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数的运算(三)-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数的运算(三)-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20:0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数的运算(三) 第 5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数量关系,会利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归纳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解题方法,这些知识都为我们解决问题进行了知识上的储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整理复习
1.说一说,解决实际问题有那些步骤?
通过师生交流明确:
(1)阅读与理解,理解题意,弄清已有的信息和所求问题。
(2)分析与解答,分析题目中的关系,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3)回顾与反思,检验计算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2.想一想:在解决问题中常用哪些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2)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3)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与学生一起回忆梳理所学知识,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在复习中正确利用几大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体会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三、例题分析
1. 育民小学办工厂原计划12天装订21600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了多少天?
(1)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本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这道题用到哪些数量关系?
①已知条件:12天装订21600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
②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要多少天?
③用到的数量关系:工效、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分析: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生:先求计划每天装订多少本,再求实际每天装订多少本,最后求实际完成任务要多少天。
21600÷12=1800(本)
1800+360=2160(本)
21600÷2160=10 (天)
小结:分析问题时,要结合数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解题思路,直至问题解决。
2.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1)分析法。
从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2)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看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量间关系。
出示教材78页的做一做第2题。
(1)说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
通过与学生一起复习各种数量关系,在复习中帮助学生梳理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能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综合练习
1. 3台收割机4小时收割12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收割机收割400公顷需要几小时?
引导学生先要计算出每台收割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
2. 学校食堂运来1500千克煤,计划烧50天。由于改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煤,实际每天烧多少千克煤?
提醒学生注意“节省”二字的意思。
甲地到乙地全长27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小汽车同时从两地分别出发,开出3小时后相遇了,货车的速度是50千米每小时,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时出发3小时相遇,就是说两车都用了3小时。
4. 无线电元件厂计划三月份生产某种元件2100个,由于改进工艺,5天就生产了450个。照这样生产,全月生产的零件超过计划多少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