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导
导
学习时间:2分钟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献,叙述西汉初年的社会景象,分析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
2、通过列表,归纳汉高祖与文帝、景帝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
3、通过比较秦与西汉初年统治者的政策,并结合秦朝速亡与“文景之治”的史实,探讨休养生息政策的现实意义。
重点: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文景之治”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和启示
思(基础感知)
学习时间:13分钟
1. 西汉的建立
(1)时间:公元_________年。
(2)建立者:汉高祖________。
(3)都城:________。
思(基础感知)
2. 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①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②吸取秦亡的教训: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_______的政策。
(2)内容:①“兵皆罢归家”:___________________,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______________;②鼓励耕织: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③轻徭薄赋: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思(基础感知)
学习时间:13分钟
3. “文景之治”
(1)表现:文景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2)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学习时间:7分钟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与西汉初年统治者的政策,并分析其启示。
议(深入学习)
材料一:
焚书坑儒
秦代刑具
学习时间:7分钟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与西汉初年统治者的政策,并分析其启示。
议(深入学习)
材料二:周秦之弊,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汉书·景帝纪》
材料三: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穿钱的绳子朽烂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学习时间:7分钟
展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与西汉初年统治者的政策,并分析其启示。
(1)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秦与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在统治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秦:实行暴政;汉初:休养生息。
原因:①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②吸取秦亡的教训。
(2)材料二描述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作什么?
“文景之治”。
(3)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却在统治初年创造了治世,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①以人为本,重视民生;②德治与法治结合;③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
学习时间:8分钟
评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前202-前195年在位)
汉太祖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毛泽东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
——[英]阿诺德·汤因比
评
汉高祖:衣冠朴素
秦始皇:衣冠华丽
评
依据材料,西汉初年呈现出怎样的社会景象?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社会生产力下降。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是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
评
二、休养生息政策
背景
a.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b. 吸取秦亡的教训。
评
二、休养生息政策
内容和作用
①“兵皆罢归家”
②释奴为民
③鼓励耕织
④轻徭薄赋
①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③“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浪费
依据本课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归纳汉高祖与文帝、景帝的具体措施。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时期 具体措施 作用
汉高祖
时期
汉文帝
汉景帝
时期
评
a. 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宅田。
b.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c. 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d. 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释奴为民
兵皆罢归家
评
汉文帝时期,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按照刑法应当专车押送他向西到长安。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其中最小最受疼爱的缇萦为救父亲,勇敢地向汉文帝上书。书中说:“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缇萦还表示愿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汉文帝看过缇萦的上书后十分感动,当年就废除了肉刑。
“以德化民”
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评
(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通“值”)百金。上曰:“百金中民(中等人家)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身衣绨衣(质地粗厚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
勤俭治国
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没有增添,就连陵墓也不作修饰。
评
骊山秦始皇陵
汉文帝霸陵
《史记》载:秦始皇为修建自己的陵墓,动用了刑徒70余万人;陵墓里藏了各种奇珍异宝,为防止外人盗墓,陵墓内还安装了带机关的弩箭。
《汉书》载:汉文帝生前要求自己的陵墓全部采用瓦器,不许使用金、银、铜、锡作装饰,不必修得特别高大,在经费上尽量节省一些,不去烦扰百姓。
评
三、文景之治
表现
评
三、文景之治
影响
评
评
西汉建立
本课小结
时间: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
都城:长安
社会状况:
社会生产遭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
汉文帝汉景帝
①“兵皆罢归家”
②释奴为民
③奖励耕织
④轻徭薄赋
①注重农业生产
②轻徭薄赋
③“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勤俭治国
文景之治
1.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建立者是( )
A. 项羽 B. 刘邦 C. 嬴政 D. 李斯
检
2.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面对这种社会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 发展农业生产 B. 提倡勤俭节约
C. 大力整顿吏治 D. 加强中央集权
A
B
检
3.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开皇之治 D. 开元之治
A
4. “文景之治”这一盛事景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轻徭薄赋 B. 加强法治 C. 提倡节俭 D. 以德化民
B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