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各种动物跳
1新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水平一跳跃章节的第一部分,模仿不同动物的跳跃,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基本活动教材。
对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素质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和有序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2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
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双脚前脚掌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与落地的方法,以及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心理健康目标:
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友好合作的优良品质。
3学情分析
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等特点,但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可采取游戏的形式引起兴趣、激发兴趣、促进兴趣。
4重点难点
重点:
(1)发展学生的想象、创新和表现能力。
(2)双脚前脚掌同时蹬地起跳和落地的方法。
难点:动作协调。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开始部分 (2分钟)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模仿各种小动物跳跃
开始部分 (2分钟)
按教学常规进行教学安排,用精炼的语言使学生了解这次课的主要内容。
4.2 准备部分 (8分钟)
A、教学中通过队列队形变换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左右转体。
B、热身
(1)兔子舞
(2)小兔子建身操——模仿操练习
4.3 基本部分 (25分钟)
1.创设情境:
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问学生:“以前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过动物园啊?是不是看过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啊?他们一天到晚蹦蹦跳跳可快乐了,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大森林体验一下小动物是怎么跳的。”
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导入情境:
猜谜语,学动物跳
①小脚丫踮起来,小耳朵竖起来,1、2、3,蹦蹦跳
——小兔子
②小脚丫跳开来,小手臂举起来,1、2、3,呱呱呱
——小青蛙
③小肚皮大口袋,里面装着小脑袋,1、2、3,跳跳跳
——小袋鼠
3.融于情境: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猜谜语边模仿不同动物的跳跃姿势,注意示范时强调双脚前脚掌同时起跳,以及落地时屈膝缓冲的模仿。
(2)教师巡视并纠正错误动作,引导不协调动作顺畅化。
(3)比比谁最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跳的最好最棒。
(4)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模仿一种小动物跳跃,看谁学的最像,跳的最好。
组织:♀ ♀ ♀ ♀ ♀ ♀ (以排为单位,一排一排向前跳,
♂ ♂ ♂ ♂ ♂ ♂ 小兔跳 青蛙跳 袋鼠跳。)
♀ ♀ ♀ ♀ ♀ ♀
♂ ♂ ♂ ♂ ♂ ♂
▲
(横队)
4.情境升华:
师导入:“你们看,前面就是一片大森林,小动物们你们想不想过去采蘑菇啊?好,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哪一组的小动物们采蘑菇(标志碟)的速度最快。”
游戏:小动物采蘑菇
注:逐步深入跳跃游戏的难度,发展连续跳跃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这里也就达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4 结束部分 (5分钟)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