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评卷
(考试范围:《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梅兰芳续须》、《延安,我把你追寻》)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根据语境写字词。(9分)
1.sài wài( )的明月照着chū zhēnɡ( )的将士。他们虽然长年远离家乡,但依然有着“zuì( )卧沙场君莫笑”的豪情和“死yì( )为鬼xiónɡ( )”的气魄。
2.少年周恩来对伯父的话十分yí huò( ),直到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见巡警xùn chì( )同胞才明白原因。从此,他xiōnɡ huái( )zhèn xīnɡ( )中华的大志,发愤图强。
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积蓄(xū)??竹笋(sǔn) ?邀请(yāo) ?签订(dìnɡ)
B.逼迫(pò) 赞叹(zàn) 杰出(jié) 项目(xiànɡ)
C.崛起(qū) 打扰(rǎo) 模范(fàn) 妄想(wànɡ)
D.拒绝(jù) 延安(yán) 元旦(dàn) 纠缠(cán)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将(jiānɡ jiànɡ)士们听到将(jiānɡ jiànɡ)要回家的消息,都高兴极了。
2.李兔兔宁(nínɡ nìnɡ)愿待在家里,也不敢在这样宁(nínɡ nìnɡ)静美好的夜晚出去散步。
3.妈妈告诉我要(yāo yào)严格要(yāo yào)求自己。
四、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亦”的第三笔是( )。
A. B.丿 C. D.丶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国 B.严肃 C.项目 D.清淅
五、选择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正确解释。(填序号)(4分)
顾:①回头看,泛指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④商店称来买货物。
1.林林的爸爸工作很忙,经常顾不上吃饭。 ( )
2.爷爷已经退休了,但经常有人三顾茅庐,请他回学校讲课。( )
3.今天这家超市里有很多商品打折,顾客比以往多了三倍。( )
4.他环顾四周,没看到这个孩子的家长。 ( )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若有( )( ) ( )( )不解
( )顾( )盼 深( )简( )
斩( )截( ) 顶( )立( )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A.精忠报国 B.视死如归 C.志存高远 D.铁面无私
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在古代,有英勇抗敌,________的将军岳飞;有秉公执法,________的官员包拯。在近代,有________,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周恩来;也有面对敌人英勇不屈,________的方志敏、刘胡兰等革命烈士。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剃掉胡子登台表演。 梅兰芳不愁没钱花。(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没有人敢怎么样。(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积累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2.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十、课内阅读。(10分)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1.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这里的“抱负和胸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的这位同学就是少年__________。通过同学们和他的回答可以看出,其他人读书是为了________,而他读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3分)
4.魏校长为什么要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14分)
1937年的中国少年(节选)
1937年的一天,长城上的天空瓦蓝,一只苍鹰在孤独地盘旋。少年瘦瘦的肩上扛着一杆长长的枪,窄窄的背上背着一把大大的刀。少女纤细的手指牵着少年的衣襟,问:“打鬼子?”少年说:“打鬼子!”少女从怀里摸出一块白色的手帕,那是她花了三个晚上织成的。
少女一边在少年肥大的军装的扣子上系手帕,一边问:“鬼子长啥样?”少年摇摇头,说:“不知道,等见着了就告诉你。”
1939年的春天,一颗子弹打倒了少年。从少年的胸膛里流出来的血,将少女亲手织成的白手帕染得一片鲜红。
少年没留话,战友没流泪。抗日啊,一颗子弹,就是一条生命;抗日啊,一颗子弹,就是一个少年。到了1950年,少女嫁给一位解放军战士。因为和解放军战士头回见面时,他说了一句:“打鬼子,不易啊!”
2003年的冬天,那位解放军战士,也就是我的爷爷,一病不起了。他问奶奶:“1937年的那个少年有多大年纪?”
“刚满16岁。”奶奶回答。其实爷爷心里知道,60多年了,那少年一直活在奶奶心里,一直都是瘦瘦的肩上扛着一杆长枪,窄窄的背上背着一把大刀的16岁的英雄模样。并且,胸前永远系着那块奶奶花了三个晚上亲手织成的白手帕。
爷爷就说:“1937年,我也16岁,我也在长城脚下打鬼子啊。”爷爷走了,走时,奶奶没流一滴眼泪,奶奶只对我们说了一句话。奶奶说:“1937年的中国少年,都是好样的!”
1.“1937年”的中国正处于______________时期。(2分)
2.用“ ”画出少年的形象。这个形象说明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画“____”的句子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爷爷走了,奶奶说“1937年的中国少年,都是好样的”是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上仍然有国家处在战争中。有人说,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请结合选文,写一写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30分)
请给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老师写一封信,在信中说一说你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或者心里话。注意采用正确的书信格式。
?
参考答案
一、1.塞外 出征 醉 亦 雄 2.疑惑 训斥 胸怀 振兴
二、B
三、1.?jiànɡ ?jiānɡ 2.nìnɡ nínɡ 3.yào yāo
四、1.B 2.D
五、1.③ 2.② 3.④ 4.①
六、所思 疑惑 左 右 居 出 钉 铁 天 地
七、A D C B
八、1.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2.只要梅兰芳剃掉胡子登台表演,就不愁没钱花。 3.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九、1.但使龙城飞将在 2.古来征战几人回 3.死亦为鬼雄 4.莫愁前路无知己
十、1.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周恩来 个人 祖国 4.因为魏校长感到很意外,他没想到少年周恩来有这样高远的志向。
十一、1.抗日战争 2.少年瘦瘦的肩上扛着一杆长长的枪,窄窄的背上背着一把大大的刀。 说明少年很瘦弱,年纪还很小,长枪、大刀对他来说并不合适。 3.少年英勇牺牲了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很多像那位瘦瘦的少年一样热爱祖国、英勇抗日,为了保卫祖国甘愿牺牲的英雄,这些英雄都是好样的。 5.【示例】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发愤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用自己的力量去保卫和平。
十二、【写作指导】选择发生在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来写,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多件事要有详有略,主要的事情详细写,次要的事情略写。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