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考点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考点突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0 13:45:26

文档简介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仔细观察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你看见的地球的主要颜色是______。你认为形成这种颜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内部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如果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那么地幔相当于______,它大约有______千米厚,地球上最菏的是______ ______(填地球结构)。大约只有______千米。
3.现代人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赤道______的球体。赤道的半径是______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______千米左右。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 (填“椭圆”或“正圆”)球体。
知识点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4、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说明正确的是(  )
A.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没有阶段性
B.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的基础
C.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符合当时科学发展水平
D.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相对不变的
5、(2019?西山区二模)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可以反映出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圆的球体
B.东半球略大的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西半球略大的球体
知识点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方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人类活动是(  )
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郑和下西洋
C.宇航员加加林的太空之旅 D.马可波罗的大都之行
7、(2018?深圳)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一点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D.赤道周长4千米
8、(2018秋?西湖区校级月考)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陆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麦哲伦航海;⑥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判断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知识点三、地球内部结构特点
9、(2019春?萝北县期末)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魏格纳首先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B.日食现象可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之一
C.地球表面积是5.1亿km2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千米
10、在地球内部结构中,与软流层接触并在其之上的圈层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岩石圈 D.硅铝层
11、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 面、BC间: 面.
(2)三个圈层名称:A:  B:  C: 。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4)A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圈、 圈、 圈.
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从飞机上看地面,地面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
C.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球体
D.看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最先出现桅杆,渐渐地才能看见整个船只
2.右图中ABCD四点位置,与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 B.岩石圈是由软流层和地幔组成
C.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 D.岩石圈就是地壳
5.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6.下图为地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圈层从内到外依次为(??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壳、地核、地幔 D.地幔、地核、地壳
7.关于地球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两极略鼓的不透明球体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
C.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D.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地核
8.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l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了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l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酉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材料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图)。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_________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洋、_________洋、_________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_________洋。
(3)你能够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我们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________很相似。
(2)岩石圈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组成的。
10.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相似,可分为 、 、 三层, 和
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仔细观察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你看见的地球的主要颜色是蓝色。你认为形成这种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主要的物质是水。
地球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如果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那么地幔相当于蛋白,它大约有2900千米厚,地球上最菏的是 地壳(填地球结构)。大约只有17千米。
3.现代人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的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圆(填“椭圆”或“正圆”)球体。
知识点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4、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说明正确的是(  )
A.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没有阶段性
B.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的基础
C.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符合当时科学发展水平
D.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相对不变的
【解答】解:A、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的基础,但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故B符合题意; C、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科学发展,为地球形状的认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故C不符合题意; D、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19?西山区二模)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可以反映出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圆的球体
B.东半球略大的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西半球略大的球体
【解答】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选项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方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人类活动是(  )
A.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B.郑和下西洋
C.宇航员加加林的太空之旅 D.马可波罗的大都之行
【解答】解: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最后,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故选:A。
7、(2018?深圳)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一点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D.赤道周长4千米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短一点;经过测量,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根据题意。 故选:A。
8、(2018秋?西湖区校级月考)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陆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麦哲伦航海;⑥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请判断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②③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故答案为:②③。
知识点三、地球内部结构特点
9、(2019春?萝北县期末)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魏格纳首先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B.日食现象可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之一
C.地球表面积是5.1亿km2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千米
【解答】解:麦哲伦环球航行首先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错误; 月食现象可作为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之一,B错误; 地球表面积是5.1亿km2,C正确;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1千米,D错误。 故选:C。
10、在地球内部结构中,与软流层接触并在其之上的圈层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岩石圈 D.硅铝层
【解答】解:在地球内部结构中,与软流层接触并在其之上的圈层是岩石圈。 故选:C。
11、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 面、BC间: 面.
(2)三个圈层名称:A:  B:  C: 。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4)A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圈、 圈、 圈.
【解答】解:(1)据图分析A为地壳B为地幔C为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2)据图可知A为地壳B为地幔C为地核. (3)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而地核中外核由液体组成.故横波不能在地核的外核中传播,所以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后会突然消失.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 (4)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 答案:(1)莫霍????古登堡(2)地壳??地幔???地核(3)C???B?(4)大气???水???生物
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从飞机上看地面,地面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
C.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球体
D.看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最先出现桅杆,渐渐地才能看见整个船只
【答案】C
【解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例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故答案选C。
2.右图中ABCD四点位置,与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B
【解析】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而与所处地点的经度无关.根据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B.
3.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对流层空气对流强烈,故①正确;②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故②错误;③对流层是距离地面最近的大气层,与人类关系紧密,故③正确;④地球上的天气现象均发生在对流层,故④正确;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故⑤错误;故选项①③④正确,故选:D
4.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 B.岩石圈是由软流层和地幔组成
C.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 D.岩石圈就是地壳
【答案】C
【解析】岩石圈除地壳外还有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故A错误;岩石圈由上地幔和地壳组成,故B错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故C正确;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故D错误;故选:C。
5.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答案】C
【解析】A.麦哲伦环球航行,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正确;
B.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B正确;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故C错误;
D.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正确。故选C。
6.下图为地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圈层从内到外依次为(??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壳、地核、地幔 D.地幔、地核、地壳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故选择答案A。
7.关于地球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两极略鼓的不透明球体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
C.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D.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地核
【答案】C
【解析】A.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不透明。故A不正确;
B. 地壳总是不断运动的,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故B不正确;
C.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地壳板块之间发生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会引起火山喷发和地震。故C正确;
D.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不是地核。故D不正确。
综上,符合题意的选项是C。
8.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l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了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l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酉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材料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图)。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_________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洋、_________洋、_________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_________洋。
(3)你能够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球(2)大西;太平;印度;大西(3)科学探索与发现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想、探索与实践,需要多方考证,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富有探险精神,甚至牺牲生命
【解析】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球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据图分析可知,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大西洋。
(3)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可体会到:科学探索与发现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想、探索与实践,需要多方考证,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富有探险精神,甚至牺牲生命。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我们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________很相似。
(2)岩石圈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组成的。
【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 煮熟的鸡蛋 地壳 上地幔的顶部
【解析】(1)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我们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
(2)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10.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相似,可分为 、 、 三层, 和
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地幔
【解析】
地球的的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同心球层,自里向外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像煮熟的鸡蛋,?其中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