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
一、选择题
1.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畜力运输
2.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最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的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3.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关系,说出下图中数字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
图4-1-3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读下面的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5题。
/
图4-1-4
4.四种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运费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交往也越来越频繁。目前,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选择(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近几年,长江航运重庆—武汉—上海段的客运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现在很少有游客从重庆乘船直达上海,而是到武汉下船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有同学结合图4-1-5,对游客在武汉换乘的原因作出了以下推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
图4-1-5
A.船比其他交通工具速度慢
B.武汉—上海段河流航运条件更差
C.武汉—上海段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运输更便利
D.武汉—上海段沿岸自然风光不如重庆—武汉段丰富
7.昆明中考“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昆明某花商接到来自青岛的鲜花订单,要求6月9日前送达。花商运送鲜花的最佳选择是( )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铁路运输
8.宿迁中考下列运输任务与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搭配错误的是( )
A.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铁路
B.从郊区运一吨活鱼到市区——公路
C.从武汉运十万吨大米到上海——河运
D.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空运
二、综合题
9.读“各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距离的相关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
图4-1-6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4)根据该统计图,为下面的情景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①1吨活鱼从郊区运到市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到秦皇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赏三峡风光: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D
2.B [解析]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缺点是运量较小。
3.A [解析] 从图中可知,③表示的交通运输方式速度最快,是空运;②表示的交通运输方式运量最大,是水运。这样就能够利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4.C 5.C [解析] 各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费最高。台湾与祖国大陆以台湾海峡相隔,目前两岸之间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水路和航空运输。
6.B [解析] 重庆到武汉段经过三峡,风光秀丽,武汉到上海段江阔水深,航运条件比重庆到武汉段好。之所以换乘别的交通工具,从图上看,是因为船较慢,武汉到上海段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便利。
7.B
8.A [解析] 液体、气体等流体状物质多采用管道运输,例如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管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运输,例如从郊区运一吨活鱼到市区——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路运输,沿海的选择海运,沿河的选择河运,例如从武汉运十万吨大米到上海——河运;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例如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航空。
9.(1)公路
(2)铁路
(3)水运
(4)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或河运)
[解析] 首先明白图中纵坐标表示运费,横坐标表示运输距离,再根据题意要求做题。第(4)题,①时间要求性强,运量小、运距近,应选择公路运输;②运量大,运距远,无水路,可选择铁路运输;③要游览三峡风光,应选择长江水运。
第2课时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
一、选择题
1.我们一般将大致与纬线平行的铁路称为东西走向的铁路,将大致与经线平行的铁路称为南北走向的铁路。下面选项中铁路走向一致的一组是( )
A.北京—九龙(京九线)、西安—郑州(陇海线〈部分〉)
B.北京—上海(京沪线)、北京—包头(京包线)
C.贵阳—株洲—杭州(沪昆线〈部分〉)、连云港—兰州(陇海线)
D.昆明—南宁(南昆线)、北京—广州(京广线)
临沂中考读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完成2~3题。
/
图4-1-14
2.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地区密集,西部地区稀疏
B.北方地区密集,南方地区稀疏
C.沿海省区都稠密,内地省区都稀疏
D.长江流域稀疏,黄河流域稠密
3.沪昆高铁(图中甲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B.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
贺州中考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
图4-1-15
4.该铁路线名称是( )
A.沪昆线 B.太焦—焦柳线
C.陇海—兰新线 D.京包—包兰线
5.序号①代表的铁路枢纽是( )
A.郑州 B.西安
C.兰州 D.徐州
6.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4-1-16
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④是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二、综合题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图4-1-17
(1)纵贯我国南北的铁路干线中,与长江“黄金水道”交织,便于水陆联运的(自西向东)有__________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
(2)东西铁路干线中,与长江“黄金水道”大致相平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
(3)东西铁路干线中,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线,它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段,东桥头堡是____________。
(4)我国修建的________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它的建成结束了____________没有铁路的历史。
(5)A表示的城市是________,经过这里的铁路干线有________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等。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C
2.A 3.B [解析] 本题组考查铁路网及铁路的分布。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疏。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沪昆高铁东部经过东南丘陵,西部经过云贵高原。
4.C 5.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铁路及铁路枢纽的分布。第4题,据图可知,该铁路的起止点分别是连云港和阿拉山口站,故其应该是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即陇海—兰新线。第5题,①位于河南省,是河南省的行政中心郑州。
6.C [解析] ①铁路线是兰新线;②铁路线是京广线;③是成都,既是铁路枢纽,又是四川省省会;④是上海,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是北京。
7.(1)焦柳 京广 京九 京沪
(2)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3)陇海—兰新 连云港
(4)青藏 西藏自治区
(5)兰州 包兰 陇海 兰新
[解析] 由于长江中下游航运发达,因此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铁路线便于水陆联运,从图中可知,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和京沪线便于开展水陆联运。在东西铁路干线中,和长江大致平行的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东西铁路干线中,最长的是陇海—兰新线,其东端是连云港。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A表示的是兰州市,经过这里的铁路干线有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等。
第二节 农业
第1课时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是指在土地上植树、种庄稼的生产部门
B.对林木产品的加工不属于林业的范畴
C.牧区的牧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该生产部门属于畜牧业
D.渔业是指在海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2.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B.东北和西北天然林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某宾馆迎来了一批游客,吃饭时游客对饭桌上的海鲜并不太青睐,而对炒羊肉却十分喜爱,由此推断这些游客可能来自( )
①新疆 ②台湾 ③西藏 ④海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无锡中考下图是“我国油料(花生、油菜)和糖料(甜菜、甘蔗)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
图4-2-5
4.图例A、B、C、D中,代表甘蔗的是 ( )
A.A B.B C.C D.D
5.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东南沿海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6.四种农作物多分布在( )
A.热带和亚热带 B.秦岭—淮河以南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D.平原和高原上
7.连云港中考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
图4-2-6
读“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生长及收获进程分布图”,回答8~9题。
/
图4-2-7
8.该农作物生长及收获进程南北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9.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甘蔗
二、综合题
10.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
图4-2-8
(1)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以________、林业、渔业等为主。
(2)图中①______(山脉)—淮河一线附近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华北平原的主要耕地类型为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我国的东北平原农作物主要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主要为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一年两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河流因素
(5)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地形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C
