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主要类群》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
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 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
2.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都寄生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
C.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是雌雄异体的动物
D.有口有肛门
3.在下列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蚯蚓比蛔虫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
A.身体分节 B.能自由生活
C.有口有肛门 D.生殖器官发达
4.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
5.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是一种节肢动物,有关蝉的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节 B.附肢分节
C.体表有石灰质外壳 D.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6.有关以下几种动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水螅 ②蚯蚓 ③蜜蜂 ④蜗牛 ⑤蜘蛛
A.都是无脊椎动物 B.都有口有肛门
C.身体都分节 D.都由三胚层发育而来
7.下列与脊椎动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恒定
B.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C.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
D.只有鸟类的卵才具有坚硬的卵壳
8.对以下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归类,正确的是( )
A.水蛭——软体动物 B.蝗虫——环节动物
C.蜈蚣——线形动物 D.七星瓢虫——节肢动物
9.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
A.取食 B.呼吸
C.喝水 D.平衡身体
10.你捉过鱼吗?下河摸鱼时,很难把鱼攥到手里,即使捉到手里又往往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非常黏滑。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小运动时水的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11.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A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钩虫
B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涡虫
C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
D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河蚌
12.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13.蝗虫比蚯蚓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④气门用于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15.下列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6.以下与鸟类适于飞行无关的是( )
A.胸肌发达 B.善于鸣叫
C.前肢变成翼 D.体内有气囊
1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爬行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生殖方式为胎生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18.鲫鱼、家鸽分别是鱼类和鸟类的代表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都是卵生,属于恒温动物
C.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D.都有脊椎,属于脊椎动物
19.科考队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无四肢,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它最可能生活在( )
A.水中 B.空中
C.森林里 D.沙漠里
20.有关下列几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和③都是恒温动物
B.②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C.①和②③④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D.③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和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填写的生物术语中若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12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2)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 ;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5)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2.(12分)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B、E两种动物的名称:B. ,E. 。
(2)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D是蛔虫,属于 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填动物类群)动物。
23.(1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它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按照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信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生活。
(1)信鸽的体形为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 。
(2)信鸽用 呼吸,并有 辅助呼吸。
(3)请写出信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等。
24.(14分)如图为蝗虫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明显地分为③ 、④ 、⑤ 三部分。
(2)蝗虫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三对 、两对 ,都着生在 。
(3)蝗虫用于摄食的器官是 。
25.(10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浮头”是否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溶氧量表示单位体积水体中含有的氧气量)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把三组金鱼分别放入经过去除氯气的自来水中,将三组水中的溶氧量设置为不同浓度。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1)请你根据兴趣小组的实验作出假设 。
(2)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 ,金鱼的呼吸频率越 ,金鱼“浮头”现象越明显。(填“低”或“高”)
(3)表中x的含义是三次呼吸频率的 值。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若将自来水煮沸冷却后使用,重复上述实验,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
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 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
2.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都寄生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
C.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是雌雄异体的动物
D.有口有肛门
3.在下列结构的特征中,哪项是蚯蚓比蛔虫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A)
A.身体分节 B.能自由生活
C.有口有肛门 D.生殖器官发达
4.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A)
A.涡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
5.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是一种节肢动物,有关蝉的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身体分节 B.附肢分节
C.体表有石灰质外壳 D.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6.有关以下几种动物的分析,正确的是(A)
①水螅 ②蚯蚓 ③蜜蜂 ④蜗牛 ⑤蜘蛛
A.都是无脊椎动物 B.都有口有肛门
C.身体都分节 D.都由三胚层发育而来
7.下列与脊椎动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恒定
B.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C.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
D.只有鸟类的卵才具有坚硬的卵壳
8.对以下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归类,正确的是(D)
A.水蛭——软体动物 B.蝗虫——环节动物
C.蜈蚣——线形动物 D.七星瓢虫——节肢动物
9.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B)
A.取食 B.呼吸
C.喝水 D.平衡身体
10.你捉过鱼吗?下河摸鱼时,很难把鱼攥到手里,即使捉到手里又往往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非常黏滑。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
A.减小运动时水的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11.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A)
选项
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A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钩虫
B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涡虫
C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
D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河蚌
12.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A)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13.蝗虫比蚯蚓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C)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④气门用于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15.下列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正确的是(C)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6.以下与鸟类适于飞行无关的是(B)
A.胸肌发达 B.善于鸣叫
C.前肢变成翼 D.体内有气囊
1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爬行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生殖方式为胎生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18.鲫鱼、家鸽分别是鱼类和鸟类的代表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
A.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都是卵生,属于恒温动物
C.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D.都有脊椎,属于脊椎动物
19.科考队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无四肢,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它最可能生活在(A)
A.水中 B.空中
C.森林里 D.沙漠里
20.有关下列几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D)
A.②和③都是恒温动物
B.②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C.①和②③④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D.③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和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填写的生物术语中若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12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体内有无脊柱__。
(2)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身体都分节__;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__。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胎生哺乳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鳃、鳍__。
(5)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A、D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2.(12分)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B、E两种动物的名称:B.__水螅__,E.__蜗牛__。
(2)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__扁平__,有口无肛门;D是蛔虫,属于__线形__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__角质层__,有口有肛门。
(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环节__(填动物类群)动物。
23.(1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它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按照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信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生活。
(1)信鸽的体形为__流线__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__翼__,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__羽毛__。
(2)信鸽用__肺__呼吸,并有__气囊__辅助呼吸。
(3)请写出信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只要答出两点即可):__胸骨发达高耸,有利于胸肌的附着;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及时排出粪便等__。
24.(14分)如图为蝗虫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明显地分为③__头部__、④__胸部__、⑤__腹部__三部分。
(2)蝗虫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三对__足__、两对__翅__,都着生在__胸部__。
(3)蝗虫用于摄食的器官是__口器__。
25.(10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浮头”是否与水中的溶氧量有关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溶氧量表示单位体积水体中含有的氧气量)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把三组金鱼分别放入经过去除氯气的自来水中,将三组水中的溶氧量设置为不同浓度。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1)请你根据兴趣小组的实验作出假设__金鱼发生“浮头”现象与水中溶氧量有关__。
(2)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__低__,金鱼的呼吸频率越__高__,金鱼“浮头”现象越明显。(填“低”或“高”)
(3)表中x的含义是三次呼吸频率的__平均__值。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若将自来水煮沸冷却后使用,重复上述实验,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__加快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