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选择题
绵阳中考“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1~2题。
1.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2.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3.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B.可再生资源被开采利用
C.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
D.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
4.下表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已探明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5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C.自然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D.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一棵生长了20年的树能制成3000~4000双一次性筷子,我国每年共需要砍伐2000万棵大树。据此完成5~6题。
图3-1-4
5.上图漫画“手下留情”反映的问题是( )
A.水资源的污染
B.水资源的浪费
C.土地资源的退化
D.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
6.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是( )
①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 ②防治土地荒漠化
③减少白色污染 ④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与2019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 )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倡导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费,低碳生活,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下列习惯不可取的是( )
A.充分利用每一页纸
B.上学不用私家车接送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随手关灯,少用空调
二、综合题
9.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图3-1-5
(1)图甲中反映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资源,图乙中反映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资源,在资源分类中,它们都属于________资源。
(2)图甲中反映的自然资源已经____________,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也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这启示我们即使对于可再生资源也要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不可再生。
(3)生活中发生过很多类似图甲和图乙中的事情。下列漫画同样也能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
图3-1-6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A 2.C
3.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转化问题。可再生资源只有得到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因此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时间,否则就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我们都要珍惜和节约使用,合理开发利用。
4.A
5.D 6.C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保护森林资源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和减少水土流失。
7.B [解析] 我国积极参与2019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说明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球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说明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8.C [解析]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属于低碳生活。
9.(1)水 土地 可再生
(2)受到污染 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3)C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选择题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图3-2-6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林地 B.可利用草地
C.耕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2.下列有关土地资源的叙述,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利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B.人均耕地少
C.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D.山地多,平原少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图3-2-7
3.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山地 B.②旱地
C.③草地 D.④难以利用的土地
4.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
B.利用类型多,分布均衡
C.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5.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四川盆地——草地
岳阳中考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回答6~7题。
图3-2-8
6.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本国土地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点。( )
A.利用类型不全 B.地区分布不均
C.耕地比重小 D.后备耕地充足
7.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强生态建设 D.发展现代农业
广东中考读“某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图3-2-9),完成8~9题。
图3-2-9
8.2008-2017年该市( )
A.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9.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
B.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
C.退耕还湖
D.退耕还林
二、综合题
10.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3-2-10
(1)图中A、B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其中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2)A、B以__________一线为界,该界线大致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
(3)C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干湿地区)的山地。
(4)D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适宜发展________业。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B 2.A 3.B 4.C
5.B [解析] 内蒙古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大兴安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四川盆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
6.C 7.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与耕地的保护。第6题,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我国耕地比重小的特点。第7题,针对该漫画主题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最贴切的警示语是坚持农田农用。
8.D [解析] 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在2014年最多,未利用土地基本不变。
9.A [解析] 由于该市耕地持续减少,因此适合发展高层住宅,不适合退耕还林(湖),由于林地也在减少,因此不适合占用林地发展城市。
10.(1)耕地 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旱地 水田
(2)秦岭—淮河 800
(3)林地 湿润区
(4)400 草地 畜牧
第三节 水资源
一、选择题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衡阳中考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2~3题。
图3-3-9
2.水资源与耕地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3.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植树造林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2018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中国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丰富,无须节水
B.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C.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
D.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居全国首位
5.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
A.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B.大水漫灌农田
C.直接排放废水 D.大量使用地下水
泸州中考2017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三周年。大江北去,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宏大底蕴,与雄浑激越的北方文明交汇,焕发出新的风采。图3-3-10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读图回答6~7题。
图3-3-10
6.“大江北去”中的“大江”所指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京杭运河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北方文明焕发新风采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减缺水状况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改变城市分布 ④改变农作物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熟视无睹”这一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图3-3-11
A.水资源短缺 B.水土流失
C.水资源浪费 D.水资源污染
9.漫画3-3-12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图3-3-12
A.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B.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
C.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图3-3-13
材料二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也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困扰北京的突出问题。
材料三 南、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
图3-3-14
(1)材料一反映了北京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北京市人均水量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北京位于南、北方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
(4)北京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5)对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缺乏长远意义的措施是( )
A.打深水井,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B.多修建一些水库,提高水库蓄水量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减少水浪费和水污染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D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深受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的影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冬春季降水少。因此,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2.B 3.C [解析] 第2题,从统计图中的数据看,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但耕地面积大,水资源和耕地匹配较差。第3题,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
4.B 5.A [解析]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概况。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第5题,一水多用,废水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6.B [解析] 为了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所以“大江北去”中的“大江”指的是长江。
7.A [解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北上,北达北京,缓解了北方缺水状况,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8.C
9.D [解析] 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10.(1)年际变化大
(2)低于 降水较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3)地区分布不均匀 北方 温带季风气候
(4)耕地以旱地为主;常受旱灾威胁,农业生产不稳定。 (5)A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北京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第(2)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京市人均水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可以从降水量、用水量、水污染、水浪费等方面分析水资源不足的原因。第(3)题,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南、北方地区差异大,说明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差异大。第(4)题,北京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耕地类型、水旱灾害、农业产量等方面考虑。第(5)题,大量开采地下水容易导致地面沉降,不利于北京市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