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4 第12章 章末复习课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选修3-4 第12章 章末复习课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10 23:27:15

文档简介


[体系构建]
[核心速填]
一、机械波的形成
1.形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条件:波源、介质二者缺一不可.
3.原因:介质中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波和质点振动的关系:有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有机械波一定有振动.
5.特点: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6.分类:按机械波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分为横波和纵波.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一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体现了空间周期性.
2.周期T:波源的振动周期,时间的周期性.
3.频率f:波源的振动频率或波形每秒钟重复出现的次数.
4.波速v:v=.
5.各物理量的关系:v=或v=λf.
三、波的图象
1.形成: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把振动传播出去.
2.坐标:横轴表示平衡位置,纵轴表示位移.
3.获得的信息:(1)各质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2)各质点振幅;(3)波长;(4)波的传播方向.
四、波的一些现象
1.衍射: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2.干涉:两列相干波在空间的叠加.
3.多普勒效应:观察者与波有相对波动,观察到的频率发生变化.
4.反射和折射.
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综合分析
1.区别和联系
波的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从波的图象上可直接读出振幅和波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波的图象将沿波速方向匀速移动.振动图象表示单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由振动图象上可直接读出振幅、周期和任意时刻的振动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振动图象继续延伸,原有图象保持不变.
2.由波的图象画振动图象
给出波的图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时,可粗略画出任一点的振动图象(周期T未知).如果能再给出波速便可准确画出任一质点的振动图象.
3.由振动图象画波的图象
这类问题一般见到的情况是:给出振动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便可画出任一时刻的波形图;或是给出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加上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和波源方位,便可画出多种情况下的波形图.
【例1】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A.在t=0.10 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在t=0.25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C.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 10πt(国际单位制)
BCE [由y-t图象可知,t=0.10 s时质点Q沿y轴负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由y-t图象可知,波的振动周期T=0.2 s,由y-x图象可知λ=8 m,故波速v==40 m/s,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在0.10 s到0.25 s内传播的距离Δx=vΔt=6 m,选项C正确;其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的位移沿y轴负方向,而回复力、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B正确;Δt=0.15 s=T,质点P在其中的T内路程为20 cm,在剩下的T内包含了质点P通过最大位移的位置,故其路程小于10 cm,因此在Δt=0.15 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小于30 cm,选项D错误;由y-t图象可知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 t(m)=0.10sin 10πt(m),选项E正确.
]
1.一列简谐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a) (b)
[解析] (1)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λ=36 cm ①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T=2 s ②
波速为
v==18 cm/s ③
由图(b)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a)知,x=0处y=-=Asin(-30°),因此
xP=λ=3 cm ④
由图(b)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 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xQ=9 cm. ⑥
[答案] (1)18 cm/s 沿x轴负方向传播 (2)9 cm
波动问题的多解
1.由于波的传播双向性而导致多解
双向性是指波沿x轴正、负两方向传播时,若正、负两方向传播的时间之和等于周期的整数倍,则正、负两方向传播的那一时刻波形相同.
2.由于波的时间周期性而导致多解
波的时间周期性是指每经过一个周期T,同一质点振动状态相同,波的形状也相同;每经过半个周期,质点振动状态相反,波的形状也相反.因此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经过整数倍周期时,波形图线相同.
3.由于波的空间周期性而导致多解
波的空间周期性是指每经过一个波长λ,波的形状相同,质点振动状态也相同;每经过半个波长,波的形状相反,质点振动状态也相反.因此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波长整数倍距离的质点振动情况相同.
4.两质点间关系不确定形成多解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如果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不确定或者两者相位之间关系不确定,就会形成多解.若不能联想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就会出现漏解.
【例2】 一列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5 s时刻的波形图,则:
(1)若2T>t2-t1>T,波速可能为多大?(T为周期)
(2)若T<t2-t1,并且波速为360 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解析] (1)由图象可知:
若波向右传播,则在Δt=0.05 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10 m.
则波速v1== m/s=200 m/s.
若波向左传播,则在Δt=0.05 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14 m.
则波速v2== m/s=280 m/s.
(2)由图象可知:波长λ=8 m.
