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0 10: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阵地,代表人物。
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兴起
主要内容
意义
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材料一
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袁世凯帝王标准像
宋教仁被刺杀
材料二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912年9月20日,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 。
1914年9月28日 ,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
12月23日,袁世凯再度换上离奇古怪的衣冠,登天坛祭天,一切仪礼完全模仿封建帝王。
材料三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归纳:1915年左右的中国“生命体征”如何?
民主自由
独裁专制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国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该去哪所“医院”治病呢?为什么?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陈独秀
1.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2.代表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
1、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3.重要阵地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辜鸿铭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北京大学   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 。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 。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强迫绝食。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父亲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这样殉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
饿到第六天,母亲不忍心了,劝父亲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父亲却说:“服毒的人,要七窍流血。凡是绝粒殉节的,县官是常常验尸的,如何能瞒过他的眼。”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吃人的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封建道德。(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未嫁从(听从)父
既嫁从(辅助)夫
夫死从(辅养)子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某日,一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思考:
秀才为什么娶这位姑娘回家?结果为何差点就晕过去了呢?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旧 文 学
③建设新文学,推倒旧文学
一、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一曰,不言之无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
五曰,不用套语滥调;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狂人日记》——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②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③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 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十九大报告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旗帜(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
意义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建设新文学,推倒旧文学
近代以来先进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出了哪些药方来医治中国这位病人?有何特点?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洋务派)
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维新派)
辛亥革命(革命派)
技术
制度
思想
新文化运动(激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