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据说,西汉的东方朔,有一次向汉武帝上一奏折,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2人抬动,汉武帝看了两个月。这种情况如何才能改变呢?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伟大意义。(重点)
2.知道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重点)
3.知道司马迁和《史记》。(重点)
4.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二、能力目标
识读《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造纸工艺流程图》,讲解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提高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一、造纸术的发明(科技展区)
二、张仲景和华佗(中医学展区)
三、历史巨著《史记》
(史学展区)
四、道教和佛教(宗教展区)8分钟阅读课本第72-78页,大字细读,小字快读,用铅笔勾画(分条列点)标注记忆下列问题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作者(评价、经历及成就) 2.体例
3.范围
4.内容
5.影响及地位
1.道教(诞生背景、创立派别、传播发展)
2.佛教(①诞生-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传播原因②传入中国-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影响)1.纸之前的书写材料以及简帛的缺点
2.发明
3.改进(人物、原料、优点、作用)
4.传播
5.意义
1.概况
2.人物(张仲景-简介、成就、地位 华佗-简介、成就)一、造纸术的发明1.书写材料:
②简帛缺点:
2.发明:
3.改进
人物:
原料:
优点:
作用:
4.传播:
5.意义: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而帛价格昂贵。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宦官蔡伦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科技展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论从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材 料 研 读:《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东汉和帝年号
公元105年二、张仲景和华佗
1.概况:
2.人物
(1)张仲景:
成就:
地位:
(2)华佗:
成就: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东汉末年的名医著《伤寒杂病论》一书,①发展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②总结疾病症候;③提出对症下药;④提出“治未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东汉末年著名名医,不仅擅长用①针灸②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③外科手术;发明了④“麻沸散”,还创造了⑤“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中医学展区)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虎、鹿、熊、鸟、猿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
评价:
经历及成就:
2.体例:
3.范围:
4.内容:
5.影响及地位: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家庭熏陶、个人勤奋、秉笔直书、意志坚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史学展区)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
为了人民的事业而死,比泰山还重。
而为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比鸿毛还轻。材料分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问 题 思 考: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我们应学习司马迁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退缩,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取得成功。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诞生背景:
创立派别:
传播发展:
2.佛教
诞生
时间.地点.创始人:
教义:
传播原因:
传入中国
开始传入:
广泛传播:
影响: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①张角创立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仙术②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在汉中、巴蜀地区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交易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佛教的教义在一些方面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教展区)道教圣地——青城山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峨眉金顶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九华山地藏菩萨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文殊菩萨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大月氏长安洛阳天竺大月氏长安长安东汉
明帝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本课小结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课 后 活 动:1.下图是根据华佗的五禽戏绘制的。你能说出图中人物各模仿的是哪种动物的动作吗?课 后 活 动: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1)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书写;绘画;用于包装;用于制造纸质生活用品,如纸杯、纸盒、纸巾、纸衣裤等。课 后 活 动:3.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其文直—文章直白。其事核—所记载事情都准确无误。不虚美—不凭空加以赞美。不隐恶—不掩饰坏的事情。故谓之实录—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的记载。这几句大意是:他的文章能忠实地直书史实,他所记述的历史事件翔实准确,他不虚构统治者的善事,也不隐瞒统治者的恶行,被誉为“实录”。
这几句是高度评价司马迁和《史记》尊重并忠实于历史的。由于司马迁修《史记》时能够作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因而司马迁被誉为“良史”,《史记》被誉为“实录”。请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3、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A、宏扬佛教文化 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兴趣所致4、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A、内容丰富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BBCBDD7、这是一枚错版的邮票,你知道错在哪里吗?课堂练习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