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题为多选题)
1.关于力的单位“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牛”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这个规定确定的
B.“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取k=1时确定的
C.1 N就是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
D.地面附近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1、m=1 kg,a=1 m/s2时的力叫做“一个单位的力”,即1 kg·m/s2的力叫做1牛顿,用符号“1 N”表示,故选项B、C正确,选项A错误。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约为9.8 m/s2,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地面附近1 kg的物体重力约为9.8 N,并不是规定的,故选项D正确。
2.(2018·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越大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变化一定越快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解析:物体的速度为零与合外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也可以很大,故A错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合力是0,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说明他的加速度大,根据加速度的定义,也就是它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故C正确;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也可以做减速运动,速度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3.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D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解析:由题可知,物体的合力等于推力F,方向始终沿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物体先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推力F减小时,其方向仍与速度相同,继续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物体的合力等于推力F,推力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B错误。
4.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司机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C )
A.m B.ma
C.m D.m(g+a)
解析:对西瓜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表示周围西瓜对A的作用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解得:F=m,故C对,A、B、D错。
5.(2018·山东省青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取10 m/s2)( B )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左 D.2 m/s2,水平向右
解析:物体所受的合力F合=μmg+F=40 N方向水平向右,故a==4 m/s2方向水平向右,故选B。
6.(2018·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检测)如图所示为“儿童蹦极”游戏,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小明左侧橡皮绳突然断裂,则橡皮绳断裂瞬间小明的( AB )
A.速度为零
B.加速度a=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
C.加速度a=g,沿未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上
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绳断的瞬间右侧橡皮绳的弹力来不及变化,小明所受的合力沿断绳的方向斜向下,F合=mg,a==g,所以B正确。绳断瞬间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为零,A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9·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在某次无人机竖直送货实验中,无人机的质量M=1.5 kg,货物的质量m=1 kg,无人机与货物间通过轻绳相连。无人机以恒定动力F=30 N从地面开始加速上升一段时间后关闭动力,当无人机到达h=30 m处速度恰好减为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a;
(2)无人机加速上升时轻绳上的拉力大小FT;
(3)无人机加速上升的时间t。
答案:(1)2 m/s2 (2)12 N (3)5 s
解析:(1)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m)g=(M+m)a
解得:a=2 m/s2
(2)对货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T-mg=ma
解得FT=12 N
(3)在上升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总位移为h=at2+,其中v=at,联立解得t=5 s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不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B )
A.μg B.
C. D.g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竖直方向上有mg=Ff,Ff为摩擦力。在临界状态下,Ff=μFN,FN为物体所受的水平弹力。又由牛顿第二定律FN=ma。由以上各式得加速度a=,故选项B正确。
2.质量为0.8 kg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图a、b分别表示物体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图象,则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B )
A.9∶8 B.3∶2
C.2∶1 D.4∶3
解析: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加速度大小为:a1== m/s2=1.5 m/s2;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加速度大小为:a2== m/s2=0.7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F-f=ma2,可得:F∶f=3∶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一个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第二次小孩抱上一只小狗后再从滑梯上滑下(小狗不与滑梯接触),加速度为a2。则( A )
A.a1=a2 B.a1
C.a1>a2 D.无法判断
解析:以滑梯上的孩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x方向:mgsin α-Ff=ma
y方向:F N-mgcos α=0
x、y方向联系:Ff=μF N
由上列各式解得
a=g(sin α-μcos α)
与质量无关,A正确。
4.如图甲,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判断正确的是( ABD )
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aM=-g
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TN=mg
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
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解析:对货物受力分析,受重力mg和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mg=ma,得a=-g
当T=0时,a=-g,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aM=-g,故A正确;
当a=0时,T=mg,故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TN=mg,故B正确;
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质量的倒数,故C错误,D正确。
5.(2018·江西省鹰潭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上行,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则( BC )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
B.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C.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mg+ma
D.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mg-ma
解析: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f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 30°=ma,解得,f=mg+ma,方向平行斜面向上,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二、非选择题
6.水平地面上的木箱质量为20 kg,用大小为10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恰好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同样大小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拉木箱,如图所示,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答案:0.5 m/s2
解析:如图甲所示,木箱匀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Ff=μmg=F,所以μ====0.5
木箱加速运动时,如图乙所示
甲 乙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cos 37°-μF′ N=ma
竖直方向Fsin 37°+F′ N=mg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0.5 m/s2
7.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 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
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如图所示),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14°≈0.242,cos 14°≈0.970)
答案:4.5×103 kg
解析:直升机取水前,水箱受力平衡T1sin θ1-f=0 ①
T1cos θ1-mg=0 ②
由①②得f=mgtan θ1 ③
直升机返回,由牛顿第二定律
T2sin θ2-f=(m+M)a ④
T2cos θ2-(m+M)g=0 ⑤
由④⑤得,水箱中水的质量M=4.5×103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