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每小题3分,第6、7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liànɡ)?窠巢(kē) 黄晕(yùn) 发髻(jì)
B.水藻(zǎo)?看护(kàn) 花苞(bāo)?棱镜(lén)
C.静谧(mì) 高邈(miǎo)?莅临(lì) 吝啬(sè)
D.卖弄(lòng) 风筝(zhēng)?咄咄(duō) 菜畦(qí)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4、下面是《湘西散记》中一段话中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②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③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④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⑤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⑥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https:?/??/?www.juzimi.com?/?ju?/?282083" \o "查看本句?)
A.⑤②③⑥①④ B.③②⑤④⑥① C.⑥③②⑤④① D.③⑤④②⑥①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B.《雨的四季》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绘的。
C.文章《父亲的病》?《无常》?《藤野先生》都属于《朝花夕拾》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6.默写填空。(7分)
(1) ,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
(3)“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4)? ? ? ? ? ?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观沧海》)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 ? ? ? ??,? ? ? ? ? ?。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了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B.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随君直到夜郎西。”
C.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深深的担忧之情。
D. “左迁龙标”和“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都是地名,是王昌龄降职远调之地。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论语》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时习之 三十而立
C.乐亦在其中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三人行 三军可夺帅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日三省,三十而立,而
立之年,箪食瓢饮,饮水曲肱等。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孔子在
学习方法方面的主张。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指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
12、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第Ⅰ卷《〈论语〉十二章》中个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三)名著阅读(9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13.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 ,文段中的“她”是 。(2分)
14.上面文字中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 的人。(3分)
15.活动参与。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分)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示例: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四)阅读下文,据要求答题。(14分,10、15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
我说我 迟子建
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以示坚强,气的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
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算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妇,他起的名字就成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贴着的对联的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钱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猛。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畜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如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达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6、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
17、文章第③段从哪三个方面写我受父亲影响走上写作道路?(3分)
18、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的?(3分)
19、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文中看, 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的,是朴素的情感。
B.“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 ”源于我小时候淘气,贪吃贪玩和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
C.作者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给予作者遐想的空间。想象是创作之源。
D.因为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所以庸常的生活是美好的。
20、请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3分)
(五)阅读课外名著中选文《荷花淀》片段,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
21、刻画水生嫂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思想性格?
22、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A.妇人是个编苇能手,为什么会“划破了手” ?
B.“吮了一下”的动作表现了什么?
C.你认为这个细节描写好在那里?
2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结集,《荷花淀》《芦花荡》是最负盛名的姊妹篇。
B.《荷花淀》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
C.《荷花淀》中景物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动了典型环境。
D.《荷花淀》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叙写了一群白洋淀妇女送丈夫参军,并自动组织起武装保卫家园的故事。
四、作文(50分)
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采用记叙和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⑴家人陪伴的日子,幸福甜蜜;书香满屋的日子,充实安宁;绿意环绕的日子,赏心悦目……请以《有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⑵ 请以“ 童趣 ”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⑴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⑵的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采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C 2 、 B 3?、D 4 、 B 5 、 D 6、(1)秋风萧瑟,(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日月之行,星汉灿烂(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阅读
7.C
8.示例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2: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3: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9.B 10.广泛地学习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11.C
12.示例:“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实践。“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每点1.5分)本题考查由文言文思想得到的启示。要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做大。可任选一句,以此为思想基础写出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13.《朝花夕拾》 阿长(人物)
14.《鉴略》 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的
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
15、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
16.叙述(记叙)(1分)。写作者经历和感悟(1分)(未突出“写作”扣1分)
17. (共3分)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1分)、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中蕴含的期盼(1分)、父亲鼓励“我”编写对联(1分)。
18. 用光滑的丝绸涌动(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满月之夜轻柔的月光不断移动照着山林的状态(1分),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心动(1分)。
19.B
20.(共3分)透过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从而做到拒绝陈旧庸俗(1分),歌颂人生美好,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2分)
2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水生嫂的勤劳质朴、体贴、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性格。
22.a.因为水生嫂对水生作出的决定没有心理准备,其实是水生嫂的心震动了一下。b.水生嫂对水生有很多不舍,但她又极力忍住,不想让丈夫看出她内心的波澜.
c.水生嫂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这一细节描写让水生嫂的形象更加真实,表现出了她对丈夫既有不舍,但又得顾全大局的矛盾心理.
23.D 24.作文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