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热胀冷缩
——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背景分析
本微课所选的题材是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的内容——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学生并不知道液体热胀冷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将揭开物体热胀冷缩真正的原因。但这些抽象的科学本质只是通过教师的口述,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更谈不上建构核心概念了。
本微课,主要是通过实验将抽象的、看不见的空气热胀冷缩现象形象化、显性化,以科学实验为载体,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空气热胀冷缩这一事实,在建构科学核心概念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微课设计
(1)内容简介
本微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并收集空气热胀冷缩的证据,让学生认识到空气也是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
本微课的重点是如何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而间接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将热胀冷缩的现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本微课的难点所在。
(2)适用对象
本微课的适用对象:教师教学、学生自学
(3)微课类型
呈现形式:微电影
采用的技术手段:DV拍摄、PPT、Camtasia Studio8软件处理
(4)微课构思
思考过程:设计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观察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收集空气热胀冷缩的证据→生活中的热胀冷缩
微课实录
1.设计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
(1)材料选择:
利用两个水槽,一个装冷水,一个装热水;一个空圆底烧瓶;一个橡胶塞;一根直角玻璃管。
(2)实验步骤:
先将玻璃管套入橡胶塞中,吸取染色的肥皂泡,然后把橡胶塞塞入圆底烧瓶。
将圆底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红色液泡的位置。
再将圆底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红色液泡的位置。
2. 观察空气热胀冷缩现象
用视频展示的方法,把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过程展现给大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实验中红色液泡的位置。
3.收集空气热胀冷缩的证据
实验前红色液泡位置在玻璃管的左端。
放入冷水中后,红色液泡位置快速往右边移动了。
放入热水中后,红色液泡的位置又快速地往左边移动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空烧瓶放入冷水中后,瓶内的空气体积缩小,外面的空气把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泡往瓶中挤;空烧瓶放入热水中后,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把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泡往瓶外挤。
因此我们最后可以得出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
4.生活中的热胀冷缩
为了能让同学们能获取更多的关于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本微课又选取了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
通过一段小视频的展示,学生又直观地观察到了瘪的乒乓球中放入热水后鼓起来了。(大量的直观地、可视的事实让学生亲历“空气热胀冷缩”的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欲望,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结束语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快点行动起来,动手做一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