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姓名: 学科:化学 周次: 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单元3:化学方程式 课型: 新课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一、课前先行先学(预习检测)
【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依据化学方程式C+O2 CO2,
(1)、能指出此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2)、若由12份质量的碳制得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氧气反应?
(3)、结合问题(2),你能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式的相对分子量有什么联系?
(4)、你还可以看出什么?
【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1)、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条件是点燃。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32份。
(3)、各物质的质量比恰好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即:
M(C)∶m(O2)∶m(CO2)=12∶32∶44
(4)、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即:微粒个数比为1∶1∶1。
二、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量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提出问题】:如何读下列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 CO2
点燃
CH4+2O2 CO2+2H2O
【讲解】“+”读“和、与、跟,”“ ”读“生成”,等号上面标明反应条件。
三、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提出问题】: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自学】:P13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师生小结】: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概括为:1---写、2---配、3——注、4——标。
(三)、化学方程式正误检查的步骤.
1、查写;2、查配;3、查注;4、查标。
四、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
【尝试练习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违背了什么原则:
点燃
(1)Fe+O2 FeO2,违背了 ;
点燃
(2)Fe+O2 Fe3O4,违背了 。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2H2 + O2 CO2 + H2O
(2) CH3OH + O2 CO2 + H2O。
五、课后拓展提升(课后练习)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燃烧
(2)水通电分解
(3)氢气还原氧化铜
导学案
姓名: 学科:化学 周次: 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化学方程式 课型: 新课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课前先行先学(预习检测)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例1.的配平(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3)10除以5等于2,2就是P2O5的系数,写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数为5。(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P的系数为4。(5)配平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即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例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反应物里氧原子2个,是偶数个,生成物里氧原子有3个,是奇数个,偶数个肯定不等于奇数个,所以我们可以先在化学式H2O前写一个最小的偶数2,再用最小公倍数进一步配平。 写上2后,左边只有2个H原子,右边有4个H原子,所以C2H2的系数应为2,要使两边碳原子总数相等,右边CO2的系数应为4,最后才确定O2的系数为5。即:
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
(1)
(2)C2H4+O2H2O+CO2
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
(1) C2H4 + O2 ——__CO2 + H2O
(2) NH3+ O2 ———— NO+ H2O
课后拓展提升(课后练习)
(1) H2S+ SO2—— H2O+ S
(2) H2S+ O2—— H2O+ SO2
(3) Al2O3+ H2SO4—— Al2(SO4)3+ H2O
(4) Na+ H2O——___NaOH+___H2
导学案
姓名 学科:化学 周次: 班级:1、4、13授课时间:
课题: 化学方程式 课型: 新课 第 3 课时
学习目标: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先行先学(预习检测)
(一)、纯物质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提出问题】: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的意义有哪些?
【学生讨论、思考】:(略)
【师生点评】:
1、表明了反应物是碳酸钙,生成物是氧化钙,反应条件是高温。
2、微粒数目比是1︰1︰1.
3、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表示了碳酸钙、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00︰56︰44。即
CaCO3 CaO+CO2↑
100 ︰ 56 ︰44
【提出问题】:工业上如果要生产2.8t生石灰,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吨?如何计算?生石灰和碳酸钙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思考讨论】:(略)
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
例1:
【引导学生自学】:P135 例1
【提出问题】:例1的解题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略)
【师生点评】:
解题步骤:解:(1)、设未知数设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56
和已知量、未知量 X 2.8t
(4)、列出比例,求解 ====
X == 5.0t
(5)、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要生产2.8t生石灰,至少需要碳酸钙5.0t。
【提出问题】:同时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多少吨?又如何让计算?
【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师生评价】:
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
例2:
【指导学生自学】:P135 例2
【提出问题】: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
【师生点评】: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多为X
Zn+H2SO4==ZnSO4+H2↑
2
2.6g X
65︰2 == 2.6g ︰ X
X== 0.08g
答:最多能得到氢气0.08克。
【提出问题】:从上面例1、例2的学习,你是否知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何要领和关键?
【学生讨论】:
【师生点评】: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带入纯净物的质量计算。
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
1、24.5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课后拓展提升(课后练习)
?1、实验室电解50克水,当生成4克氢气时有多少克氧气产生
2、2、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