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07: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使学生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1、谈话理解“互为”。
师:在课堂上老师和大家是师生关系,在课下老师一直说想跟大家成为好朋友。
国外好朋友见面会“拥抱”,国内朋友见面会“握手”
师:能用一句话表达两人之间的朋友关系吗?还可以怎么说?能说甲是朋友,乙是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用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这一关系多次转化,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朋友”,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2、教师揭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提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如:(1)什么是倒数?(2)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倒数?(3)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究的起点和动力,在谈话、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学生观察板书的几组分数,看看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同桌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每组中两个分数的特点,教师注意引导。(主要是分子、分母的数字特点和两个分数的乘积方面。)
学生总结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倒数的意义。
(1)观察3/8与8/3,说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还可以怎么样说?
(2)谁能说说10/7与7/10中谁和谁互为倒数?也可以怎么样说?
(3)小组讨论,什么是倒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点拨引导。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是:
A:分子、分母相互调换位置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B: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师生共同归纳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教师板书)
2.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1)学习例1:写出7/8、5/2的倒数。
A: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提醒书写格式。
B:指名回答,教师板书:7/8的倒数是8/7,5/2的倒数是2/5。
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怎么样表示它的结果?也可用—(破折号)表示。
C:学生交流求一个分数倒数的方法。
(2)师:同学们已经会求一个分数的倒数了。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数?(整数、小数、带分数),那么怎么样求整数、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呢?选择一种,在小组内探究。
A:学生选择一种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B: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分别板书一例。
C:引导学生概括求倒数的方法。
(3)教师引导质疑: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学生讨论释疑。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互相交换位置就行了。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探究知,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联系、拓展深化。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16/9,35,15/8,1/5,1.75
学生在课练本上写出这些数的倒数,指名回答,并说出是怎么样求的,集体评价。
2、争当小法官,明察秋毫。
(1)1的倒数是1。(2)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3)3/4是倒数。(4)A的倒数是1/A。
(5)因为0.5×2=1,所以0.5与2互为倒数。
(6)7/5的倒数是7/2。
(7)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8)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9)因为8-7=1,3÷3=1,所以8和7,3和3是互为倒数。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一节所得)
(设计意图)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