2.D [解析] 由于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因此这里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3.B
4.A 5.D 6.C [解析] 第4题,甘蔗喜热,主要分布在我国纬度位置较低的南部沿海地区。第5题,读图可知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是甜菜。第6题,读图可知,从干湿地区看,花生、油菜、甜菜、甘蔗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从中国温度带看,花生、油菜、甜菜、甘蔗作物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地区;从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看,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花生、甜菜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从地形看,花生、油菜、甜菜、甘蔗作物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7.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我国南方是水稻集中分布区。A是小麦集中分布区,C是畜牧业集中分布区,D是林地集中分布区。
8.A 9.B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第8题,农作物的生长及收获进程与热量有关,热量达到一定程度,农作物才会生长或成熟。图中阴影区南部已达到农作物的收获期,而北部还是未成熟区,说明阴影区的北部热量不如南部充足。第9题,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为小麦。水稻和甘蔗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10.(1)种植业 (2)秦岭 (3)旱地 水稻
(4)C (5)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
一、选择题
1. 下列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A.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C. 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D. 河湖较多,降水丰沛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2~3题。
/
图4-2-14
2.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沙漠
3.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
A.a B.b C.c D.d
衡阳中考读图,完成4~5题。
/
图4-2-15
4.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 )
A.江西省 B.山西省
C.青海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5.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雨热同期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C.农作物冬季易受低温冻害
D.水资源较丰富
6.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广州市郊区的农民最应该( )
A.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B.发展蔬菜、肉蛋奶
C.大面积栽种茶树 D.种植甜菜、小麦
衡阳中考图4-2-16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读图完成7~8题。
/
图4-2-16
7.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植树
C.过度放牧 D.过度养殖
8.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9.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超过80%
B.我国的农业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C.我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D.我国要加快从农业强国迈向农业大国的步伐
二、综合题
10.读福建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4-2-17
(1)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A、B两处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_______处,适宜种植果树的是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城市郊区的C、D处饲养乳牛、种植蔬菜,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
(3)E处可以发展________业。
(4)举例说明福建省可发展哪些出口创汇农业,并说明理由。(结合该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回答)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B [解析] 种植业适合在地形平坦、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
2.B 3.D
4.A 5.C [解析] 第4题,图中的农作物水稻、茶和柑橘都是亚热带作物,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都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5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雨热同期和水资源较丰富是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但这里冬季受冬季风等因素的影响,气温低,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
6.B
7.A 8.D [解析] 两图对比观察可知,陡坡也被开垦为耕地,发展了种植业,此举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因此该地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9.C
10.(1)B A A处为丘陵地形,地势较陡峭,宜发展林业;B处为平原地形,且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
(2)市场需求 (3)渔
(4)海产、花卉、水果等。福建省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海域广阔,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湿热,科技较发达,对外交通便利,故可以发展海产、花卉、水果等出口创汇农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的布局,一般情况下,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海拔较高、地势较陡峭的山坡处适宜发展林业,种植果树;乳畜业、蔬菜种植一般布局在距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城市郊区;湖泊适宜发展渔业。福建省可发展海产、花卉、水果等创汇农业,理由可从地形、气候、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
第三节 工业
/
一、选择题
1.下列生产活动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
①开采石油 ②收获棉花 ③榨取豆油 ④运送木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基础较好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
C.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D.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强国
连云港中考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
图4-3-6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A.沿江地区
B.沿海地区
C.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D.中部地区
4.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青岛中考读图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图”和图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图”,完成5~6题。
/
图4-3-7
5. 图示两基地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①沿海、沿铁路线,交通便利
②能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③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④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上海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高速发展。 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读“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图”,回答7~8题。
/
图4-3-8
7.下列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B.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东部地区发展慢
D.中西部地区发展快
8.下列地区中,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是( )
A.西北内陆地区
B.环渤海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9.聊城中考我国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
A.完善的基础设施
B.雄厚的农业基础支撑
C.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D.领先技术与人才优势
二、综合题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图4-3-9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其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是__________海。
(3)图中铁路干线B与沪杭线相会于上海。铁路干线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至少回答两点)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 C [解析] 工业生产主要是指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②收获棉花属于农业生产,④运送木材属于运输业。
2.B
3.B 4.A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第3题,从图上看,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位于沿海地区。第4题,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即图中的①。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即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C 6.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能看出,两基地都拥有沿海、沿铁路线,交通便利的条件,还有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的条件。第6题,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科技和人才。
7.A 8.A [解析] 第7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科技人才、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在我国,具备上述条件的区域是大中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等。因此,从发展速度看,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第8题,西北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技术、人才、资金缺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发展速度较慢,不属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9.D
10.(1)沿海分布(或均在我国东部沿海)
(2)东 (3)京沪线(京沪铁路)
(4)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巨大的消费市场;水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