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11 04:3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让剪影动起来
年级: 六年级
班级:六(3)班
学生人数: 58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十一册
第六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参与、民主
日期:
一、目标制定依据
1、学生分析
六(3)班一档学生平面造型能力较好,能创作出较有创新价值的人物形象;二档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较为简单的人物剪影效果;三档学生平面造型能力较差,处于初级几何结合造型阶段,对此档学生要求可以进行临摹。由于此次工艺造型课是本学期第一次,因此对学生的工艺能力尚不了解,尤其是剪纸阴阳课效果表现能力尚不知。六(3)班学生对问题的解剖能力较好,学生学习意识、积极性和课堂常规上的优点较为突出。但是课堂互动处于被动阶段,学生思想较为成熟,班级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在合作学习上的弱点体现较为明显。
??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本学期唯一的一堂平面工艺造型表现课,也是结合欣赏评述中国民间工艺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在小学段剪纸系列课程中属于应用阶段,结合剪纸造型人物,运用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进行戏剧人物的表现和创作,并本着发扬民族传统艺术和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原则,结合语文学科编剧利用剪影形象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中采用皮影人物形象和皮影剧目欣赏,让学生了解皮影的艺术价值和欣赏皮影的制作工艺,感受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皮影形象的图片欣赏和皮影戏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皮影造型的形式美,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 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法,发展学生探索思维能力。
3、?? 通过创作学习过程,创造出有个性的戏剧人物形象,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能有效分配工作并开展学习活动。
5、?? 通过编剧表演,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发扬民族传统艺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剪影人物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剪影人物造型特点的把握,剪纸阴阳刻效果对形的体现。
五、教具学具准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影片导入
(5分钟)
1.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个中国的民间艺术,它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从十三世纪开始起就相继传入了了世界上二十几个的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动画影音艺术。它叫什么呢?它叫做“皮影戏”。
2.下面请同学们来观赏一段皮影戏,请同学们在观赏的时候观察皮影戏的表现方式和它与现代电影的区别。 (播放皮影戏《龟与鹤》)(联系实际播放春晚的唐山俏夕阳舞蹈)
3.同学们谁来说说看皮影戏是怎样表现的?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艺人操纵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和场面道具景物剪影,另外的艺人在后面唱调和配音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学生观赏影片
学生回想影片表现方式回答
通过皮影戏影片让学生感受这个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
二、建立剧目制作小组
(10分钟)
1.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就是皮影戏里面这种皮影人偶的制作方法,今天的课题就是“让剪影动起来”。
【板书:让剪影动起来】
2.我们从今天开始起的两节课里就要来制作一出皮影戏,不要认为很难,也不要认为很简单。其实从策划、编剧、制作到演出这一个体系中,我们关键还要花费时间来学习怎么制作道具,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只要你能学好,就能做好,但是最后能不能演好,这就要看同学们的功底了。
3.制作前,我们必须先要有一个策划,任何剧目都要有故事题目和情节,现在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商量,建立一个故事大纲,然后把你们的题目写在这张策划单的第一栏,然后把故事情节中的角色分配好由谁来制作,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栏目中。原则是繁简分配适度,以个人申报优先,集体投票做决定,组长负责填写。
4.好,我们现在题目已经确立,分工也已经明确。只不过每个同学都不会制作,在下面的过程中,侯老师将会带着同学们一步一步把角色制作完成。
学生倾听
学生讨论,商量剧目和情节,分配工作
通过剧目的建立让学生建立合作团队,主要是让所有学生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动起来,避免了平时作业简单做的现象。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制作是对学生合作、协调能力的一种锻炼,并提高制作效率。
三、剪影制作方法(5分钟)
1.剪影的制作,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出示剪影实物)像这种剪影,你觉得应该怎么做?(画出形象,剪下外形。)但是它能不能动?(不能)那怎样才可以动呢?(把各个部分分别剪下来)那我们分别要剪哪些部分呢?
(头、身、两个大臂、两个小臂、两只手、两个大腿、两个小腿、两只脚和其他辅助物品)
学生思考并回答
以简单的剪影制作为小步子,来了解学习剪影人物的初步制作步骤和运动原理。
四、学生制作剪影(15分钟)
1. 注意根据编剧效果制作合适尺寸的角色道具,避免过大或者过小。
2.注意关节的处理。
3.分工明确,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工作。
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的第一步由中短时间内合作完成,提高制作效率,也加强制作交流。避免学生单一思考时易走入误区不可自拔的状况。
五、展示评价(5分钟)
1.各组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投影仪)
2.他组学生进行评价:造型、制作工艺
3.教师总结
4.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
学生评价
通过作品展示了解其他组的创意,制作方法,反思自己的制作并提高审美情趣。
课后反思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唐山皮影戏舞蹈“俏夕阳”的火爆更是让皮影艺术家喻户晓。本课皮影是一个中国民间艺术拓展课,是基于剪纸教学和造型教学基础上的一堂工艺课,我也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第一课。六(3)班学生对于本课题的兴趣是很浓厚的,对于了解未知的皮影艺术,学生在看影片和听知识时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以往学生在上课时候展现的拘谨与沉默少了许多。随着观赏皮影电影的导入和皮影作品欣赏,学生直观的了解皮影的制作方式。学生们通过对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皮影进行了解,从而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民族工艺的情感,通过亲手制作,感受到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手艺。学生学习热情高,制作精美,有创意。
本课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 皮影电影我采用的是《龟与鹤》皮影电影,这样通过一个故事的观赏学生兴趣更浓,更能直观了解皮影的作品展现方式。但是课件的制作很仓促,只是从网上搜的在线观看,没找到光盘,因此有些卡,这一点有待改进。
2.??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有待改进,课堂弹性结构开放不足,还是因为教学设计中重点的把握与学情分析不够。应当在课前先制作几个皮影,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学,从中解析作品的制作方式,也是教结构的一块,如果学生可以自学解析作品,今后教学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3.??学生作品评价展示仓促,正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学生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未完成和一知半解的学生没得到展示的机会。
4.?第二课时争取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有制作并演出皮影戏的成就感,从而在美术课堂上绽放这一中华民俗文化中的奇葩。
美 术 教 案
《让剪影动起来》
侯秀明

唐山市路北区世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