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 5 节 物质的溶解常 考 透 视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挑 战 自 我常考透视常考1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第5节 物质的溶解【考试热度】 ★★★ 例1 为研究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四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
A. 在 20 ℃ 时, 分 别 把 10 g 食 盐 和 10 g 蔗 糖 放 入 50 g 水 中, 充 分 搅 拌 后 发 现 全 部 溶 解,说明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相同
例1 为研究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四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
A. 在 20 ℃ 时, 分 别 把 10 g 食 盐 和 10 g 蔗 糖 放 入 50 g 水 中, 充 分 搅 拌 后 发 现 全 部 溶 解,说明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相同B. 在 20 ℃时,分别把 10 g 食盐和 20 g 蔗糖放入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C. 在 20 ℃时,分别把 20 g 食盐和 20 g 蔗糖放入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食盐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D. 把 20 g 食盐放入 15 ℃的 5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只有部分溶解;把 20 g 蔗糖放入 20 ℃的5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第5节 物质的溶解C 解析 要比较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首先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即在对比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两者的温度相同,在相同质量的同种溶剂(水)中,比较两者溶解的质量。第5节 物质的溶解方法透视 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控制研究的变量不同时,要控制其余的条件一致。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7常考2 考查对物质溶解度的含义及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理解。【考试热度】 ★★★
例2 [绍兴中考] 图 1-5-12 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通过如图 1-5-13 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5节 物质的溶解例2 [绍兴中考] 图 1-5-12 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通过如图 1-5-13 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B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解析 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g,所以向 100 g 水中加入 20 g 硝酸钾得到的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64 g,从操作流程可以看出:溶液④中硝酸钾的质量是 60 g,所以形成的溶液是④不饱和溶液; 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g,溶液⑤是向 100 g 水中加入硝酸钾 60 g,最多溶解 31.6 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64 g,从操作流程可以看出:至溶液③时 100 g 水中共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 40 g,所以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5节 物质的溶解方法透视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结合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进
行分析解答。(2)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从曲线可以看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3、4、5、7,创新培优 9、10第5节 物质的溶解常考3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考试热度】 ★★★例3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称取 5.0 g 氯化钾,溶解在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B. 称取 5.0 g 生石灰,放入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C. 量取 5.0 mL 浓盐酸,倒入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D. 称取 5.0 g 碳酸钙,放入 95 mL 水中,充分搅拌
A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解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后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溶质的质量分数达不到 5%; 5.0 mL 浓盐酸的质量并不是 5.0 g;碳酸钙难溶于水。第5节 物质的溶解方法透视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除考虑物质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压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外,同时也要考虑到物质本身的溶解能力、是否与水反应等问题。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2、6常考4 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考试热度】 ★★★例4 [衢州中考] 如图 1-5-14 为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第5节 物质的溶解例4 [衢州中考] 如图 1-5-14 为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C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解析 化学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试剂;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并不是为了保证称取的氯化钠质量更准确,而是为了避免污染天平;用50 mL 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简便;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氯化钠的溶解,而不是增强氯化钠的溶解能力。第5节 物质的溶解 方法透视 本题比较细致、全面地考查了配制溶液的操作、量筒的选取和使用。错误操作会引起误差,关键是要清楚哪些因素会引起溶质和溶剂质量的变化及对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要根据题意仔细分析解答。
【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1、8第5节 物质的溶解挑战自我小试身手1.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蒸发皿 D第5节 物质的溶解2. 向 100 g10%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2.5 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12.5% B. 20%
C. 22.5% D. 25%B解析 溶质的质量为100 g×10%+12.5 g=22.5 g,溶液的质量为100 g+12.5 g=112.5 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第5节 物质的溶解3. 如图 1-5-15 所示为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 ℃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
C. t2 ℃时, a、 b 的溶解度相同,均为 40 g
D. t3 ℃时,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D第5节 物质的溶解解析 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7.5%。4. 某同学用 25 ℃的水溶解一定量的氯化钠,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氯化钠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 ℃(不考虑水的蒸发),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氯化钠的溶解度 B. 溶质的质量
C. 溶剂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C第5节 物质的溶解解析 加热前后,溶液中的溶剂(水)的质量没有改变,但由于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所以部分没有溶解的氯化钠晶体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增加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了。第5节 物质的溶解5. 20 ℃时,向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蒸发不计)。下列图像能表示这一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加入的硝酸钾晶体的质量而变化的是( )C第5节 物质的溶解6. 医院里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 5% 的过氧化氢溶液 600 g,需要 30%的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
A. 30 g B. 100 g
C. 200 g D. 400 gB解析 配制溶液时,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30%的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则600 g×5%=x×30%,解得x=100 g。第5节 物质的溶解7. 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B. 10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C. 20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20 ℃时, 100 g 乙物质加入 10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 50%B第5节 物质的溶解8. 在实验室里配制 100 g 10%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 1-5-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填序号)。
②第5节 物质的溶解8. 在实验室里配制 100 g 10% 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 1-5-16,请回答下列问题。
(2)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 g,需 要 水________ mL(ρ 水 =1 g/cm3),需要用________ (填“50”“100”或“200”)mL 量筒量取。10 90 100
第5节 物质的溶解解析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第5节 物质的溶解创新培优9. 20 ℃ 时, 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10 g,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A 第5节 物质的溶解解析 氯酸钾在20 ℃时的溶解度为7.4 g,即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7.4 g氯酸钾,所以20 ℃时,10 g氯酸钾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7.4 g,有固体剩余。第5节 物质的溶解10.[金华中考] 在室温条件下,对 100 mL 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 1-5-17 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
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10.[金华中考] 在室温条件下,对 100 mL 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 1-5-17 所示操作:
(2)乙溶液在加入 50 mL 水的过程中,下列量逐渐减小的是_________ 。
①溶解度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②④ 第5节 物质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