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07: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第 2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让学生圈一圈,写一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
重难

1.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要求画,每组画4个,画3组。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2.改写下面的算式。
3+3+3=( )×( ) 2×4=( )+( )+( )+( )
5+5+5+5=( )×( ) 6×3=( )+( )+( )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不同表征方式的相互转换,沟通直观图形表示、语言文字表示与数学符号表示之间的转化,使学生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出示小熊气球图。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像5×3=15或3×5=15,在这个算式中,3和5叫做“乘数”,15叫做“积”。
(2)小知识介绍:“积”在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和”指加法算式的得数。“差”指减法算式的得数。
(3)思考:①乘法算式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②加法与乘法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4)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只有相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巩固应用
1.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2+2+2=8 2×4=8
6×3=18 6+3=9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得数同样是8,有的就是和,有的就是积?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2、3题。
第2题先让学生圈一圈,再说出相同的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应该注意什么?
3.填空。
(1)看图列式(完成练习九第5题)。
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再按要求填数。
(2)每组画5个星星,画3组(完成练习九第8题)。
思考:没有学习如何计算5×3,怎样算出乘法的积呢?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从具体到抽象,突出乘法算式与相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水平。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