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六单元18《牛和鹅》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六单元18《牛和鹅》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0 10:25: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8课《牛和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牛和鹅》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 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牛和鹅》,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抚摸 甚至 跪倒 顽皮大概 惹祸 昏迷 任凭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态度的变化吧!4、板书课题:18、牛和鹅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2、出示第1-4自然段: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3、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牛怕人,鹅不怕人。4、小组交流:“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对牛: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对鹅: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5、“我们”对牛的态度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我们对鹅的态度可以用(唯恐避之不及)来形容。6、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部分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5-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2、出示第5-7自然段: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3、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怕鹅?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很害怕”“怕”写出了“我们”极力地躲避鹅,生怕被它看到的紧张心情。“急急逃跑”“腿也软了”写出了“我”被鹅追赶时的惊慌失措。4、这时的“我”可以用(狼狈不堪)来形容。5、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鹅看到人后趾高气扬、神气自大的样子。)(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写出了老公鹅对我一阵乱赶乱咬的嚣张气焰,两个“吭吭”写出了老公鹅动作的迅速,表现出当时情势的紧张。)(3)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拖”“啄”“扇动”“扑打”这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老公鹅因为我的胆怯而变本加厉地欺负“我”的样子。)6、出示句子: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1)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2)两个“!”写出了“我”被鹅咬住之后的极度恐惧,感到自己就要命丧鹅口的绝望。7、出示句子: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1)写出了“我”被鹅拖倒狼狈不堪的样子。(2)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转折;D、用在副标题前,在本文中选(A)。8、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9、出示段落: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1)可以用(落荒而逃)来形容这时的鹅。(2)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10、出示句子: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通过对比描写了金奎叔的强壮。11、出示句子: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这句话表现了金奎叔的勇敢果断,收拾鹅干脆利索;也表现了鹅其实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凶悍,实际上它们不堪一击。12、思考: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因为金奎叔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从实际出发,知道事实的真相是鹅实际上没有人的个子大,没有人的能力强。13、出示段落: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1)“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2)表现了“我”通过这件事情感受到鹅的弱小之后非常兴奋的心情。14、出示金奎叔和“我”的对话: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1)金奎叔的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看待问题、看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被错误的看法迷惑,要有自己独特的判断。(2)分角色朗读。15、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部分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我们”对鹅和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出示第13-15自然段: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3、“我们”对鹅和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鹅:从害怕到不怕它。对牛:从欺负它到不欺负它。4、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我不怕它。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5、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不要站在鹅和牛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四)总结延伸1、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角度不同结果不同。2、读故事,想办法。(1)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2)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后,有人问他:你已经失败了8000多次,还继续研究有什么用?爱迪生说,我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相反,我发现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截然不同了。3、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六)写法借鉴 动作描写指的是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了鹅追“我”咬“我”时的一系列动作:张、咬、拉、拖、啄、扇动……写出了鹅嚣张的气焰。(七)知识梳理牛和鹅对牛:欺负——拍背、摸肚子、触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不欺负对鹅:害怕——绕圈走、哭喊——不害怕角度不同结果不同二、拓展阅读1、课件出示:牛的眼睛总是湿的,它终生都在流泪。牛的眼睛是诚实的,在生命界,它的眼睛最没有恶意。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着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它不在意自已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雨过天睛,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树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遮掩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探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久的秘密。——选自李汉荣的《牛的写意》,有改动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三、课堂练习(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1、句子先写结果,再写原因,仿写句子。妈妈笑了,因为姐姐考上了大学。2、用“那么……那么……”写句子。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新鲜,那么湿润,让人神清气爽。(二)对于金奎叔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BD)。(多选)A、鹅要是欺负人,就不要怕它。B、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C、我们不能怕鹅,也不能欺侮牛。D、对于向鹅这样欺负人的人,要想办法去制服他。 同桌互读课文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小组交流指名回答生用词语总结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交流指名总结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交流指名回答交流指名读交流生体会指名读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指名回答指名读总结交流指名读理解对比指名读集体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读理解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指名回答分角色朗读自由读读后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指名读交流理解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集体交流自由读指名回答自由读指名说生了解写法生梳理知识自由读生自主完成练习小组评议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我的害怕以及鹅的神气等;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1、搜集《牛鹅换眼》的故事和同学们交流。2、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堂小结 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18、牛和鹅对牛:欺负——不欺负对鹅:害怕——不害怕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牛和鹅》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掐住(qiā kǎ) 捶(chuí chíu) 胸(xōng xiōng) 答应(yīng yìng)
拖倒(dǎo dào) 划(huá huà)船 脚爪(zhuǎ zhǎo) 胳膊(bo bì)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妹妹得了小儿麻痹症,suī( )然下肢瘫痪,但是她pínɡ( )着wán( )强的毅力依然坚持学习,有时shèn( )至读书到深夜。她大ɡài( )是太累了,天明时,才hūn hūn( )沉沉地睡着了。
2、我tuō( )掉棉袄,扑进奶奶的怀里,搂着奶奶的bó( )子撒娇。
三、根据你对句子的理解选择正确的解释。
1、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 )
A、作者明白了金奎叔是大人,所以觉得鹅把他看得很大,金奎叔才会不怕鹅。
B、有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金奎叔的话,让我对鹅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鹅,我从此也不再怕它。
2、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是我们平白地欺负它干吗?( )
A、牛看得我们比它大,只要牛不惹我,我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欺负它了!
B、通过对鹅的态度转变,也懂得了以后对牛的态度,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
四、课内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呢,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啪嗒啪嗒(仿写拟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我”被鹅追赶时____________的情境。
3、如果你见到当时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要把句子写具体。

