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1年10月31日,全世界人口突破(??? )
A.?? 50亿???????????????????????????????????B.?60亿???????????????????????????????????C.?70亿???????????????????????????????????D.?80亿
2.2019年4月15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巴黎圣母院位于(???? )
A.??? 英国?????????????????????????????????B.?法国?????????????????????????????????C.?意大利?????????????????????????????????D.?俄罗斯
3.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D.?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4.读“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趋势图”,据图可知(??? )
A.?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将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B.?发达国家决定今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总趋势C.?全球性的老龄化问题加剧将导致劳动力短缺D.?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将成为全球性的人口政策21教育网
5.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必定人口总量也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逐渐减少????
D.?人口密度的大小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疏密程度
6.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黑色人种——欧洲??????????????????????????????????????????????B.?白色人种——非洲南部C.?黄色人种——亚洲东部???????????????????????????????????????D.?混血人种——欧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③就业、入学、医疗紧张
④扬沙天气增多 ⑤供水、供电负担重 ⑥垃圾、噪声等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⑥??????????????????????????B.?②③④??????????????????????????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8.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 ???)
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C.?寒冷的极地地区??????D.?海拔较高的地区
9.下列关于宗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印度主要信仰佛教??????????????????????????????????????????????B.?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伊斯兰教C.?在中国只有回族信仰伊斯兰教?????????????????????????????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发源地都在亚洲
10.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阿拉伯高原??????????????????????B.?印度河平原??????????????????????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下列语言中全部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汉语、日语、西班牙语 B.英语、法语、德语C.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英语、法语www.21-cn-jy.com
1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尊为“圣地”的城市是(??? )
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梵蒂冈
13.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B.??????????????C.??????????????D.?
14.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B.?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C.?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D.?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21·世纪*教育网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B.?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C.?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D.?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来源:21cnj*y.co*m】
15.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A.?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出处:21教育名师】
二、判断题
16.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17.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的西部的沿海的平原地区
18.“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该地区没有婴儿出生。
19.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明孝陵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0.下图所示房屋建筑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三、综合题
2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③④地区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其中①位于________,②位于________,这些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www-2-1-cnjy-com
(2)②所在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________(高、低)的大洲,常出现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因此需要采取________(控制、鼓励)生育的措施。 【版权所有:21教育】
(3)人口稀少的原因常有:①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②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③气候过于湿润的雨林地区④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其中D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B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填数字)。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对应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甲、乙、丙)图。 2-1-c-n-j-y
(2)图中C地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多信奉________(宗教)。
(3)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平原________平原,人口分布________(稠密、稀疏),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
(4)图中的五个地区人口稠密是________(填数码),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
(5)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写出三条)
23.读甲、乙两幅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为________聚落, 乙图所示为________聚落。
(2)丙图中 A、B、C三处聚落选址时考虑的共同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
(3)A、B、C三处村落最有可能率先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A、B、C三地的海拔都在________米以下,①、②、③、④所示的地形部位中代表山脊的是________。
24.左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右图为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时,观察对面来向车辆的行驶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地形部位名称:A ________?B________?
(2)B,C两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___,A,B,C,D 四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处。
(3)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甲、乙、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
(4)在左图中甲与丙之间有条的公路,凸面镜设①、②、③三地中的________处最合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2011年10月31日,全世界人口突破70亿。
故答案为:C。
【点评】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2.答案:B
解析: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故答案为:B。
【点评】法国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 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 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首都巴黎、地中海、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等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1·c·n·j·y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上6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呈上升趋势,说明了全球化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正在导致劳动力的短缺,大部分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需要适当鼓励生育。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答案:D
解析:解: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大(例如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人口总量也不一定大(例如拉丁美洲);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人口必然增加;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 , 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答案:C
解析:A.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A不符合题意; B. 非洲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B不符合题意; C. 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C符合题意; B. 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7.答案:C
解析:【分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会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就业、入学、医疗紧张; 供水、供电负担重; 垃圾、噪声等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扬尘天气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主要是因为城市中有较好的就业机会,收入高;生活条件要比农村的条件更好,各方面设施要更完善;同时也是因为城市中有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等。
8.答案:A
解析: 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以黄种人为主, 寒冷的极地地区以白种人为主。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从地理分布来看,世界人种的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热带地区黑色皮肤有助于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人的毛发和鼻形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如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气温高有关。?
