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角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建立角的正确表象,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
重难
点
1.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
2.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寻找生活中的角。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可以找到哪些图形?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教师手指图中的一处角)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图中还有哪里有角呢?学生汇报,师生一起看图指出角所在的位置。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引出角的教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
二、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结合情境,认识角。
(1)指角
教师出示三角尺。
师: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学生在自己的三角尺上指角。
师:你一共找到了几个角?
(2)摸角
师:摸一摸三角尺上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和你的手接触的,让你有一种被顶住的感觉的部位,叫做“顶点”。
(3)说角
课件呈现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2.在生活中找角。
(1)出示常见的一些物体图片,让学生找角。
(2)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你能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吗?
3.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练习八第1题。
(2)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数角。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设计意图】
当学生掌握角的组成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以藏在图形中。
三、比较角的大小
1.打开折扇,看看角有什么变化。(练习八第4题)
学生小结:我发现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2.认识活动角。
学生利用学具自制一个活动角,同桌两人比一比,看谁做的角更大。
提问:如何知道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小结: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顶点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3.巩固练习。(练习八第5题)
(1)让学生在两个三角尺上各选一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同桌合作)
请学生上台演示比角的过程。
(2)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一个比较大?
请学生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一比,填序号。
最大的角是( ),最小的角是( )。
四、画角
1.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同桌交流,自己尝试。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可以编成儿歌:先画顶点再画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总结画角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