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13: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主题
《多种多样的植物》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设计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教学在上节课调查校园中生物种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植物展开研究,通过对植物细心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外部形状及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再利用形色软件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学会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特征进行分类,知道分类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辨别和研究植物,并能按自己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和能力,但知识面还不够广。学生平日里对校园中的植物很熟悉,但是在上节课校园生物大调查时,却发现学生几乎叫不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对植物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和改进。教材中这一课重点目标是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分类,实际教学中,我增加了“认识植物的方法”这一内容,也列为本节课重点目标之一。学生首先观察植物的特征,并学会利用形色软件辅助认识植物,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再在认识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进行分类,循序渐进,完成本课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科学知识:
学会利用形色软件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认识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植物,并掌握观察方法。
尝试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形成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利用形色软件观察植物
2.学会按自己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按自己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四、教法和学法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及微课视频,学生按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点拨,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
五、教学资源准备
photo story 3制作电子相册“小小植物园”
利用手机录屏软件拍大师录制一段“形色”使用步骤视频
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2010版录制屏幕“植物的分类方法”
利用手机“形色”软件识别植物
PPT计时工具
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的应用
7.PPT课件制作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 视频:小小植物园。
2、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视频中的这些景色有点眼熟呢?对了,这些景色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板书)
观看视频。
答:校园中的植物

photo story 3制作电子相册“小小植物园”,利用周围熟悉的事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师:上一节课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对植物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里,我们重点来学习认识别植物的方法。
出示香蕉、菠萝实物
出示三角梅、鸡蛋花图片
利用形色软件观察植物
视频演示形色软件使用方法。
提出观察任务:先观察叶、花等特点,再利用形色软件识别。
尝试描述植物的叶子、花等特征。
认真记录操作步骤。
学生分组合作,认真观察植物,再利用形色软件识别植物,并将植物名称写到黑板上。
学生交流汇报。小组讲解员把本组的植物给全班做个介绍。
通过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让学生了解如何去观察植物,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学会分享,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对植物进行分类
师:在植物王国中,目前已发现的种类有40多万种。这么多植物,科学家们是怎样去辨别和研究它们呢?这时候就掌握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
微课视频介绍分类方法。
师生小结认识植物的常用方法。
分组合作,制定一个标准,尝试给黑板上的植物进行分类。
学会制定分类标准,并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在分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四、小结:
正是这些植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更加美丽,也让我们周围的空气更清新怡人。因此,我们对周围的一草一木应该多加了解,多加爱护。
最后谈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谈收获。
让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谈自己的收获,升华爱护环境的情感。
五、课外作业
给我们校园中的植物制作小名片。
给我们校园中的植物制作小名片。
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的热情延伸至课后
六、板书设计
多种多样的植物
这节课,我认识了:......
我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