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上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新课+习题课件(2份打包、21张+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上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新课+习题课件(2份打包、21张+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1 14:13:08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己7世纪盲
27世纪数
UUU2ICnY.C
aC
oab
e m
d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
01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计算-3+(-1)的结果是(D)
B.-2
2等式-3+□=2中,□内的数是(C)
A.1
B.-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B.同号两数相加得正
C.两个负数相加,和一定为负数
D.两个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4.若a+b=a|+|b|,则a,b的关系是(D)
A.a,b的绝对值相等
B.a,b异号
C.a+b的和是非负数
D.a,b同号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为0
5.在方框内填“十”或“—”,在横线上填适当的数
(1)-2+(-11)
13
(2)—8+8=0;
回x+(口H)
(4)(-10)+
(
(5)-9
+(-4
)25
6.计算:
(1)(-3)+(-12)
(2)(-28)+(+13);
解:(1)原式=-15
(2)原式=-15
(3)(-1)+0
(4)
0.25;
解:(3)原式=
(4)原式=0.
(5)(-2÷)+(-1.3);(6)(-102)+3
解:(5)原式=—3.9
(6)原式=-7
知识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7.(2018·武汉)温度由-4℃上升7℃是(A
A.3℃
B.-3℃C.4℃C
8.已知A地的海拔高度为-53米,而B地比A地高
30米,则B地的海拔高度为23米.已知C地
的海拔高度比B地的海拔高度高209米,则C地的
海拔高度为186米.
9.某股票昨天的开盘价为18元,上午11:30跌了1.5
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3元
(1)该股票昨天上涨或下跌了多少元?
(2)该股票昨天的收盘价为多少元?
解:(1)-1.5+0.3=-1.2(元)
答:该股票昨天下跌了1.2元
(2)-1.2+18=16.8(元)
答:该股票昨天的收盘价为16.8元
02中档题组
10.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b的值(A)
A.大于0
B.小于0
C.小于a
D.大于b
1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个数有(B)
①-3+(-3)=0;②-10+(+8)=2;
③0+(-5)=-5;④-+(+
4
+(-6
B.2个
D.4个
12.如果两个数的和是负数,那么一定有(C
A.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B.这两个数异号
C.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
D.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0
13.如图,数轴上点A,B所表示的两个数的和的相反
数是1
B
4-3-2-1012345
(共21张PPT)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课程讲授





















新知导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一章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新知导入
试一试:根据下图中图形运动的轨迹,完成下列问题。
向左边移动_____格,向右移动____格可以到达 的位置
B
B
A
8
3
向左边移动_____格,向右移动____格可以到达 的位置
A
6
2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1: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
正数+正数
正数+0
正数+负数
负数+负数
负数+0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4

3

2

1

5

6

7


0

8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
5+3=8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3: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4

-5

-6

-7

-3

-2

-1


-8

0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
(-5)+(-3)=8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归纳: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4: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3m,再向右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0

-1

-2

-3

1

2

3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0

-1

-2

-3

1

2

3


0

-1

-2

-3

1

2

3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
(-3)+5=2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2m
3+(-5)=-2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归纳: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5: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

3

2

1

5

6

7


0

8

回到原点
归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结果为0.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将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例 计算:
(1)(-3)+(-9);(2)(-4.7)+3.9;
解:(1)(-3)+(-9)=-(3+9) =-12
(2)(-4.7)+3.9=-(4.7-3.9) =-0.8
归纳: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课程讲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练一练:计算-3+(-1)的结果是( )
A.2
B.-2
C.4
D.-4
D
课程讲授
2
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 海平面的高度为0m.一艘潜艇从海平面先下潜40m,再上升15m.求现在这艘潜艇相对于海平面的位置.(上升为正,下潜为负)
答:现在这艘潜艇位于海平面下25m处.
解:潜水艇下潜40m,记作-40m;上升 15m,记作+15m.根据题意,得
(-40)+(+15)=-(40-25)=-25(m)
课程讲授
2
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练一练:温度由-4 ℃上升7 ℃是( )
A.3℃
B.-3℃
C.4℃
D.-4℃
A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B.同号两数相加得正
C.两个负数相加,和一定为负数
D.两个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C
随堂练习
2.若|a+b|=|a|+|b|,则a,b的关系是( )
A.a,b的绝对值相等
B.a,b异号
C.a+b的和是非负数
D.a,b同号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为0
D
随堂练习
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值( )


A.大于0
B.小于0
C.小于a
D.大于b
A
随堂练习
4.如果两个数的和是负数,那么一定有( )
A.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B.这两个数异号
C.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
D.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0
C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用

同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将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