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电压的测量 重难点突破(课件 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电压的测量 重难点突破(课件 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22: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       常 考 透 视第4章 电路探秘  挑 战 自 我常考透视常考1 能正确理解电压的概念。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考试热度】 ★★★例1 下列关于电压、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B.因为电路中有电流,所以电路两端就产生电压 C.两节干电池并联时的总电压为 3 V D.若电路两端有电压,那么电路闭合时才会形成电流D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是要形成电流,除了有电压之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有电流才产生电压。两节干电池串联时的总电压为 3 V,并联时的总电压还是1.5 V。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方法透视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还要闭合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肯定有电压。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1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常考2 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使用方
法和读数方法。 【考试热度】 ★★例2 如图 4-5-11 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泡、一块电流表、一块电压表,请在图中圈内分别填入合适的电学元件符号,要求开关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答案】如图 4-5-13 所示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为了便于说明,把图中的各元件标上符号,如图 4-5-12 所示。首先,要知道在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其次,应明确要使灯 L1 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 L1。这样通过L1的电 流路径为 : 电源正极 开关 S L1 a 电源负极。因L1与a串联,因此a不可能是电压表(电压表必须与用电器并联),只能是电流表或灯泡。且c不能是电流表(会将L1短路),只能是电压表或灯泡。假设a是灯泡,则b应是电流表,这样电流表直接与
电源两极相连,造成短路。所以,a只能是电流表,
b是灯泡或电压表,c是电压表或灯泡。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方法透视 假设法是解决判断电表类型问题的重要方法,这里要注意:在电路中,电流表的电阻近似为零,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2、4、6,创新培优 7、8、9、10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常考3 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考试热度】 ★★例3 如图 4-5-14 所示电路中,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谁两端的电压( ) A. L1
B. L2 C. L1、 L2 串联后的总电压
D. 电源和 L1 B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开关 S 闭合后,电压表的两端可直达灯泡 L2 的两端,与其组成一个“圈”,故电压表测的是 L2 两端的电压。值得注意的是,电压表和 L1 也能构成一个“圈”,但“圈”中有电源,故不能直接测量 L1 两端的电压。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方法透视 假电压表是电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测量仪器,用来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它的使用规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组成一个闭合的“圈”,即电压表的两端应直达被测电路的两端,这就要求“圈”不能有“豁口”,比如断开的开关、其他的电压表;另外,“圈”里不能同时存在电源和用电器,也就是说,测量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时,“圈”中不能含有电源,测电源电压时,“圈”中也不能含有其他用电器。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3、5、6,创新培优 8、10 挑战自我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小试身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B.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D.没有电源也可以形成电流 B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进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流,肯定要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要有电流,除了有电压外,电路还必须是闭合的。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2.用电压表测量某两点间的电压时,发现指针偏转已超过最大刻度,其原因是( ) A.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B.电压表的量程太大了 C.电压表的量程太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3.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 L1 两端电压的是( ) B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选项A的电压表测电源电压。选项B的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选项C的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选项D的电压表与L1并联,但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4. [台州中考] 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 4-5-15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 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电极流出 D. 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B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铜片且指针正向偏转,因此铜电极为正极;番茄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因此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将从锌电极流出;根据图示可知,电压表示数较小,小于电压表最大测量值,因此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不会损坏电压表。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5. 如图 4-5-16 所示电路中,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谁两端的电压 ( )。
A. L1 B. L2 C. L1、 L2串联后的总电压 D.电源和L 2A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6.瑞瑞同学在中考科学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按 如 图 4-5-17 所 示 的 电 路
图 连 接电路。
(2) 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 L1 两端的 电压。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3) 在测 L2 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 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 的 B 接点不动,只断开 A 接点,并改接到 C 接点上。 (4)测出 AC 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 。 (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 L2 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因为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断开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3)方法改进后,测出 AB、 BC、 AC 间的 电压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 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
_______( 填“等于”或“不等于”) 各用电 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
等于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7. [温州中考]下列电表示数为1.4 V的是( ) 创新培优D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8. (多选)如图 4-5-18 所示, 电源电压为9 V 且保持不变, 开关 S 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6 V, 则 ( )
A. L1 两端的电压是 3 V B. L2 两端的电压是 6 V C. L2 两端的电压是 3 V D. L2 两端的电压是 9 V AB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是6 V,则L1两端的电压是9 V-6 V=3 V。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9. 将图 4-5-19 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其中灯泡 L1 和 L2 串联,电 压 表 V1 测 L1 两 端 的 电 压, V2 则 L1 与L2 串联后的总电压, 并画出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解析 实物图的连接原则:导线不能交叉。先将两个灯泡串联起来,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就可以了。注意电压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
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10.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 3 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4-5-20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答案】如图所示第 5 节 电压的测量(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 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___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 正 后 得 到 并 联 电 路 中 的 电 压 规 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