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单
班级 姓名
一、课前预习
1、巩固复习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2、寻找某一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观察了解其营养成分并自带留作课堂备用。
3、思考对均衡饮食的理解。
二、课堂学习与交流
课堂活动:
1、均衡膳食
(1)营养全面
A. 观察自带的食品包装袋营养成分表并思考同一种食物包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含量。
B. 同桌讨论完成119页上的练习,分析不同食物之间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
(2)比例适中
A. 以下是班级同学一天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含量,根据表格内容计算他一天摄入的各类营养成分总量,并与“青少年每日所需营养成分数据表”作比较,分析该同学一天的营养比例是否合理?
青少年每日所需营养成分数据表
碳水化合物(克)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B
(毫克)
铁
(毫克)
钙
(毫克)
食物纤维
200
80
60
80
1.32
18
15
1200
适量
学生食谱及营养含量表
食物种类
碳水化合物(克)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
A
(毫克)
维生素B
(毫克)
铁
(毫克)
钙
(毫克)
早饭
鸡蛋(1个)、牛奶(200毫升)、肉包(1个)
15.7
13.1
15.6
0
0.2
0.5
2.2
230
中饭
米饭(100克)、番茄炒蛋(50克)、红烧鲫鱼 (1条)
85.5
30.75
10.2
6
0.2
0.03
7.3
46
晚饭
米饭(100克)、红烧肉(50克)、清蒸带鱼 (50克)
98
37.6
33.5
0
0.029
0.4
6
40
合计
小组评价:该同学的膳食是否合理?为什么?
B. 观察“饮食金字塔”,思考:金字塔的均衡比例是如何体现的?
2、关注我们的膳食
(1)走进快餐
从均衡膳食角度选择图片中你认为合理的饮食套餐,并说明理由。
(2)个人饮食
根据同学对饮食习惯的介绍,评价他人的饮食习惯,提出改善建议。
三、总结与反思
1、根据均衡膳食的概念,每人设计一份一天均衡营养的食谱,计算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青少年需求量标准” 对比,检验是否合理。
2、根据家庭饮食习惯,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制定一份改善家庭饮食结构的建议书,并做好家庭宣传。
从课堂评价来看大观念视域下的科学教学有效性
——一节科学课《均衡膳食》引发的思考
青浦区实验中学 麻妍劼
一、活动背景与意图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科学课堂实施中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一直以来,科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都是自身,在评价中体现“以教为主,学为教辅”的观念,评价形式单一笼统,评价内容空洞宽泛,评价制度太过注重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过程激励。在上海市新一轮“大观念”的科学教学改革背景下,认真研究并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7.11,青浦区实验中学和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开展了“为学而教,从优化学程做起”建校30周年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以“优化学程”为主题,探索构建“为学而教”的新课堂范式与路径。就科学学科而言,本次教学展示的落脚点放在了学程教育下的“打造同步评价体系”这一维度,即重点关注如何在科学大观念教学背景下,通过课堂评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接到教学任务后,我与备课组教师一起,开始了《均衡膳食》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均衡膳食》是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章《健康的身体》的内容,这一章包括了“运动、休息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平衡与健康”三大主题板块,阐述了营养、平衡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从“生理健康”与平衡的角度,认识运动、休息、合理膳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本节课位于第二板块“营养与健康”中的最后一课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节课围绕着“生物需要能量”这一科学大观念展开,“健康平衡”是这一章节的核心主题,本节课以平衡中的均衡膳食为教学对象,以课堂评价观测为研究内容,让学生在理解和领会“均衡膳食”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膳食中的营养均衡与身体健康问题,并将科学观念用于指导日常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这一节课划分为“认识均衡膳食”和“关注我们的膳食”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包含了“关注营养成分表、认识食谱和饮食金字塔”小组交流活动,第二板块包含了“走进快餐和家庭饮食习惯”课堂交流活动,活动配以师生过程性评价,借助评价机制反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3方面:1、了解均衡膳食的概念,通过对食品营养成分表的分析,体会均衡膳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2、通过对食谱与饮食金字塔的分析,初步形成合理的饮食观念。 3、通过运用均衡膳食理念,对快餐进行选择与分析,初步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目标制定,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活动1:认识食物营养成分表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交流食物营养成分表使学生对食物中营养全面问题产生感性认识。课上,我引导学生在了解“均衡膳食”概念后,同桌观察并交流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找出“同一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特点”,由此引出食物能量值的概念。在同桌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就观察的结果展开交流,而其他同学对这一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对学生评价的合理性做出适当点评。之后,我引导学生同桌讨论完成“不同食物之间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比较”练习并展开交流,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即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参与热情,当学生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阐述现象背后的原因。我把这一活动中“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行为”做为这一环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活动2:认识食谱和饮食金字塔