在Δt=0.05 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vΔt=360×0.05 m=18 m.
则Δx=λ=2λ+λ,所以波向右传播.
[答案] (1)见解析 (2)向右
[一语通关] 
此题是由波的传播方向导致的多解,所以应该先假设一个传播方向,再由已知条件求解.
2.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方向向右传播,M、N为介质中相距Δx的两质点,M在左,N在右.t时刻,M、N均通过平衡位置,且M、N之间只有一个波峰,经过Δt时间N质点恰处于波峰位置,求这列波的波速.
[解析] 由题意可知t时刻的波形可能有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对(a)图,N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Δt可能为,,…,即Δ t=T(n=0,1,2…),
则v0==,
所以va==(n=0,1,2…).
同理,对于(b),(c),(d)分别有:
vb=(n=0,1,2…),
vc=(n=0,1,2…),
vd=(n=0,1,2…).
[答案] 见解析
课件36张PPT。第十二章 机械波章末复习课23456介质 波源 介质 作用力 7并不随波迁移 质点振动方向 横波和纵波 8距离 9后面的质点 平衡位置 位移 位移大小和方向 10障碍物 频率 1112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综合分析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波动问题的多解2526272829303132333435Thank you for watching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5个选项中,有3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1.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则(  )
A.声波频率不变   B.声波波长变大
C.声波频率变小 D.声波波长不变
E.声波波速变大
ABE [由于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因此波无论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频率都不变;又因波在水中速度较大,由公式v=λf可得,波在水中的波长变大,故A、B、E正确.]
2.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0.5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
E.周期是2 s
ACE [由题意知甲、乙两小木块间的距离x=3 m=λ,故波长λ=2 m.又知两小木块都是每分钟振动30次,故周期T=2 s,频率f=0.5 Hz,则波速v==1 m/s.故选项A、C、E正确.]
3.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为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12 cm
B.这列波的周期是0.5 s
C.这列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D.t=0时,x=4 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
E.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
ADE [由波形图读出波长,利用波速求解周期,根据传播时间求出可能的传播距离或者将时间与周期相比较,就可以判断传播方向.
由题图知该波的波长λ=12 cm,故A项正确;由v=,得T= s=0.15 s,故B项错误;因==,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C项错误,E项正确;由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可判定t=0时刻,x=4 c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D项正确.]
4.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ABE [由于没有能量损失,故P与波源的振幅相同,A正确;波在传播过程中周期不变,故B正确;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传播的速度是两个概念,故C错误;介质中所有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D错误;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P与波源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故质点P与波源的位移总是相同的,E正确.]
5.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介质中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中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介质中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E.在扩展过程中频率逐渐减小
BCD [波在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它们并没有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A错,D对;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而振动由能量引起,也传播了能量,而频率不变.B、C对.]
6.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 m和xb=6 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波沿-x方向传播
B.波速为1 m/s
C.质点a经4 s振动的路程为4 m
D.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E.质点a在t=2 s时速度为零
ABE [由题图乙可知,简谐横波的周期T=8 s,且t=0时质点b沿+y方向运动,根据振动和波动的关系,波沿-x方向传播,v==1 m/s.质点a沿-y方向运动,选项A、B正确,D错误;质点a经过4 s振动的路程s=·4A=1 m,选项C错误;质点a在t=2 s时,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选项E正确.]
7.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4甲和乙分别是在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4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
C.波长可能是8 m
D.波速一定是6 m/s
E.波速可能是2 m/s
BCE [波的传播方向可能向+x或-x方向传播,A错,B对;ab之间的距离可能是λ或λ,周期为4 s,波长可能为8 m,波速可能为2 m/s,D错,C、E正确.]
8.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振动图象、波动规律解决问题.
根据y-t图象可知,a、b两质点的距离为或,即nλ+λ=9 m或nλ+λ=9 m(n=0,1,2,3…)
解得波长λ= m或λ= m.
即该波的波长λ=36 m、7.2 m、4 m…或λ=12 m、 m、 m…,选项A、B、C、D、E的波长分别为4 m、8 m、12 m、36 m、16 m,故选项A、C、D正确,选项B、E错误.
