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0 00: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盘古开天地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浑浊(zuó zhuó)   丈量(zànɡ zhànɡ)
滋润(zī zhī)   血液(xuě xu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fān shēn pī kāi láo lèi
zhī chēnɡ bēn pǎo mào hènɡ
三、读句子,按要求找出词语,并写下来。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写出句中的反义词。
(   )——(   ) (   )——(   )
(   )——(   ) (   )——(   )
2.写出句中的近义词。
(    )——(    )
句子模块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美丽的世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是怎样做的?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来。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疲力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盘古撑在天地之间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盘古独自在天地之间支撑了一万八千年。请你想象一下:在这个漫长的时间中,盘古会面对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盘古为了宇宙不再混沌一片,独自支撑天地,最终累得倒下了。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课外阅读。
鲧(ɡǔn)禹治水
传说,上古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惨。
当时的首领虞(yú)舜(shùn)命令鲧来治理洪水。鲧筑堤阻拦洪水,还筑城墙来围堵洪水,可是都失败了。后来,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于是上天盗取了神奇的息壤。鲧在滔天的洪水中撒下息壤,用息壤筑起河堤。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可是河堤越筑越高,却始终挡不住不断涨高的洪水。
天帝发现鲧盗走了息壤,勃然大怒,派火神杀死了鲧。
鲧死后,虞舜听说鲧的儿子禹贤明能干,便命令禹负责治水。禹接受治水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启程赴任。
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订治水的方案。他认为,应该用疏导的方法,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和大海,这样才能根治洪水。
于是,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他沿途测量地形地貌,查清哪里需要开山,哪里需要挖河。他不辞辛苦,日夜苦干,带着治水的人疏导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百姓们终于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1.虞舜是当时的__________,他先后命令鲧和禹治水。鲧是禹的__________。
2.鲧和禹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治水?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里能看出“息壤”十分神奇?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从画“  ”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
A.禹非常想念亲人,想快点儿完成治水的任务,和家人团聚。
B.禹为了治水不辞辛苦,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
C.禹贪图功劳,让大家日夜苦干,去完成繁重的工作。
5.你还知道其他关于禹治水的传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提炼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2.根据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给下面的四字词语排列顺序。
①化身万物   ②开天辟地   
③混沌一片   ④顶天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huó zhànɡ zī xuè
二、翻身 劈开 劳累 支撑 奔跑 茂盛
三、1.轻 重 清 浊 上升 下降 天 地 2.缓缓 慢慢
四、1.伟大的巨大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一把把彩色的雨伞好像雨中盛开的花朵。
五、(一)1.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怕天和地还会合在一起 2.精神非常疲劳,毫无力气 辛苦 3.示例:夏天,盘古遭受着风吹雨淋,却不能找地方去躲避风雨。冬天,天上落下鹅毛大雪,盘古冷得浑身发抖,却无处取暖。盘古又累又困,但不能躺下好好地休息和睡觉。(想象合理,表现出盘古遇到的困难即可) 4.无私奉献、甘愿牺牲
(二)1.首领 父亲 2.鲧采用拦堵的方法治水,结果失败了。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结果成功了。 3.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 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 4.B 5.示例: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六、1.
起因
宇宙混沌一片,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地。
经过
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站在天地之间,天不断升高,地不断加厚,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许多年后,天地终于成形了,盘古累得倒下了。
结果
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③ ② ④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