学生借助学程工具,统计食谱中各类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青少年标准需求量比较,分析其营养比例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展组内交流,在组长带领下,就自己的意见与他人的回答进行互评,从定量角度提出均衡营养的合理比例。当组内意见达成共识后,我引导学生课堂交流,由此引出均衡饮食金字塔,使学生从定性角度了解饮食均衡的合理结构。最后师生结合控油瓶和控盐勺的生活实例感受金字塔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一环节,生生互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彰显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在互评中呈现的描述性语言帮助他们拓宽思维。
活动3:走进快餐和家庭饮食习惯
活动3由2个环节组成,学生首先根据各类快餐图片,课堂交流本节课学习前后对快餐的不同选择和做出选择的依据,其他同学从均衡饮食的角度对这一选择做简要评价。学生的回答从“只选麦当劳套餐转为荤素搭配的中餐系列,从只考虑快餐的口味转为考虑快餐的营养均衡性”体现出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学生的传统饮食观念正在受到冲击,他们的思想正在发生悄然变化。而后,学生围绕家庭饮食习惯对自家食谱和膳食口味做了剖析,学生A谈到“家里烧菜太油腻,不符合金字塔的营养结构”,学生B认为“家长只爱面食,不爱食肉的习惯也会造成营养不良”,同桌针对这些习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学生的评价有理有据,具体而又深入人心。
三、活动分析与启示
这节课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从教学内容来讲,这节课以均衡营养为切入口,基于“能量”这一科学大观念,围绕“健康平衡”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营养价值观;从教学策略来讲,课堂评价贯穿整个活动,评价按照“以学为主,教为学辅”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和意识的培养,教师没有采取太过细化的评价标准把自己束缚起来;从教学效果来讲,学生感受到了均衡膳食的重要性,不良的饮食观念有所转变,教学目标达程度较高。
然而,教研员郭老师也指出一些不足之处:1、教师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主要以师生交流的口头表达为主,太过简化,缺少较为规范的完整评价体系。2、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单调空洞,除“很好、非常好”以外,课堂缺少对学生鼓励和赞美的具体语言,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收获感。3、学生建立起了均衡膳食的问题意识,但用意识指导行为并将其转换为习惯的理念不够强烈,借用评价机制对课外饮食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加以考评和反馈,把这一章节的大观念教学做深做透。
经过这一次的教学活动,我对用课堂评价来探索大观念视域下的科学教学有效性有了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大观念视域下的科学教学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厘清教学的核心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结(教材分析),形成对单元比较完整的认识。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将评价机制搭建在学生活动之上,将学科知识和学科价值有机关联起来,形成学生正确的营养价值观念,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由此显现出来。基于科学大观念的学科交叉性,课堂评价可以向课外拓展,从而促进学生对科学大观念的深层次、持久性的理解。
大观念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评价语言丰富且具有感染力。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多以封闭、概括的评价为主,语言单调乏味,显得笼统空泛,很难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思维的开发;优质的课堂评价模式是一种描述性的发展评价过程,通过生动具体的表述方式突显学生个性差异,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行为应成为课堂评价的重要部分。这一评价包括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自我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遵从“以学为主,教为学辅”的原则,关注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发展和收获的过程。
课件9张PPT。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概念
均衡膳食:
比例适中又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及食物纤维的饮食
食物营养成分表
观察自备的营养成分表并思考:
食品种类?
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最多的是什么?
营养成分最少的是什么?
营养是否全面?
食物的能量值:
1g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此能量通常用千焦耳来量度,有时也会用“卡路里”表示。 食物的能量值概念学生食谱及营养含量表利用学程单统计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并结合“青少年需求量标准”数据,小组评价食物中营养比例的合理性问题。均衡膳食金字塔少吃适量常吃多吃为主走进快餐作业
1、根据均衡膳食的概念,每人设计一份一天均衡营养的食谱,计算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青少年需求量标准” 对比,检验是否合理。
2、根据家庭饮食习惯,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制定一份改善家庭饮食结构的建议书,并做好家庭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