[答案] ACD
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和t=0.20 s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0.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40 m/s
B.波长为0.08 m
C.x=0.08 m的质点在t=0.70 s时位于波谷
D.x=0.08 m的质点在t=0.12 s时位于波谷
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0.80 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32 m
ACE [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λ=16 cm=0.16 m,选项B错误;根据t=0时刻和t=0.20 s时刻的波形图和该波的周期T>0.20 s可知,该波的周期T=0.40 s,波速v==0.40 m/s,选项A正确;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x=0.08 m的质点在t=0时刻沿y轴正方向振动,在t=0.70 s时位于波谷,在t=0.12 s时位于y>0的某位置(不是位于波谷),选项C正确,D错误;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周期T不变,其波速变为v′=0.80 m/s,由λ′=v′T可得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λ′=0.80×0.4 m=0.32 m,选项E正确.]
10.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14.6 m.P、Q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
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
BDE [简谐横波的波长λ== m=0.8 m.P、Q两质点距离波源S的距离PS=15.8 m=19λ+λ,SQ=14.6 m=18λ+λ.因此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说法A错误,说法B正确;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的位置,Q在波谷的位置.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P在波谷的位置,Q在波峰的位置.说法C错误,说法D、E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4分)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0.25 m/s,经过时间1 s后的波形为虚线所示.那么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________,这段时间内质点P(x=0.1 m处)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
[解析] 波的传播距离x=vt=0.25 m=λ,故波向左传播,P所通过的路程为5倍振幅,即50 cm.
[答案] 向左 50 cm
12.(6分)如图所示,S为上下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0 Hz,所产生的横波向左、右两方向传播,波速为80 m/s,已知P、Q两质点距波源S的距离为SP=17.4 m,SQ=16.2 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Q两质点的位置是P在________,Q在________.
[解析] 
由λ=得λ=0.8 m,即依题意可得SP=21λ,SQ=20λ,当S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Q、P都应在最大位移处,画出最简波形图如图所示.故P在波峰,Q在波谷.
[答案] 波峰 波谷
13.(8分)一列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34 cm,传播速度为340 m/s,这列声波传入另一介质中时,波长变为68 cm,它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该声波在空气中与介质中的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 在空气中fλ=v,f==Hz=1 000 Hz,声波在介质中与在空气中频率保持不变.在介质中fλ′=v′,v′=1 000×68×10-2m/s=680 m/s.
[答案] 680 m/s 1 000 Hz
14.(8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t=0.6 s时,B点第三次出现波峰.则这列波的周期是多少?x=50 cm处的质点A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 由题意得t=2.5 T,解得T=0.24 s,由图象可知λ=120 cm=1.2 m,v==5 m/s,x=50 cm处的质点A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t′==0.1 s.
[答案] 0.24 s 0.1 s
15.(12分)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05 s时,其波形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表示,求:
(1)这列波可能具有的波速;
(2)当波速为280 m/s时,波的传播方向如何?以此波速传播时,x=8 m处的质点P从平衡位置运动至波谷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析] (1)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
Δs=Δx1+nλ=(2+8n)m,n=0,1,2…
v== m/s=(40+160n) m/s
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
Δs′=Δx2+nλ=(6+8n)m,n=0,1,2…
v′== m/s=(120+160n) m/s.
(2)当波速为280 m/s时,有280=(120+160n)
n=1,所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
T== s
所以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所需最短时间为:
t== s=2.1×10-2 s.
[答案] 见解析
16.(12分)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和A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0和x=5 cm处的两个质点.t=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的位移为y=4 cm,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t= s时,质点O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 s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
(1)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2)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解析] (1)设振动周期为T.由于质点A在0到1 s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个周期,由此可知
T=4 s ①
由于质点O与A的距离5 cm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轴正向传播,O在t= s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在t=1 s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 s.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
v=7.5 cm/s ②
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
λ=30 cm. ③
(2)设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y=Acos ④
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
 ⑤
解得
φ0=,A=8 cm⑥
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y=0.08cos(国际单位制)⑦
或y=0.08sin(国际单位制).
【答案】 (1)4 s 7.5 cm/s 30 cm
(2)y=0.08cos(国际单位制)
或y=0.08sin(国际单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