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3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素材)(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3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素材)(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12 10:25:49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国宝回归 《丝路山水地图》 起点:嘉峪关 终点:麦加“一带一路”
2017成果亮眼?:“一带一路”写入联合国决议, 46个国家和组织新加入朋友圈,政策覆盖全面, 利好不断释放。
2018行稳致远:2018年伊始,《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将“一带一路”延伸至北极;1月31日起,特蕾莎·梅正式访华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
2018,“一带一路”提出的第5年,行稳致远,继续出发。
第八课
笔墨丹青课标 1)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
2)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绘画知多少? “中国画”,又称“国画”, 历史源远流长。
画科/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表现手法: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用色方面:水墨画、设色画
画家阶层: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
按题材分按表现技法分
留言厅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展馆展厅一:远古展厅展厅二:魏晋展厅展厅三:大唐展厅展厅四:两宋展厅展厅五:明清展厅二、展厅留言 一、展厅参观:第一篇 展厅参观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第一展厅:远古时代寻觅古老东方的文化密码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美观察两个时期的照片,分别体现了什么绘画特点?自然、生动、质朴而又不失浪漫色彩艳丽,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新石器时代战国至秦汉 感受士人群体的生命共振第一篇 展厅参观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第二展厅:魏晋时代赏——翰墨千年之大美 顾恺之的《衣袖飘摇》魏晋之前的《长袖善舞》通过魏晋前后两幅画的对比,顾恺之的画有什么特点 虚幻灵动,“以形写神”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洛神赋图》 《仙才叹》
风拂寒川 洛水边
惊鸿现 云月羞颜
青丝微绾 明眸善
遥相看 魂绕梦牵
奈何流言 却步换离人怨
思卿不见嗔痴醉眠枕梦坠旧年消遣 探画里画外之历史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1、魏晋社会危机 2、三教并立 3、士人群体的追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战乱频繁,复杂多变而又分裂的时期。政治的不稳定、时局的混乱动荡,虽带来了经济的普遍衰退,却反而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内涵。
——解析《洛神赋》的美学思想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严重冲击,老庄学说的流行,佛经的翻译,道教的发展,清谈的盛行,形成了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由此魏晋以来涌现出的众多杰出画家为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顾恺之、陆探微等
——《女史箴图》:从教化到审美的转型感受盛世文化的雍容气象第一篇 展厅参观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第三展厅:大唐时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以上两幅照片体现唐代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特点:创制法度;雍容华贵;展现盛唐气象赏——翰墨千年之大美唐韩晃 《五牛图》日本唐绘《斗牛图》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中拥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地位。在日本绘画史上,滋养于中国文化沃土中的中国绘画,曾经引导过日本艺术的潮流。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第一篇 展厅参观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第四展厅:两宋时代领略文人意趣,徜徉民间风情1、文人山水画
1)时间:宋代以后
2)概况: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赏——翰墨千年之大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灵魂:意境(1)北宋的山水画——气势雄伟,阳刚豪迈赏——翰墨千年之大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赏——翰墨千年之大美(2)南宋的山水画------ “残山剩水”构图不求对称,墨色恬淡 夏圭:《临流赋琴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1、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
2、理学的兴起 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宋代,文人山水画为何从写实变为更加
注重意境? 北宋:国家统— ——构图气势宏伟,阳刚豪放 北宋与南宋的文人山水画风格有何不
同?和时代有何关系?探——画里画外之历史南宋:偏安江南——构图不对称、残山剩水小组
探究文人画 广义地讲,它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画家之画;多取材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注重意境,追求神韵,表现个性,借物抒情,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探——画里画外之历史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翰墨千年之大美2、民间风俗画南宋初,画有变,风俗画,题广泛;有大师,张择端,上河图,成长卷。北宋朝,汴梁城,百工业,最繁荣;人物众,前后拥,车马船,尽集中。有酒铺,有茶棚,有铁匠,有木匠,有木工;卖花女,算命翁,桥上下,俱畅通。建筑群,起楼层,熙攘间,笔画清;杂不乱,步步精,古都市,入眼中。市井风俗画显得较为轻松活泼,所传达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自然而热闹的生产、生活场景,洋溢着盎然生趣。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04030201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网友的留言:我的留言:探——画里画外之历史反映了绘画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宋代之后民间风情画的兴盛,折射了时代的变化——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以及文化普及我的留言:领略文人志向,徜徉民间风情第一篇 展厅参观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第五展厅:明清时代郑板桥的《兰竹图》《鲶鱼图》赏——翰墨千年之大美1、文人画八大山人笔法放纵,造形夸张,意境冷寂。他画鱼、鸭子等,都很倔强,都是昂着头,特别是眼睛更是夸张奇特,反映出八大山人孤傲、冷峻的性格特点。全图气势俊逸,傲气风骨让人感慨明清文人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①时代变化,社会动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思想文化专制2、风俗画——世俗审美、浓郁生活气息实用性强
赏——翰墨千年之大美探——画里画外之历史由剪纸演变看时代变迁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习近平第二篇 展厅留言

品翰墨飘香之精髓,悟艺术人生之真谛霍贝玛《乡间村道》视角一:中西绘画品翰墨飘香之精髓,悟艺术人生之真谛北宋李成《寒林平野》一些杰出的西方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乱岩中,
千磨万折还坚劲,
任尔颠狂四面风。视角二:文人风骨 墨竹图 郑板桥品翰墨飘香之精髓,悟艺术人生之真谛视角三:文化传承 两千年后,在西子湖边,一位美丽的90后杭州姑娘,惊叹于顾恺之美学之精美绝伦,拿起现代人的画笔重新诠释《洛神赋》。《洛神赋》在杭州姑娘叶露盈的笔下“生根发芽”,在当代生发出更多的“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宝藏的探秘与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得更闪耀、更自信。品翰墨飘香之精髓,悟艺术人生之真谛品翰墨飘香之精髓,悟艺术人生之真谛 中国绘画的特点1、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
2、不求形似,讲求神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毛笔帛画稚拙 简朴神秘 浪漫 岩画陶图社会动荡;士人追求文人画凸显个性以形写神顾恺之 《女史箴图》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创制法度吴道子 商业城市繁荣风俗画文人山水 画文人壮大 理学兴起 描绘市井风情独立画种注重意境 张择端马远、夏圭封建专制;商品经济;风格独特不拘成法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小说盛行百姓需要版画年画剪纸画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B.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C.其代表作是《步辇图》
D.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C2.北宋时期之所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外,出现了
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
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随堂练习C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随堂练习D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魏晋画祖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唐代宰相阎立本《步辇图》 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清明上河图》 郑板桥《墨竹图》 中国画的真正灵魂和精髓在于流淌于笔墨丹青间的精神气韵,在于他们承载着这个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精神气骨,含蓄,宁静,悠远,大度。这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这是一曲无声的乐章,笔墨飘香,沉淀千年,这已然成为华夏文明永久的标签。 请大家在周末登陆微博,参与话题 #笔墨丹青,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的讨论。 课后思考:我的历史责任?1. 文体不限,内容不限,图文均可;
2.兼容并包,欢迎讨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