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共1课时)
课题名称:桥的形状和结构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六年级科学
教材版本:
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桥的形状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课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桥的形状和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可以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还可以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1、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了解一些不同拱桥的特点;2、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通过这个活动,除了开阔视野,得到美的享受外,也能深刻体会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同时认识一种新的结构“拉索结构”。教材最后的“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外自主研究的好课题。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了解了梁和柱的抗弯曲能力、拱形、圆顶形、球形、框架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桥梁的建造都运用了这些知识,学生对前面的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初浅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会得到加深,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会学得很认真,所以本课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北京的桥》
2、课件出示桥的PPT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3、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
物。”
(二)、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结构的桥
1、引导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桥的形状和结构。
2、课件出示桥的PPT图片,引导学生边看边说桥的形状和结构。
(三)、美丽的彩虹桥-拱桥。
1、课件出示PPT图片,观察比较这些拱桥,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优点?
2、实验:用木棍做两个拱,一个用绳子套住拱足,一个不用绳子套,然后
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的外推力更大。讨论为什么。
3、小结:桥面在拱的上方的拱桥,拱下很高,便于过船等;桥面在拱下方,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的形状和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掌握
(四)、大跨度的钢索桥
1、观察PPT图片——江阴大桥拉,思考:它们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2、实验:模拟做一个拉索桥(指名上台做演示实验)
在实验中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问题,当演示完成后回答。
(1)两人同时用力拉绳把“桥”吊起来。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
(2)把绳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觉用力有什么变化?
(3)桥塔修得高有什么科学道理?
3、小结:桥塔越高,水平拉力就越小,这样可以降低钢缆承受的拉力。
(五)、引导学生观察PPT图片——金门大桥,说一说它运用了哪几种结构,理解有的
桥梁融合了多种结构,并欣赏一些运用多种结构的现代化大桥。
(六)、布置学生自主研究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同学合作,观察家乡的桥,画出它的结构,写一段介绍
它的文字。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1、课堂开始运用课件先听歌,然后展示桥的PPT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和精美的图片会把学生一下带进课堂。
2、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桥时,运用课件出示桥的图片,这样形象直观,利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开始播放音乐和课件出示美图
欣赏、说一说
激发兴趣,快入课堂,感受美
课件出示桥的图片,引导观察
观察、思考、回答
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演示实验
观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发表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项目
分值
1、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专心听讲
20分
2、认真思考,乐于表达
20分
3、小组合作愉有成效
20分
4、掌握了本课的科学知识
20分
5、感受到了美
20分
七、教学板书
桥的形状和结构
拱桥:1、桥面在拱上方:拱有高度,便于过船
2、桥面在拱下方:拉住拱足,减轻桥墩压力
钢索桥:跨度大,桥塔越高,钢缆拉力越小,
(多种多样,与功能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