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 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10 16:15:44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认识并区分溶质和溶剂。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3)能区分溶液和悬浊液。
(4)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一、阅读并总结1、想一想:海水是纯净物吗?2、将蔗糖加入到水中,搅拌后“消失了”,这是为什么?3、悬浊液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特征:均一、稳定。
提问:溶液一定无色透明的吗? (2)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特征及组成:
活动二 随堂小练1、判断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熟石灰 B、面粉 C、植物油D、食盐
E、石灰石 F、泥土 G、味精 H、蔗糖
2、说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并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A、澄清石灰石 B、硫酸铜溶液 C、生理盐水
D、氢氧化钠溶液 E、碘酒 F、医用酒精
G、稀盐酸提问:溶剂都是水吗?还有其他的溶剂?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活动三 分析与讨论 提问:是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吗?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一样吗?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一样吗?溶液的用途 活动与探究四: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
水和油 ( 加了洗涤剂)- 乳化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实验现象记录: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去污原理分析: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有的温度升高(放热反应),有的温度降低(吸热反应)。这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如:小结: 知道乳浊液、乳化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1、2、活动四 课堂小结 :1、归纳知识要点
2、检验重点知识
反馈矫正: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举例)
(4)碘酒里的溶质和溶剂各是什么?
(5)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
溶质是什么?课外研究:

1、家庭小实验 , 清洗餐具 。
2、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探究溶解时的吸
热、放热现象

溶质被 溶 解

的 物 质一种或几种
物质分 散 到 另一种 物 质 溶剂 均一、稳 定
的 混 合 物溶液乳浊液 乳化现象 乳化剂 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一、溶液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专题六 物质的溶解
单元1 物质的溶解过程(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溶液、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认识它们
2、能区分溶液、溶质和溶剂
3、能区别悬浊液和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实验的方法理解概念
2、利用练习的方法巩固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剂的区别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
判断溶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策略
实验法结合归纳、练习、讲解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活动二:探究物质能否都溶于水
[教师]海水中溶有很多种物质,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中?实验验证。
演示将CuSO4、KMnO4、蔗糖、碘、沙土加入水中
[学生]观察并总结。CuSO4、KMnO4、蔗糖能溶于水,碘和沙土不能溶于水。
[总结]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
[教师]像沙土这样在水能溶解形成的混浊的液体叫做悬浊液。另外的那些能溶在水中形成的液体就是溶液。请你总结溶液的概念。
活动三:总结溶液概念
[学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教师]利用概念总结溶液的特征。
[学生]均一性、稳定性
[教师]总结溶液的组成,并说明各成分之间的量的关系。
[学生]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其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活
动四:练习补充
[教师]认识溶质和溶剂的概念,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澄清石灰石 B、硫酸铜溶液 C、生理盐水 D、氢氧化钠溶液
E、碘酒 F、医用酒精 G、稀盐酸
[学生]讨论分析后,说出溶质和溶剂
[教师]由上述看出,溶剂都是水吗?还有其他的溶剂?
活动五:探究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碘分别溶于水和汽油。对比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观察,不同溶质在同一溶液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教师]我们看到乙醇能溶解碘,这里它是溶剂,那能不能做溶质呢?
活动六:探究酒精能溶于水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总结。溶质不仅有固体也有液体和气体。
活动七: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教师]如何判断溶质和溶剂呢?依据下表格。
[学生]识记,并作笔记。
活动八:溶液用途的了解
[教师]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阅读课本并总结。
[学生]自学,将相关知识总结,归纳。
活动九: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成分和特征。
七、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