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07: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体验到乘法算式的简便。
3.让学生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数学算式的简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

1.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到乘法算式的简便。
2.能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很喜欢去游乐园玩,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园瞧一瞧吧!游乐园里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同数连加的特点,充分认识几个几,渗透乘法意义。
1.出示小飞机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数——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人?
圈——请同学们把每架飞机上的3个人圈起来。
说——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2.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师:想一想,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并板书:3+3+3+3+3=15(人)(5个3)
师:一共有几个3相加呢?
3.出示小火车图。
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该怎样列算式?
要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就是求4个6是多少?
用加法算式表示:6+6+6+6=24(板书)
如果再增加一节车厢,就是几个6了?算式怎么写?
再增加一节车厢呢?也就是说,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6。
4.出示过山车图。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要求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2+2+2+2+2+2+2=14
5.观察这几道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道算式都表示什么意思?有没有比较简单一点的方法表示这些算式呢?
【设计意图】
借助生动的生活情境,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教学活动,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相同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同时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二)初步认识乘法。
1.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7个2连加写起来比较麻烦,在数学上有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在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时,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1)学习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读、写,认识乘号。
师: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7×2=14,7表示有7节一样的车厢,2表示每个车厢有2人;在加法算式里,2表示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7×2=14表示7个2相加的和等于14.
读作:7乘2等于14或2×7=14,读作:2乘7等于14。
(2)介绍乘号读写和由来。
(3)小组合作改写上面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它们的意义。
(4)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对比,理解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联系,再次感受乘法算式的简洁性。
2.摆小棒,并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小结: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就表示几乘几。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九第1、2、3题。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将实物图转换成“几个几”,再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语言表征(几个几)完成图形表征,再进行符号表征;让学生直接进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改写,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