中祭奠过后,带领着三岁大的孩子,哭泣着对家里人说:“城池被攻破,我的丈夫一定会死,我也坚守大义不独活于世,然而不能让花氏无后,你们这些人好好地抚养(我的还在)。”花云被逮捕,郜氏在水中自溺而亡。侍奉儿子的孙氏埋葬完毕,抱着孩子走了,被劫掠到九江。孙氏在晚上投奔到渔家,脱下簪环首饰嘱咐抚养孩子。等到汉兵兵败,孙氏再次偷走孩子逃跑渡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弄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过了一年,到达了太祖的住所。孙氏抱着孩子跪拜哭泣,太祖也哭泣,把孩子放置在自己膝上,说:“这是将军的后代。”赐孩子名叫炜。他的五世孙向世宗皇帝请求,赠予郜氏贞烈夫人的称号,孙氏安人的称号,立祠堂表达哀祭。[来源:学#科#网
14. D
15. “染”与“燃”,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解析】【14题详解】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错,是“乡邻披衣倒屣与诗人相见”。诗句此处用典,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倒屣(xǐ):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15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炼字,答题时注意先找到这个字,然后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分析效果,此题是“染”与“然”,从内容看,写出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从手法看,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从意境创设的角度看,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16.
1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 使人听此凋朱颜
4 忍尤而攘诟
17. C 18.C 19. B
【解析】【17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也比喻公开。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这里是说跟风抄袭成为一种潮流,应用“大行其道”。点铁成金,古代神话说,仙人用手指一点,就能使铁变成金。后用来比喻善于修改文字。脱胎换骨,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这里是说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先天不足”,再优秀的导演也难把它改好,应用“点铁成金”。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闭门造车,比喻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现比喻一项工作中规中矩,了无新意。这里是说快手编剧们拿着相关人物的传记、资料按照一定套路编写,毫无新意。应用“闭门造车”。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里是说院团要帮助编剧有目的的精准运作,应用“有的放矢”。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本题主要是逻辑顺序问题,根据“在戏剧、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之下”,衔接的句子应该先说剧本产量激增,再说艺术生产周期缩短,最后说带来的弊端。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原句: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维持原创生产力的一个行业无法持续进行。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一个”语序不当,应放到句子最前面;二是“持续进行”搭配不当,应是“持续发展”;三是“维持原创生产力”搭配不当,应是“保护原创生产力”。只有b项修改完全正确。故选b。
20. [解题流程]
一思文段大意。读文段,抓住“塑料制品”“垃圾”“改变土壤的特性”等关键词,明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说塑料垃圾的产生和污染问题。
二思层次思路。本段可分两个层次,两个层次是并列的。第一层是第一句,塑料垃圾的产生,从内容上看第一个空格应是一个概括性总说句,是对本句后半部分的总说。第二层是说塑料垃圾的污染,第二个空格在污染产生的原因一句的后半部,陈述主体是塑料垃圾。第三空格在第三句,后面是对它的解说,应是一个总起句。
三思内容句式。第一空,看前文,对象是“塑料制品”;观后文,是说“塑料垃圾”。瞻前顾后,第一空的对象当是“塑料垃圾”,塑料垃圾怎么样,从“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这些场所进行概括,就是“充斥四处”。第二空,既然前文说“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即说“塑料垃圾不能得到有效降解”,再承前文主语是“自然界”,即“(自然界)难以有效降解这些塑料垃圾”。第三空,承“不仅如此”,是说塑料垃圾的另外一个污染,扣后面语境“改变土壤”,即可说“塑料垃圾还会改变土壤特性”。
【参考答案】①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②难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③塑料垃圾还改变土壤性质
21.答案:2019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分别致辞。习总书记指出,要继续高举和平对话旗帜,同朝方一道,共同开创中朝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PAGE



1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