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 课时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长征 课时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0 10:5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七律·长征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逶迤(w____ y____)        岷山(m____)
磅礴(____ánɡ ____ó)
二、查字典。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渡  度
(  )假    (  )河    程(  )
高(  )    摆(  )    (  )口
句子模块
四、品析诗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诗列举了长征途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战役。
(2)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字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
①攀(五岭)  ②越(   ) ③渡(   )
④夺(   ) ⑤翻(   )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A.娄山关  B.忆秦娥
2.上阕中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
3.请你用“  ”画出词中暗示战斗开始时间的句子。
4.根据对词的理解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  )
(2)通过词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可以知道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是早晨。(  )
(3)“真如铁”三个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构思精巧。(  )
(4)“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的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
(5)通过这首词描绘的壮丽图景我们可以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  )
2.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作用的诗句是前两句。(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只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
4.诗歌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首联是对“面”的概括描写,颔联、颈联、尾联是对“点”的详细描写。(  )
5.“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后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联写的是水,表现的是红军对水的征服。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
七、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天兵怒气冲霄汉。
2.春风杨柳万千条,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4.英勇红军凭肉搏,__________________。
A.我失骄杨君失柳   B.六亿神州尽舜尧
C.红旗翻处白旗没    D.万木霜天红烂漫
参考答案
一、ēi í ín p b 
二、Y ya 山 8 悬崖勒马 山崖
三、度 渡 度 度 渡 渡
四、1.(1)就像水面荡起小小的波浪 就像滚动的小泥球 勇敢无畏 
(2)蜿蜒起伏、绵延曲折的五座山岭只如水面荡起的小小的波浪,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2.(1)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2)心理感受 (3)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和悲壮
五、(一)1.万水千山只等闲 千里雪 红军/不怕/远征难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乌蒙山 ③金沙江 ④泸定桥 ⑤岷山 3.用得好。因为一个“云”字突显了红军过悬崖的艰难及悬崖的高度。 4.全都喜笑颜开 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喜悦 5.《金色的鱼钩》(答案不唯一)
(二)1.B 2.西风 长空 雁 寒霜 晓月 马蹄声 喇叭声 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4.(1)√ (2)× (3)√ (4)√ (5)√
六、1.√ 2.√ 3.× 4.√ 5.√ 6.√
七、1.D 2.B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