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1 智取生辰纲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苏州。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水浒》又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
《水浒》是明代长篇小说。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本文的背景是大名府梁世杰要把十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的丈人蔡京祝寿。梁世杰前一年就曾送过十万贯金珠宝物给蔡京,半路被人打劫。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消息早已走漏。刘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晁盖,随后与吴用、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和白胜众人聚义举事,决定劫取这笔不义之财,并由吴用谋划了智取策略。本文详细地记叙了“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趱行 嗔 朴刀
恁地 省得 怄死
逞办 勾当 聒噪
(zǎn)
(chēn)
(pō)
(nèn)
(xǐnɡ)
(òu)
(chěnɡ)
(ɡòu)
(ɡuō)
一、读一读
﹒
﹒
﹒
﹒
﹒
﹒
﹒
﹒
﹒
晓 事:
勾 当:
忍气吞声:
死心塌地:
明白事理。
事情,今多指坏事情。
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二、记一记
1.自读课文,思考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2.跳读课文,根据人物的主要行动,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3.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1.自读课文,思考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2.跳读课文,根据人物的主要行动,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3.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
黄泥冈松树林。
1.试举例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
2.请在文章中找出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通读全文,说说“智取生辰纲”的“智”表现在哪里。
4.探究文章主题。
1.试举例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
杨志是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人。
他的精明、能干表现在:因其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接受任务时,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便对相关事宜做精心安排——首先要求一行人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以免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以防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形,不断更改行路的时间,坚决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千方百计阻拦士兵买酒喝等。
他的急功近利、粗暴蛮横集中表现在:他太过看重这一次的任务,唯恐有失,使自己封妻荫子的愿望落空,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
2.请在文章中找出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为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埋下伏笔;是指黄泥冈上松树林内,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作用: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3.通读全文,说说“智取生辰纲”的“智”表现在哪里。
(1)智用天时。利用天气炎热的条件 ,设下喝酒的计谋。
(2)智用地利。在黄泥冈以逸待劳。
(3)智用矛盾。利用杨志等人的内部矛盾,从中推波助澜。
(4)智用计谋。计谋的关键在最后半瓢酒,让杨志防不胜防。
4.探究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和杨志与晁盖一行斗智斗勇的细致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江湖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塑造了晁盖等众位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协作一致的精神。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一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时动身申时便歇)。他宁可催逼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2)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懈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等人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出了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
这一关键症结就在于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们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深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除败于晁盖、吴用的“智”外,还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反衬
铺垫
民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施耐庵
第 六 单 元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境导入】
同学们,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起领略梁山好汉的计谋。
【新课解读】
一、整体感知——情节线索
默读提示及要求:
1.画出字词,读准字音,辨析词义。
2.选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3.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明、暗两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明确:
1.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嗔怒(chēn) 干系(ɡān) 逞办(chěnɡ)
虞候(yú) 朴刀(pō) 勾当(ɡòu dànɡ)
恁地(nèn) 兀的(wù) 聒噪(ɡuō) 省得(xǐnɡ)
(2)词语释义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辩白。
勾当:事情,今多指坏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2.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3.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这两线在六月初四当午,黄泥冈松林交接在一起。
4.教师小结
二、深入探究——文中之“智”
1.晁盖、吴用等人用“智”劫取生辰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1)智用时间: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为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做好准备,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从中可以看出,正午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天时。
(2)智用地点: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松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的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
(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师生共同小结吴用等人胜利的原因:
天时:天热,敌人口渴,正好卖酒,敌方没有还击之力。
地利:黄泥冈,松树林,敌人欲歇,又可模糊对方的视线。
人和:兄弟八人,相互配合,蒙骗对方。
计谋:乔装——稳住对手;诱饵——佯争酒、佯不卖;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2.杨志最终丢失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为了押送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明确: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了这北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做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明确:由五更行日中歇调整为辰牌行申时歇,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明确: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的安全,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寻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明确:①逼赶: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众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候,得罪老都管。②减少中途休息: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众军汉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③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④审察枣贩:谨慎,多疑。⑤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⑥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5)从以上分析来看,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精明、谨慎、能干、多智。
(6)如此精明能干的杨志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讨论,明确:
性格缺陷: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失天时:天气炎热,手下无法忍受。
失地利:黄泥冈,强盗出没的地方。
失人和:内部矛盾重重,军健、虞候、老都管对他怨恨深重。
三、研读课文——环境描写
请在文章中找出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自然环境:一是指天气酷热,为众人行动困难、军汉买酒解渴埋下伏笔;二是指黄泥冈上松林内,交代劫取生辰纲的地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老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作用: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挑夫如何不怨?②烘托心理,形神毕现。“众军人看那天时……其时那热不可当”,军健之怨怒怅恨,一一道出。③转换场景,发展情节。“赤日炎炎似火烧”,众军汉口渴难当,白胜所唱山歌恰好唱入众军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杨志和吴用的斗智让我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
三十六计有:
(1)胜战计: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2)敌战计: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3)攻战计: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先擒王
(4)混战计: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5)并战计: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6)败战计: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
2.请同学们课上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明确:瞒天过海—伪装客商
以逸待劳—林中休息 声东击西—吴用下药
浑水摸鱼—偷酒 抛砖引玉—送枣
欲擒故纵—不肯卖酒
五、本课小结
《水浒传》是文学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颂歌。在官逼民反的时代,一个个勇武过人、智谋超群、胸襟豁达、敢作敢为的英雄勇敢“出手”,他们装点了历史的天空。和平幸福的新时代,让我们用聪明才智、浩然正气为建设祖国甘挑重任、扶危济困、勇于“出手”,用我们的一腔热血谱写祖国的未来!
附板书设计:
PAGE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