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体温的控制-产热与散热平衡(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5.2体温的控制-产热与散热平衡(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0 22:09:4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3.5.2体温的控制-产热与散热平衡
1.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散热量增加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散热量减少
C.骨骼肌不自主颤抖
D.B、C两项都是
2.人在寒冷的环境里,体内的产热量明显增多,与此关系最密切的调节因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的减少
B. 胰岛素的增多
C. 甲状腺激素的增多
D. 胰岛素的减少
3.在35摄氏度中人更容易发生中暑的地方是(  )
A.无风干燥的沙漠
B.建筑物顶部
C.有风湿润的麦田
D.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4.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
A.人体内与皮肤表面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的温度差
C.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D.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相对平衡
B.炎热时,体温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寒冷时,体温的稳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6.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特别注意保温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生儿皮肤散热较快
B.新生儿因饮食少所以产热少
C.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
D.新生儿需较高体温
7.某校学生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妥的一项是(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用30℃酒精擦身降温
8.列有关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皮肤血管多数收缩
B.汗液分泌减少
C.骨骼肌出现“战栗”
D.皮肤散热增加
9.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炎热的环境里,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使皮肤温度升高,散发的热量多
B.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靠汗液蒸发进行
C.在常温条件下,人体散热全部靠直接散热这一条途径
D.人体内部各器官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带到皮肤去散发
10.下图甲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 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下图中的?????(????)?

答案解析:
1、D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人在寒冷环境中直打哆嗦,可以产生热量,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血液流动变慢,皮肤温度降低,散热量减少,来调节自身的温度.可见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不会产生热量;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当甲状腺激素增加时,有氧呼吸加快,产热增加. 故选:C
3、D
解析:A、无风干燥的沙漠,虽然高温但还不至于引起中暑,A错误; B、建筑物顶部,虽然高温但还不至于引起中暑,B错误; C、有风湿润的麦田,虽然高温但有风还不至于引起中暑,C错误; D、在充满水蒸气的车间长时间工作很容易中暑,一是因为即使35度并不是很高,也早已超出正常室温(20~30摄氏度).二是大量水蒸气在车间里,接触皮肤会液化放热,导致人感觉大汗淋漓但是并不凉爽.三是如果充满水蒸气说明车间的通风效率不高,不利于水分蒸发散失,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70%.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故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故选:D
5、B
6、C
解析: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才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早产儿是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也叫未成熟儿,早产儿的皮下脂肪少,体内调节温度的机制尚未完善,没有一层皮下脂肪为他保温. 故选:C.
7、B
解析: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体温过高导致的,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白酒后,酒精容易蒸发,且蒸发过程需要从人身上吸收热量,致使人体温度降低.由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经常被用于中暑病人的治疗上,如酒精很容易蒸发,可以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者敷湿毛巾、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等. 故选B
8、D
9、C
解析:A、炎热的环境里,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使皮肤温度升高,散发的热量多,可以降低体温.A正确; B、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出汗增多,带走的热量也多,因此散热主要靠汗液蒸发进行.B正确; C、在常温条件下,人体呼吸、皮肤都可以散热.C错误; D、人体内部各器官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带到皮肤去散发.D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A图所示,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当外界高温时或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如图D. 故选:D
课件13张PPT。 体温的控制2—产热与散热平衡 主讲:小 慧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06010204Z81030502XHH 浙教版《科学》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产热与散热平衡
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
目标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通过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 衡的结果。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活动请你用扇形图来表示上表中人体安静时各器官或组织产热情况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活动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运动时:安静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以内脏产热为主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主要通过哪些方式直接向外界散热?【思考与讨论】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_,散热量___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中暑高温环境中,当人体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什么环境易中暑?高温湿润预防:
1.出行躲避烈日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3.保持充足睡眠1.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内 脏(安静时)和骨骼肌(运动时)。
2.人体90% 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3.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低温,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高温,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4.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5.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小结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