9.答案:D
解析:A、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故A不符合题意; B、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中国不只有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故C不符合题意;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发源地都在亚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1*cnjy*com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叫做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10.答案:C
解析:解: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亚洲的南部,以上四个地区中,主要分布青藏高原,这里属于藏传佛教分布区。
故答案为:C
【点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11.答案:D
解析:语言是民族重要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本题中符合题意的是D。故答案为:D
【点评】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2.答案:C
解析: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21·cn·jy·com
故答案为:C
【点评】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经常发生冲突的地方。
13.答案:D
解析:聚落是人们长期定居的场所,往往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甲是高山、乙是地形崎岖的山地,丙是沙漠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而丁地属于平原地区,适合聚落的形成。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其中的第一点就是地形地势的选择,那种地形平坦,地势稍低的地方最有可能发展成聚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答案:(1)B(2)D
解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15.答案:D
解析: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范围大、密度小;建筑物高度低;道路窄、少;植被是农田、果园;自然景观改变小;城市:范围小,密度大;建筑物高度高;道路宽、多;植被是草坪、道旁树;自然景观改变大。乡村聚落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二、判断题
16.答案:错误
解析: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答案为:错误。21cnjy.com
【点评】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经典是《古兰经》。
17.答案:错误
解析: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部的沿海的平原地区,故本题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部的沿海的平原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18.答案:错误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表示该地区出生的人数和死亡的人数相等。所以该题的描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一般,正确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是答题的基础。
19.答案:正确
解析:解: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世界遗产有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南京明孝陵、苏州古典园林等,故答案:正确
【点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
20.答案:正确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房屋是斜顶房,第一层架空设计,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是受气候的影响。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三、综合题
21.答案:(1)北美洲东部;欧洲西部;北(2)低;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鼓励(3)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解析:(1)①②③④地区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其中①位于北美洲东部,②位于欧洲西部,这些地区位于北半球。(2)②所在的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常出现的人口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因此需要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3)人口稀少的原因常有:①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②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③气候过于湿润的雨林地区,④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其中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B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1)北美洲东部;欧洲西部;北;(2)低;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鼓励;(3)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及原因,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有一定难度。
22.答案:(1)阿拉伯;乙(2)基督教(3)亚马孙;稀疏;葡萄牙语(4)AC;A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C处工业发展早(5)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对应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是清真寺,甲乙丙图分别是教堂、清真寺、庙宇。(2)图中C地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3)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稀疏,通用的语言是葡萄牙语。(4)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据图可知,图中的五个地区中,A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C处工业发展早,AC两地人口稠密。(5)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如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故答案为:(1)阿拉伯、乙;(2)基督教;(3)亚马孙、稀疏、葡萄牙语;(4)AC、A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C处工业发展早;(5)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
【点评】(1)考查的是宗教建筑的知识,学生注意观察宗教建筑的特征,进而进行记忆。(2)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做此类题要求学生多阅读世界地图。(3)考查的是亚马孙平原的相关知识,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4)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的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23.答案:(1)城市;乡村(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3)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合理即可)(4)100;②
解析:⑴由图可知,甲图所示建筑物高大密集,是城市聚落,而乙图的建筑物矮小、稀疏,是乡村聚落。 21*cnjy*com
⑵丙图中 A、B、C三处聚落选址时考虑的共同的地形特点是地势平坦。
⑶A、B、C三处村落最有可能率先发展为城镇的是B,因为这里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⑷A、B、C三地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下,①、②、③、④所示的地形部位中代表山脊的②,这里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点评】(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规模较大,占地广,以二三产业为主;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占地少,以第一产业为主。 (2)?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 (3)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向四周减小的为山峰;中间小,向四周数值增大的为盆地;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谷,向低值方向凸出的部分为山脊;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
24.答案:(1)陡崖;山谷(2)C;A(3)西北;甲;交通便利或地形平坦或水源充足(4)③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图中A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B处等高线向高处凹进,是山谷地形。(2)B、C两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C,因为这里等高线密集,流速快;A、B、C、D 四处适合攀岩的是A处。(3)由图中经纬线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甲、乙、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甲,因为这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在左图中甲与丙之间有条的公路,凸面镜设①、②、③三地中的③处,因为这里出现了急弯。
(1)学看地形图:①高凸山谷,低凸山脊;②河流只能在山谷中流;③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爬坡费力;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爬坡省力。 (2)判定方向: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时)? ?????②指向标箭头的方向为正北方,其他的方向再按已经定好了的北方来判定。? ? ? ?③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