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17: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课稿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十一章的教学内容。这章的主题是“感知与协调”。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了解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感觉器官,并在大脑综合协调下感知、分析外界信息的。在其中“听觉”一节中,依次安排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耳的主要结构及功能”、“听觉的范围”、“保护听力”等知识,既涉及生物学内容,又有物理学范畴知识,其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听觉这一节的重要基础。这部分教学内容初二物理课程中也有,本内容的学习应和主题“感知与协调”相一致,因此只需要知道诸如“振动”等现象,而不必对此概念进行精确定义。教材通过丰富的师生活动,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声音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依靠介质传播的。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学生早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声音有关的感性认识,在小学自然科学中也学习了与声音有关的常识。尽管有这些前期经验与常识,但是各种习以为常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么传到我们耳中的”?大多数学生对此缺乏本质上的认识。本节课的任务是在学生已有的丰富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经过学生对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归纳,揭示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本质,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领悟科学实验的方法。
据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探究直尺、橡筋、音叉和队鼓产生声音时的现象,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越强,发出的声音越响。并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归纳能力和推断能力,领悟科学实验的多种方法。2。通过对抽气过程中铃声的变化等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推断,认识到声音必须依靠介质来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逐步养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根据上述设计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活动的重点放在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难点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
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我一开始创设情景,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如动物的叫声、婴儿的哭声、打雷声、海浪声等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较直观地引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对声音现象太熟悉,而产生现象的原因很抽象,对学生来说并不易理解,要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振动”“介质”,必须创设有效的实验作为学生探究思考的平台。课堂中设计了六个活动。
活动一:拨动橡皮筋和直尺,学生能直接看见振动,发出的声音
也能直接听见,使学生初步建立声音与振动的联系。肉眼能看见的振动学生较易理解,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发声时,振动是看不见的,于是我通过
活动二:音叉和队鼓实验,设计了音叉发声时将乒乓球弹开以及用手触摸音叉感受振动的实验,进一步理解了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然后又做了敲击队鼓实验,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鼓面在振动,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用手触摸鼓面和在鼓面上放颗粒来感受振动,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振动强弱与声音响和轻的关系,这样既锻炼了推断能力,又领悟科学实验的多种方法。此外还让学生用手摸喉部体验声带的振动。这里依次通过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和亲自感受,层层深入地对声音的产生有了正确的认识。
活动三:钟罩实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教学难点。为突
破难点,得出结论,我们设计了钟罩实验。将电铃置于钟罩内,当真空泵慢慢抽去钟罩内的空气时,电铃声逐渐变轻直到消失。学生在惊讶之余,会积极思考,得出声音传播需要空气,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这一结论。
活动四:水中传来手机铃声实验,比较直观地得出声音能在液体
中传播。
活动五:桌面传声实验,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估计学生对此
有所了解,因此做这个实验之前,我先让学生思考,实验要做成功,需要注意哪几点?其实就是控制变量的问题,这个实验效果较明显,学生通过比较,不但知道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而且了解了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清楚。最后通过
活动六:做“土电话”,说悄悄话,来验证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在应用方面,会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宇航员在月球上为什么不能直接对话;水中的鱼为什么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贝多芬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是如何创作乐曲的?
我认为对实验学科教学而言,设计现象明显、说服力强的实验
是最基本又是最有效的手段。例如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是学生很难想
象的,钟罩实验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我认为用
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的动手实验与教师演示交替进行,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符合科学认知的一般规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经历充分的科学探究后,不但知识有所丰富,而且科学思维得到锻炼。如:学生会利用已有知识推测新知识,会根据新知识进行运用和归纳等等。体现以 “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在体验与发现中,获得探究的快乐,并产生对科学的兴趣。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大量实验现象明显、有说服力的实验以及大量的学生活动,我估计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学生对于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到底掌握了多少,我心中没底,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
吴晶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