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自主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秦汉时期的公文、典籍等都用_____写成。(2)发明:____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东汉时,宦官 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______________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4)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帛西汉蔡伦植物纤维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之一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_____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一书,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下约;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_____________。张仲景是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为 ____________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________ ”。
(2)华佗:___ 的名医华佗,发明了“ _______”;能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了“ _______ ”,帮助人们强健身体。3.历史巨著《史记》:(1)作者: ______, 生活时期_______________(2)体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 通史,(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_____到__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东汉伤寒杂病论预防疾病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中医药学的发展医圣东汉麻沸散五禽戏司马迁汉武帝时期纪传体黄帝汉武帝(4)平价:在_______上有崇高的地位。4.道教和佛教
道教:(1)背景:_________,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精神上的寄托。
(2)兴起:____创立了太平道,尊奉__________。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_____创立的 _____道。
(3)影响: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佛教
(1)创立: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 ______。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 _________。文学史东汉末年张角黄帝和老子张陵五斗米印度释迦摩尼(2)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3)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__________ 传入中国。东汉 _____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4)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明帝造纸术一:汉代以前的书写材料
二: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三:蔡伦与“蔡侯纸” 汉代以前的书写材料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战国时代(帛书)(陶器)(青铜器)(龟甲)(竹简)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1、洗涤原料2、切割3、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4、蒸煮5、舂捣6、搅拌成纸浆7、捞取纸浆8、晾晒9、码放优点:
原料容易找到
价格便宜
质量提高
易于于推广
东汉蔡伦与“蔡侯纸”造 纸 术 的 传 播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9世纪(大洋洲)公元16世纪(美洲)意义: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合作探究一: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携带方便,造价低廉,纸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医学成就 1、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辽方法,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书影 2.神医—华 佗华 佗 (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虎形鹿形
猿形
飞鸟形
熊形五禽戏流行性疾病怎么应对?三、司马迁和 《史记》
(1)作者: (2)生活时期:
(3) 体例:
(4)内容: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
(5)评价: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汉武帝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鲁迅先生说《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合作探究二: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一书?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原因:(1)汉武帝时文化得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
(2)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
(3)司马迁个人因素,他阅读了大量史书,也到过很多地方进行游历,且刻苦写作,忍辱负重。
态度: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道教圣地——青城山四、道教的兴起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那时没有尼姑庵,
肯定是你看错了”“我没看错,是吕后
进错了门”考考你:四、道教的兴起1、背景: ,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2、思想来源: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3、基本教义:乐生、重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4、张角创立了 ,尊奉 ;
5、 创立了五斗米道
6、影响: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黄帝和老子太平道张陵东汉末年五、佛教:释迦牟尼下一页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他被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 (1)起源: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2)传入时间: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佛寺(如白马寺)。
(3)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4)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五、佛教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下一页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下一页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文殊菩萨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九华山地藏菩萨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峨眉金顶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合作探究三:为什么佛教和道教都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们分别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文学、艺术方面)?
佛教宣扬忍苦受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愚民的一种手段。
对建筑的影响:佛教寺院、佛塔很常见。
对雕塑的影响:开凿石窟,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内雕刻有佛像等。
此外还带来文字词语的变化,如借花献佛、当头棒喝、涅槃、无常等等。 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贯政策,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崇尚科学,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的宗教文化,要注意把宗教和迷信、邪教区分开来。 歌谣记忆: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又改进。质优价廉宜推广,文明传播世界行,
东汉末年张仲景,出书《伤寒杂病论》。外科祖师是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立根基。
司马迁著《史记》,记录黄帝到武帝;编撰使用纪传体,文笔简洁是范例。达标测试:1.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2.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3.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这位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孙思邈 DBA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记载的是下列哪一人物改进的( )
A.杜诗 B.华佗 C.蔡伦 D.张仲景
5.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会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的人是( ) A.黄帝 B.炎帝 C.张仲景 D.华佗
6.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你知道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CD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
(1)材料一反映了哪位医学家的什么成就?除此之外,该医学家还有哪些医学成就?
(2)材料二这句话是张仲景哪本著作的宗旨?他被后世称为什么?
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伤寒杂病论》;医圣(3)两位医学家都生活于哪一时代?。东汉时期;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历代史作者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至极则也。”
材料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材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1)材料一中司马迁所创的“全史”的名称是什么?这部书采用了什么写作体例?
(2)材料二中“通古今之变”中的“古”“今”分别指何时?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这句话的?
《史记》;纪传体。古”指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离骚》在文学上地位相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