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 第 3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区分“几个几”,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并能熟练地用加法算出乘法的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
点
加深乘法意义的理解。
体会乘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类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前口算:完成练习九第51页第11题。
1.读一读(练习九第4题)。
读出乘法算式,并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填一填(练习九第6、7、9题)。
第7题先让学生结合图填空,再让学生说一说所写的乘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第9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算式与相同数相加的算式之间的关系。
3.变式练习(练习九第10题)。
先让学生把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算式找出来,再让学生说一说其他算式为什么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但是这些算式可以成什么样的算式?
二、互动交流
1.数学游戏(练习九第12题)。
可以提前制作好卡片,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算式连一连,强调有些算式不能与其他算式连线。
2.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教材第51页第13题)。
3×2 5×4
(1)在画图中不管是学生是表示3个2或是2个3都应给予肯定。
它们都可以用3×2表示。(只需画出一种图形即可。)
(2)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画的图表示的意义。
3.你能用加法算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得数吗?
(练习九第14题)。
8×5 9×4 15×3
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算式算出结果。与此同时,要学生能通过对比,选择最合适的加法算式。
如15×3可以表示:
15+15+15或是3+3+3+3+3+3+3+3+3+3+3+3+3+3+3
【设计意图】
由于每个学生在思维方式和水平上存在差异,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展示,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精神尤其重要。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乘法计算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呢?
1.一辆小车有4个轮,3辆这样的小车一共有几个轮?用乘法怎样算?(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
2.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计算的例子?
如:一只小鸟2条腿,5只小鸟几条腿?
(同桌合作交流并在全班展示。)
3.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信息,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乘法表示什么意思?
(1)一包铅笔的外包装(规格6支×2),它表示什么意思?
(2)一盒月饼,按3×2放置,猜一猜里面的月饼是怎样放的?
4.儿歌。
乘法算式要记住,相同加数乘个数,几乘几来是读法,表示几个几相加。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