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嬴政(秦皇)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初读课文,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及过程,理解秦朝统一的意义
2、掌握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3、掌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4、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二)阅读课文,理清线索一、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时间、都城)
(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三、巩固统一创立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修路;开凿灵渠统一文字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四、成为世界大国二、加强统治,使用小篆
结合我们学习的内容,谈一谈有哪些原因使秦国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1、连年的战争,导致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结束战乱( )√2、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3、秦王嬴政胸怀大志,成为时势英雄( √ )( )4、没有秦王就没有中国的统一√( × )1、社会趋势:统一是民心所向(客观)
2、经济状况: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3、军事形势:长平之战,势不可挡(主观)
4、政治情况:秦王嬴政,善于用人秦统一原因知道了吗 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能实现
“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 看同学们历史剧(一),思考:秦统一六国是否有利也有弊?燕国太子(叹息):秦国一扫天下,我燕国死伤无数。
荆轲:太子,请允许属下前去刺杀嬴政。
秦王:我尽毕生之力,合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战乱。
荆轲:秦王,请接受我燕国献给秦国的地图。(上前,抽出刀,刺杀)
秦王:啊,给我拿下
前221前23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李白)秦的统一利大于弊,其重要历史意义是P42
郡守县令最高统治者影响最深远
皇 帝丞相行政御史
大夫监察太尉军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地位 看历史剧(二),思考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否有必要?甲:卖布卖布,上等好布,快来抢购。
乙:这布真好看,给我一尺布,做手绢。
甲:给(一小块布)
乙:怎么这么小呀!你坑人。
甲:吵什么?我的尺在这里。
乙:不和你吵了,给你钱。
甲:我不要,我要这种钱。
乙:我只有这种钱,不要就算,我不买了。度[长度]衡[重量]量[容积]圆形方孔钱23.1cm秦一尺约今23.1cm秦一升约今202ml秦一斤约为今250g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小篆三、秦长城(请在课本P58,用红笔标明)
目的:
主要人物:
概况:
历史意义:
评价长城
长城能抵御匈奴安定北边,但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破坏社会生产。辽东临 洮临洮辽东灵渠东海长城咸阳秦南海陇西5、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请你能在课文60页标注出秦朝的疆域四至吗?现在的广西,在当时由什么政府机构管辖?
桂林郡(四)拓展提高1、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和文化,采用了什么货币和文字?答:货币采用圆形方孔的铜钱;文字先用小篆后用隶书。2、为实现和巩固统一,秦始皇任用了哪些有才能的人?你认为这些人对他的功业有何关系?你对此受何启发?答: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帮助秦王,促进统一进程;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要努力学习知识和技术,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3、结合前面所学知识,秦王完成统一除了任用贤人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请你归纳归纳。答:秦统一的原因:①商鞅变法是秦国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②秦王知人善用,战术正确;③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4、为了边疆安定繁荣,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各发挥了什么作用?答:北修长城,南修灵渠;长城抵御匈奴,安定北边;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促进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谈谈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
新局面。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
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长城和灵渠,开发了边疆(二)焚书坑儒(请在课本P58,用红笔标明)
目的:
时间:
关键人物:
地点:
主要举措:
(讨论)评价:发布焚书令,处死儒生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秦朝的统治,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而且手段残忍。一、秦统一六国
1、决定性战役:自 之战 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2、时间、人物:从 年至 年,秦王 陆续灭掉六国。
3、建立秦朝: 年,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 ;中央设 、 、 ,地方上推行 。
2、经济上: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 钱;统一度量衡,对 、升斗、 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
4、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抑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5、军事上:北方——命大将 大举反击 ,夺取河套地区,移民戍边;修筑了西起 、东到 的长城,用来 。
南方——派兵统一了 、 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了 水系和 水系。 为什么秦有条件完成统一?合作探究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公元前356年,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进攻秦王嬴政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人和采取了正确的战术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学历史,勤思考问题: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
1.六国旧贵族不甘心亡国
2.秦的疆域扩大了,管理比以前更困难。3.六国的各种制度都有所不同,语言、文字、货币、度量衡。
4.人们的思想不统一,对秦的统治制度议论纷纷。5.秦朝的北方有匈奴的威胁
6.秦始皇还想进一步向南扩大领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话题一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的局面。皇权加强,郡县制度为后世王朝沿用极大巩固国家的统一 话题二话题三话题四经济文化: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作用: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思想:“焚书坑儒”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但是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开凿灵渠,开发南疆作用: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度[长度]衡[重量]量[容积]圆形方孔钱23.1cm秦一尺约今23.1cm秦一升约今202ml秦一斤约为今250g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小篆焚书坑儒史料: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
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
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李斯建议:
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3、严禁私学。
现代著名的教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1、“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思想统治
2、结合上面材料,说说“焚书坑儒”有什么消极作用?
钳制了思想,推残了中国古代文化统一国家中央集权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统越族修灵渠加强巩固维护江 水珠 江湘 水离 水灵 渠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 ;中央设 、 、 ,地方上推行 。
2、经济上: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 钱;统一度量衡,对 、升斗、 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
4、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抑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5、军事上:北方——命大将 大举反击 ,夺取河套地区,移民戍边;修筑了西起 、东到 的长城,用来 。
南方——派兵统一了 、 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了 水系和 水系。巩固知识 说一说秦朝在中国历史上
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小结都城:咸阳原因主观客观【课堂小结】措施 政
治经
济文
化思
想军
事原因长
平
之
战商
鞅
变
法重
用
人
才人
心
思
安建立多民族封建国家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意义秦 朝
(公元前221年 嬴政)1.[2011内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2.[2011汕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 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 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 “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 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A)(A)(D)[2011广东]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 博士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2011潍坊]“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2011衡阳]《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焚书坑儒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011青岛]“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2011菏泽]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2011山东泰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大秦始皇采取了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 哪些措施巩固统一?(3分)材料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概括指出新皇帝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课堂回味历史使人智慧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