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新课导入有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时就当了国君新课导入他花了十余年时间将国家统治权夺回又花了十年时间统一了中国 其后统治中国的12年中,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1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秦灭六国3巩固统一的措施嬴政(秦王) 一、秦灭六国①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③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招募人才,委以重任,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背景:(2)时间:(3)顺序: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 一、秦灭六国(4)秦朝建立时间:都城:人物:前221年咸阳嬴政(秦始皇帝)寿春临淄邯郸大梁郑蓟勃海海东河水水汾咸阳秦 灭 六 国秦(2)时间:(3)顺序: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 一、秦灭六国(4)秦朝建立时间:都城:人物:前221年咸阳嬴政(秦始皇帝)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局面;
秦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42,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连年战争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天下大势秦国 一、秦灭六国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第9课 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大国土广阔,中央难以控制边疆杂乱险各地交流困难思想混乱边患严重我该如何统治?⑴皇帝:⑵中央政权:⑶地方: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伏羲、神农、燧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皇帝 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军事行政监察太尉 郡(守)县(令)御史大夫丞相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中央集权直接任命乡、亭、里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大”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不同点:相同点:
目的:巩固统治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性质:世袭产生皇帝任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易形成分裂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作用:
1、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2、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杂”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旁白:公元前221年,一个原秦国人驾着马车、带上了足够多的钱,踏上了周游全国的旅途。然而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旅程结果却……我们拭目以待吧!
秦人:唉!又累又饿,我要休息会!我从咸阳出发,走到韩国区域。因为我的车比韩国的大,韩国的道路太窄,车过不去,我只好步行。情境一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小小历史剧
《秦囧》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皇古道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灵渠开凿灵渠 作用: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旁白:秦人路过一家布店,于是兴致勃勃地去订做了一条长裙,做好了穿在身上,却发现是条短裙,他很生气。情境二秦人:我的旅行啊,还怎么继续,既然如此,付钱吧……
做衣服的:我不收秦国货币,我收赵国货币
旁白:一车的钱秦人根本没地方用。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了他。情境三小小历史剧
《秦囧》圆形方孔铜钱经济上: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卖衣服的人让秦人写个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写的字卖家都看不懂,秦人对他的旅行失望极了。小小历史剧
《秦囧》情境四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军事上:修建长城临洮辽东秦朝疆域咸
阳东
海长城陇
西南海辽
东临
洮长 江珠 江灵渠咸阳东海陇西南海长城史料: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李斯建议: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死罪;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乱”焚书坑儒如何评价焚书坑儒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但长远看,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统一全国后:每天确定阅览120斤文书的日定额,不完成定额,不能休息
他后6次大规模巡游,进行实地考察,病逝于第六次巡游途中“千古一帝”秦始皇背后的故事抛去对个人功利的追求,结合秦始皇的身份,请你谈谈是什么促使秦始皇做出如何丰功伟绩?作为统治者,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怎么评价秦始皇?怎么评价秦始皇?课后作业:撰写“秦始皇之我观”的小论文要求: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和相关资料,从“得失”两方面进行论述,150字左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