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音调
1. 音调的概念: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指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的大小。
2.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 超声波和次声波
(1)根据产生声音时振动的频率,可将声音分为三部分,如下表所示。
分类
频率范围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
20~20000Hz
超声波
高于20000Hz
次声波
低于20Hz
(2)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
4. 各种乐器的音调
打击
乐器
鼓、锣等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就越高
弦乐器
二胡、小提琴等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一般情况下,弦越细、越紧、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管乐器
长笛、箫、各种号等,其音调高低取决于所含空气柱的长短。一般来说,长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低,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高
经典例题1 编钟(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从物理方面讲,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__不同,乐队演奏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解析: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所以乐队演奏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频率 空气
要点二 响度
1.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3. 实验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和进行实验:如图。
甲:锯条夹在台钳上 乙:锯条振动情况 丙:锯条振幅
探究结论: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
4.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5. 减少声音的分散可增大响度,如医生使用的听诊器。
(1)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性,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例如:蚊子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老牛的叫声小,但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却比老牛的高。
(2)音调在听觉效果上一般表现为声音的粗细,响度在听觉效果上一般表现为音量的大小。
(3)日常用语中的“高”有时指音调,有时则指响度。
经典例题2 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
解析: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音调 响度 响度
点拨:声音的“尖细”“低沉”指的是音调;生活中常用的“压低声音”“高声喧哗”“音量”等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强弱--响度。
要点三 音色
1. 音色
概念
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特色
影响因素
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说明
(1)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根据音色不同辨别的
(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
(3)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和训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 利用波形图来反映声音的特性
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振动的幅度不同及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就不相同,我们如何将声音的这些特性画出来呢?这就用到示波器,将物体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示波器就会绘出声音的样子--波形。如图所示是不同音叉发声的波形图。
经典例题3 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音色。
答案:C
易错易混警示 发声体的判别
发声体的准确判定是判断音调高低的关键。知道了具体的发声体,才能根据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来判断音调的高低。例如,往暖水瓶中装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装入的水发出的,而是水面上方残留在暖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所以当水越多时,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经典例题4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向瓶子内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暖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随着瓶内水柱的升高,瓶内空气柱的长度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答案:(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当 堂 检 测
1. 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 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色不同 C. 音调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3.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B.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 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4.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由于频率太高听起来很刺耳
B. 次声波由于响度太小人耳听不见
C. 超声波由于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D. 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可以制作声呐
5.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6. 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7.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8. 如图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和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和 图, 图的音色与其他三图不同。
甲 乙 丙 丁
9. 在商店内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买陶瓷的顾客都会拿起陶瓷,然后轻轻敲一敲,把陶瓷放在耳边听听,最后才决定买哪个。你认为这样做有依据吗?为什么?请用声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C 5. A
6. 音调 音色
7. 音调 响度
8. 甲 乙 乙 丙 丁
9. 解:是有根据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质量不同的瓷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陶瓷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