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校对]
①高速电子流
②葡萄干布丁模型
③绝大多数
④偏转
⑤极少数
⑥几乎全部质量
⑦高速旋转
⑧=R(n=3,4,5…)
⑨Em-En
⑩n2r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
1.模型法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有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电子云模型.
2.假设法
假设法是学习物理规律常用的方法,前边我们学过的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现在大家知道从物质微观结构来看是正确的,它就是核外电子绕核旋转所形成的电流.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是“假说”.玻尔的假说是为解决核式结构模型的困惑而提出的,他的成功在于引入量子理论,局限性在于保留了轨道的概念,没有彻底脱离经典物理学框架.
【例1】 (多选)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下列哪种情况( )
A.原子内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里
B.原子内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它的全部体积上
C.原子内的正负电荷是一对一整齐排列的
D.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AD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这是原子中带正电部分作用的结果,由于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数极少,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带负电的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即是原子核对它的引力,而电子质量极小,故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选项A、D正确.]
1.(多选)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
B.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原子的全部质量
D.α粒子散射是估计核半径的最简单的方法
C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知,A正确;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核极小,但含有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根据实验可以确定核半径的数量级.B、D正确,C错误.]
玻尔理论
1.玻尔原子模型
(1)量子化观点: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原子的能量、原子跃迁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都只能是分立的、不连续的值.
(2)对应关系:电子处于某一可能轨道对应原子的一种能量状态.
(3)定态观点:电子在某一可能轨道上运动时,原子是不向外辐射电磁波的,轨道与能量是稳定的.
(4)跃迁观点:能级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hν=Em-En(m>n).
(5)①原子吸收光子能量是有条件的,只有等于某两个能级差时才被吸收发生跃迁.
②如果入射光的能量E≥13.6 eV,原子也能吸收光子,则原子电离.
③用粒子碰撞的方法使原子能级跃迁时,粒子能量大于能级差即可.
2.跃迁与光谱线
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是稳定的,但原子在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后,就不稳定了,这时就会向低能级定态跃迁,而跃迁到基态,有时是经多次跃迁再到基态.
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为:N=C=.
【例2】 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为多大?(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质量me=9.1×10-31 kg)
[解析] (1)n=2时,E2=- eV=-3.4 eV,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n=∞的轨道,n=∞时,E∞=0.
所以,要使处于n=2激发态的原子电离,电离能为
ΔE=E∞-E2=3.4 eV
ν== Hz≈8.21×1014 Hz.
(2)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E0=hν=6.63×10-34× J=9.945×10-19 J
电离能ΔE=3.4×1.6×10-19 J=5.44×10-19 J
由能量守恒hν-ΔE=mev2
代入数值解得v≈9.95×105 m/s.
[答案] (1)8.21×1014 Hz (2)9.95×105 m/s
[一语通关]
1.氢原子在某激发态的电离能大小等于该能级的能量值.
2.电子电离后若有多余的能量将以电子动能的形式存在.
2.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13.6 eV的光子照射
B.用15 eV的光子照射
C.用13.6 eV的电子碰撞
D.用15 eV的电子碰撞
C [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则13.6 eV的光子被吸收,氢原子刚好电离,同理15 eV的光子和15 eV的电子碰撞均可供氢原子电离.至于13.6 eV的电子,由于电子和氢原子质量不同,因此两者碰撞时电子不可能把13.6 eV的能量全部传递给氢原子,因此用13.6 eV的电子碰撞氢原子时氢原子不能电离.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B、D正确,C错误.]
课件24张PPT。章末复习课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第1~7小题为单选题,第8~12小题为多选题)
1.1913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 )
A.发现了中子 B.发现了电子
C.测出了中子的质量 D.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D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2.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是电子打在玻璃管壁上产生的
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
C.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表明阴极射线带正电
D.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核小
B [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负极放出的电子流,不是电子打在玻璃管壁上产生的,故A错误;阴极射线本质就是电子流,故B正确;阴极射线本质就是电子流,故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表明阴极射线带负电,故C错误;电子的电量与氢离子的电量相等,质量比氢原子核质量小,所以电子的比荷比氢原子核比荷大.故D错误.]
