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1 12: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一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讨论归纳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2、通过穿越到汉代,体验商人之旅,探索丝绸之路的路线,小组合作交流,找出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位置。
3、通过图示,小组交流归纳出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记住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的管辖措施,认识到开发边疆的意义。

凉州词
唐·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荒凉、危险、毫无生机、神秘莫测
从以上诗句中,你能感受到西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一、张骞通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域的地理概念
玉门关
阳关
张骞:(公元前164-前114年),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人。曾为一名郎官,(平时守卫宫殿,皇帝外出时伺候车骑)洞悉朝野和天下大事,胸有大志且性格坚毅,办事沉稳敏捷。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坚韧不拔、心胸开阔,能以信义待人事友。
思考:壁画描绘了什么情景?汉武帝亲自相送,说明了什么?张骞能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西域之行呢?
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张骞勇敢应募,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时间
结果
为了联络大月氏,
共同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26年
公元前138年
想一想:张骞这一路西去会碰到哪些困难呢?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促进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意义
(2)、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材料研读: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想一想: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张骞第一次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的往来。

猜想
根据史料,张骞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不怕艰险,临危不惧
坚持不懈,勇于开拓
灵活多变,热爱祖国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 翦伯赞

西域都护
1、机构:西域都护府


2、职能:


3、作用:






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颁行汉朝的号令
调遣军队
征发粮草
公元前60年,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新疆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设立西域都护府


两汉时期除张骞外还有谁经营过西域呢?
时间—
原因—
结果—
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3年
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
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
铁器
开渠技术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丝绸和漆器、茶叶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之后还有四大发明等)

中原
西域
核 桃
石榴
汗血马

西汉玻璃杯
西汉 镶宝石松石金饰牌

骏马、瓜果、蔬菜、香料、玻璃、宝石、音乐、舞蹈、魔术、三大宗教……
西域
中原
苜蓿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 域
西

欧洲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贸易
交流
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等传到西方

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香料、葡萄、石榴等


文化
交流
西域的多种乐器和歌舞传入中国

中国的开渠、凿井、铸铁、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

沿着古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可以到达朝鲜、日本

另一条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地位和作用
(1)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如:中国输出的商品有丝织品、铁器、丝绸等,输入的商品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桃等;中国外传的科技文化有冶铁和凿井技术等,传入的有佛教、魔术、乐舞、雕塑等。
(2)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及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知识延伸:一带一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倡议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一带一路” (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英文缩写是OBAOR或OBOR)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开启梦幻之旅
西安,古称长安,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西安 鼓楼




互通之路
丝绸之路
商贸之路
友谊之路
管理西域

1.设置西域都护
时间:


管理范围:


意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的36国。
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西域都护
2.班超管理西域
班超
投笔从戎
班超曾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甘英
班勇
知识小结
1.西汉时期,( )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的交流.
2.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立了(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4.东汉时期,( )再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同中央政府的再次联系,同时他派( )出使大秦。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 )再次出使西域。
张骞
西域都护
班超
甘英
班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

我国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