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6.2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0 16:34:2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2.6.2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季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季风对我国的气候影响是(  )
A.使全国各地冬季吹两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B.使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C.使全国各地夏季普遍高温
D.使全国各地夏季昼长夜短
2.有关该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A.带来丰富的降水
B.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的温差加大
C.活动不稳定时,带来水旱灾害
D.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3.如图,南亚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一旦季风不能准时到来,将会给南亚带来灾害.这个自然灾害是什么灾害?(  )
A.寒潮 B.沙尘暴 C.旱涝 D.冰雹
4.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
A.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5.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
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
B.高山雪线下降
C.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D.大陆海岸线变短
6.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7.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8.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  )
A.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
B.节约用电,杜绝浪费?
C.选用一次性物品?
D.禁止使用汽车
9.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日益增大
B.地震日益增多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
D.大气中尘埃日益增多
10.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
B.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
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
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答案解析:
1、B
解析:A.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太平洋和南面的 印度洋,冬季是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故不符合题意; B.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夏秋季节,故符合题意; C.我国的气温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显著,冬季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南北温差很大,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全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不是季风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D.地球的公转使得全国各地夏季昼长夜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图中①是东北风,②是西北风,都是冬季风,该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的温差加大,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都是夏季风的影响. 故选:B.
3、C
解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故选:C.
4、B
解析: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故选:B.
5、D
解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水稻分布北界北移,厄尔尼诺频率增高. 故选:D.
6、A
解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所以A选项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故选:A.
7、B
解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或题中的地球出汗)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选:B.
8、B
解析: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节约用电,杜绝浪费是我们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做法;选用一次性物品会浪费很多资源故不可取;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绝对禁止是不可能的. 故选:B.
9、C
解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故选:C.
10、B
解析:在大范围内,气压梯度极小的天气形势下,特别是晴夜,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在城区形成一个弱低压中心,并出现上升气流.郊区近地面的空气从四面八方流入城市,风向热岛中心辐合.由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在一定高度上又流向郊区,在郊区下沉,形成一个缓慢的热岛环流,称为热岛效应.这种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我国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曾观测到此类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 故选:B.
课件16张PPT。主讲人:徐慧虹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04010202Z81020602XHH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6节浙教版《科学》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
学习目标掌握季风是怎样影响气候的;
知道我国以及世界的气候变化;
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回忆: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
海陆位置
地形
季风季风对气候的影响1、概念:
不同季节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 2、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思考与讨论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用空气对流运动原理分析这种气温变化对风向的影响。
气温__气温__气压__气压__风从___吹向___冬季低高高低陆地海洋陆地海洋冬季风气温__气温__气压__气压__风从___吹向___夏季高低低高海洋陆地陆地海洋夏季风气候变化阅读:竺可桢竺可桢,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根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改良气候: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恶化气候: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思考与讨论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威胁?1.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的上升,淹没沿海城市。
2.造成地球上生态系统的调整,某些动植物的灭绝。
3.细菌病毒滋生,威胁人类健康。温室效应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热岛”现象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速发展、能量消耗较多,城市上空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的暖空气团,气温高,气压低。小 结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夏季: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冬季:西北季风, 干燥寒冷。
气候变化:四个时期,目前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温室效应
“热岛”效应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