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方程(一)-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方程(一)-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07: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解方程(一) 第 8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
重难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形如x±a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一、游戏入题,复习导新
1.同学们自己想一个数,请用这个数乘2,再减去10。告诉老师答案,老师就知道你刚才想的是什么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请认真学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哦!
2.什么叫方程,下面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 1 ) 5x+3=13 ( 2 ) 9-4=5 ( 3 ) 8-x
( 4 ) 3x+1 < 49 ( 5 ) 2+3b=4 ( 6 ) 24x=48
3.什么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
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出示例1。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这个方程中X的解是多少?
2.讨论:方程的解X=6是怎样得到的呢?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根据天平平衡原理两边同时减去3的过程。
4.讨论:为什么是同时减去3而不是其它数?
【设计意图】
利用天平两边同时拿走相同的物品仍然保持平衡的道理,用到方程上,也就是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使学生明白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我们就是要想尽办法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
5.师完善解方程的过程,并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
6.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检验:方程的左边=x+3=6+3=9=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7.巩固练习。
(1)完成67页的“做一做”。
(2)口答:说出下列方程中X的值。
1+x=10  x-8=12  
6x=36   x÷2.5=4
8.小结: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从上面的解方程过程看,我们解方程利用了什么原理呢?
三、智慧屋里,巩固提高
1.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3)求(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判断。
(1)等式就是方程。 (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4)x=0是方程8x=0的解。 ( )
(5)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相同。 ( )
3.数学医院: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的所在?
X+1.2=4 X+2.4=4.6
解:X+1.2-1.2=4+1.2 解:X=4.6-2.4
X=5.2 X=2.2
4.考考你,填一填。
X+ 19 = 21 X -12 = 6
X +19-( )= 21-( ) X -12 O( )= 6 O( )
X=( ) X=( )
5.完成教材67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完成并汇报)
四、课堂总结,评价深化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解方程首先要写“解”,x每步都不能离,所有的等号要对齐,检验的习惯要牢记。
3.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老师能猜出你们想的数来了吗?说一说。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