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教学媒体
实验器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
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做实验中认仪器、学规则、讲规范,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
态度
1.培养学生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
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
创设问题情境,完成实验探究: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
1.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
学生总结固体药品取用方法时教师【规范演示】取用固体药品
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稀盐酸
【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而不滴洒?
三、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
1.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2.量筒量取液体时,采用仰视、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科学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
四、滴管的使用
【提出问题】
1.取少量的液体应用什么仪器?
2.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
【科学探究】教师规范演示滴管的使用,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填写表格。
五、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
1.怎样点燃和熄灭酒精灯?
2.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观察酒精灯的火焰。应用哪层给物质加热?
【小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物质的加热
【实验探究】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至水沸腾时所需的时间
引导分析现象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六、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七、、洗涤仪器
【提出问题】
1.做实验用过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
2.如何洗涤试管?
3.怎样判断玻璃仪器已洗干净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方法洗涤仪器。
归纳与总结
【提出问题】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
指导学生总结,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
布置作业
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筷子、匙、吸管、水,食盐、冰糖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等操作。
观看、思考
观看、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结合教材内容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总结固体药品取用方法。
学生认真观察
亲自操作
观察
联系生活中倾倒液体的操作结合教材内容得出正确的倾倒方法并实际操作。
思考交流,完成讨论问题
总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
实验探究:用10毫升量筒量取5毫升稀盐酸,并验证俯视、仰视对读数影响情况。
阅读教材,了解滴管使用方法。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交流总结.
完成实验
交流归纳
观察现象,记录时间。
答:给物质加热应用外焰
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填写教材中实验记录。
阅读教材,交流总结,回答问题。
将用过的仪器清洗干净并整理
思考总结。
课下完成作业。
实验室要布置得井然有序,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激起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任何事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及规范,树立安全规范操作的意识。
由实物引出实际问题,便于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将问题解决。学生自己能看懂学懂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演示,学生再实际操作,能使学生规范操作。
培养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回忆已有知识,并对问题分析讨论。
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进而掌握酒精灯的使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设 计 意 图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能将学到的知识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善于总结的习惯。
勤作多练,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