五、课外阅读。
囚蚁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妈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选自赵丽宏《童年笨事》)
1、童年的“我”产生喂养蚂蚁的奇想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加点的词语“晾惶不安”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文中对两次“囚蚁”过程及相关细节描写得非常详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请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第18课 《牛和鹅》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qiā chuí xiōng yìng
dǎo huá zhuǎ b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二、读拼音,写词语。
1、虽 凭 顽 甚 概 昏昏
2、脱 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对生字的书写和掌握情况。
三、根据你对句子的理解选择正确的解释。
1、B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重点句子的理解情况。
四、课内阅读。
1、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2、动作 神态 语言 慌乱
3、示例:我会拿起一根木棍,用力地赶鹅,一直把它们赶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内重点段落的理解情况。
五、课外阅读。
1、一是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二是因为自己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
2、“惊惶不安”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文中形象地写出了蚂蚁在“瓶里奔跑”的情景。
3、详写“囚蚁”的具体过程,真实再现了那时的“我”对这件事的浓烈兴趣,细节描写表现了儿童时的“我”与妹妹的天真可爱。(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4、写“我”实验的失败及从失败中悟出的道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任凭
抚摸
甚至
跪倒
顽皮
昏迷
惹祸
大概
start
新知导入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一部分
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新知讲解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牛怕人,鹅不怕人。
新知讲解
对牛: 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
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
对鹅: 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
小组交流:“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我们”对牛的态度可以用( )来形容;我们对鹅的态度可以用( )来形容。
肆无忌惮
唯恐避之不及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5-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新知讲解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新知讲解
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很害怕”“怕”写出了“我们”极力地躲避鹅,生怕被它看到的紧张心情。
“急急逃跑”“腿也软了”写出了“我”被鹅追赶时的惊慌失措。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怕鹅?
这时的“我”可以用( )来形容。
狼狈不堪
新知讲解
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
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鹅看到人后趾高气扬、神气自大的样子。
写出了老公鹅对我一阵乱赶乱咬的嚣张气焰,两个“吭吭”写出了老公鹅动作的迅速,表现出当时情势的紧张。
“拖”“啄”“扇动”“扑打”这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老公鹅因为我的胆怯而变本加厉地欺负“我”的样子。
新知讲解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两个“!”写出了“我”被鹅咬住之后的极度恐惧,感到自己就要命丧鹅口的绝望。
逃跑——被鹅咬住——呼救
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新知讲解
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转折;D、用在副标题前,
在本文中选( )。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写出了“我”被鹅拖倒狼狈不堪的样子。
A
新知讲解
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新知讲解
可以用( )来形容这时的鹅。
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落荒而逃
新知讲解
这句话表现了金奎叔的勇敢果断,收拾鹅干脆利索;也表现了鹅其实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凶悍,实际上它们不堪一击。
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通过对比描写了金奎叔的强壮。
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
新知讲解
因为金奎叔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从实际出发,知道事实的真相是鹅实际上没有人的个子大,没有人的能力强。
思考: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
新知讲解
表现了“我”通过这件事情感受到鹅的弱小之后非常兴奋的心情。
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新知讲解
我们看待问题、看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被错误的看法迷惑,要有自己独特的判断。
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我们”对鹅和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新知讲解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虽然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对鹅:从害怕到不怕它。
对牛:从欺负它到不欺负它。
“我们”对鹅和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新知讲解
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我不怕它。
新知讲解
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不要站在鹅和牛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
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新知讲解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新知讲解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后,有人问他:你已经失败了8000多次,还继续研究有什么用?爱迪生说,我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相反,我发现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截然不同了。
新知讲解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写法借鉴
动作描写指的是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了鹅追“我”咬“我”时的一系列动作:张、咬、拉、拖、啄、扇动……写出了鹅嚣张的气焰。
知识梳理



对牛
欺负
拍背、摸肚子、触屁股
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
对鹅
害怕
绕圈走、哭喊
不欺负
不害怕








拓展阅读
牛的眼睛总是湿的,它终生都在流泪。牛的眼睛是诚实的,在生命界,它的眼睛最没有恶意。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着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
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它不在意自已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雨过天睛,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树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遮掩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探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久的秘密。
——选自李汉荣的《牛的写意》,有改动
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1、句子先写结果,再写原因,仿写句子。
2、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妈妈笑了,因为姐姐考上了大学。
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新鲜,那么湿润,让人神清气爽。
课堂练习
二、对于金奎叔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鹅要是欺负人,就不要怕它。
B、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
C、我们不能怕鹅,也不能欺侮牛。
D、对于向鹅这样欺负人的人,要想办法去制服他。
ABD
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8、牛和鹅
对牛:欺负——不欺负
对鹅:害怕——不害怕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作业布置
1、搜集《牛鹅换眼》的故事和同学们交流。
2、完成同步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