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0 08: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 huī huánɡ fènɡ mìnɡ
yóu lǎn diàn tánɡ tǒnɡ yī
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剔透(tì)   仙境(jìnɡ)  拱桥(ɡǒnɡ)
B.建筑(zhù)  唐朝(tánɡ)  丘陵(línɡ)
C.灰烬(jìn)  波澜(lán)  闯进(cuǎnɡ)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
不(  )估(  )   众(  )拱(  )
举(  )闻(  )   诗(  )画(  )
天(  )海(  )   奇(  )异(  )
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许多小园(     )般环绕在它的周围。园内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句子模块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根据选段的内容填一填。
能拿得动的东西——(           )
拿不动的东西——(           )
运不走的东西——(           )
2.如果把“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中的“闯进”换成“进入”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遗址旁,你最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
[法]雨果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文中的“世界奇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奇迹因为两个来自________________的强盗而消失了。
2.根据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圆明园富丽堂皇,是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结晶。(  )
(2)作者认为,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属于全人类的。(  )
3.画“____”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
A.作者认为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
B.作者认为野蛮和落后必将被现代文明取代。
C.作者强烈讽刺和谴责以文明人自居的英法联军在中国做出的野蛮的强盗行为。
4.对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盛赞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B.作者使用反语,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C.作者虽然反对劫掠圆明园,但对侵略者远征中国表示赞同。
5.你认为雨果是一位怎样的作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国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毁灭了。对此,你有什么感受?作为小学生的你今后打算怎么做?(选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销毁 辉煌 奉命 游览 殿堂 统一
二、B
三、可 量 星 月 世 名 情 意 南 北 珍 宝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四、1.示例:超市里,有卖青菜的,也有卖水果的;有卖冷鲜肉的,也有卖海鲜的。 2.(1)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无比愤怒和痛惜 (2)她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五、(一)1.统统掠走 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任意破坏、毁掉 2.不可以。“闯进”强调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是侵略行为,而“进入”不能体现这一点。  3.示例: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中外艺术的瑰宝、精华,就这样毁于一旦,真令人痛心。侵略者之所以能在我国横行霸道,贪婪地掠夺我国的财物,野蛮地烧毁圆明园,就是因为清政府软弱无能,这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用学到的知识建设祖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强大。
(二)1.圆明园 欧洲 2.(1)√ (2)√ 3.C 4.C 5.雨果是一位正直的、富有正义感的作家。
六、【示例】对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痛心、惋惜,对侵略者的暴行我感到无比愤恨。 今后我要发奋学习,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从“感受”和“今后的打算”两方面来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