3.如图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枣糕模型的正确性
B.只有少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C.根据该实验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0 m
D.α粒子与金原子中的电子碰撞可能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B [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是: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假设,从而否定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故A错误,B正确;本实验无法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故C错误;发生α粒子偏转现象,主要是由于α粒子和金原子的原子核发生碰撞的结果,与电子碰撞时不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故D错误;]
4.核磁共振成像(缩写为MRI)是一种人体不接触放射线,可进行人体多部位检查的医疗影像技术.基本原理是:外来电磁波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处于强磁场中的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氢原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去掉外来电磁波后,吸收了能量的氢原子又把这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核磁共振信号.关于人体内氢原子吸收的电磁波能量,正确的是( )
A.任何频率的电磁波氢原子均可吸收
B.频率足够高的电磁波氢原子才吸收
C.能量大于13.6 eV的光子氢原子才能吸收
D.氢原子只能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
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只能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或吸收能量值大于13.6 eV的电磁波.而在磁共振成像中,人体内氢原子吸收的电磁波能量只能是某些频率的电磁波.故A、B、C错误,D正确.]
5.1996年,物理学家利用加速器“制成”反氢原子.反氢原子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质子与质子质量相同,电荷量为-e.关于氢原子和反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原子能级不同
B.它们的原子光谱相同
C.反氢原子中正电子绕反质子的运动具有确定的轨道
D.氢原子和反氢原子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对心碰撞发生湮灭,只能放出一个光子
B [首先要明确一个氢原子是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构成的,那么,一个反氢原子就是由一个反电子和一个反质子构成的.反电子带正电,反质子带负电.它们的原子能级相同,故A错误;它们的原子光谱相同,故B正确;反氢原子中正电子绕反质子的运动,不具有确定的轨道,故C错误;氢原子和反氢原子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对心碰撞,若只放出来一个光子,则违背动量守恒,故D错误;]
6.氦原子的一个核外电子被电离,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如图所示为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一群这样的氦离子,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该光照射逸出功为4.54 eV的金属钠,则( )
A.这些氦离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
C.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小初动能为3.06 eV
D.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43.86 eV
D [根据C=3知,这些He+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值最大,则频率最大.故B错误;若发生光电效应,不能判断光电子的最小初动能.故C错误;从n=3跃迁到n=1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大,hν=-6.0-(-54.4)eV=48.4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最大初动能Ekm=hν-W0=48.4-4.54 eV=43.86 eV.故D正确.]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关于氢原子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群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
B.一个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用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电子可以跃迁到n=2能级
D.氢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动能增大,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A [根据C=10知,一群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放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正确.一个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用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该光子能量不能被吸收发生跃迁,故C错误.氢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能级到低能级跃迁时,原子能量减小,根据k=m得,电子动能增大,则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8.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子能量在1.62 eV到3.11 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一定为可见光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可以发出两种可见光
AD [根据能级跃迁公式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光子的能量为hν=E2-E1=10.2 eV,大于可见光子的能量,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则从其它高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的频率均大于可见光的频率,故A选项正确;从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为3.4 eV,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故B选项错误;从高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为1.51 eV,小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频率比可见光低,故C选项错误;从n=4到n=2能级跃迁、n=3到n=2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频率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以发出两种可见光.故D选项正确.故选A、D.]
9.氢原子从n=6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ν1的光子,从n=5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ν2的光子,上述两种光子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为ν1的光子的能量较小
B.频率为ν2的光子的波长较大
C.使用该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时,频率为ν2的光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对同一套光电效应装置,若频率为ν2的光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为ν1的光子照射,则反向遏止电压为
BD [根据氢原子能级跃迁条件可知,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能级差,即从n=6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大,A选项错误;能量大的光子频率高,波长小,频率为ν2的光子的波长较大,B选项正确;使用该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时,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频率为ν2的光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C选项错误;对同一套光电效应装置,若频率为ν2的光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为ν1的光子照射,最大初动能Ek=hν1-hν2,则反向遏止电压为,D选项正确.]
10.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62~3.11 eV,根据玻尔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处在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
B.大量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
C.大量处在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由n=5能级向n=4能级跃迁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
D.大量处在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AC [一个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n=5到n=4,n=4到n=3,n=3到n=2,n=2到n=1,A选项正确;能级间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根据C计算辐射的不同频率光的种数,大量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B选项错误;光子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大量处在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由n=5能级向n=4能级跃迁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C选项正确;大量处在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62~3.11 eV,n=3能级和n=2能级跃迁到基态所释放的光子能量不在1.62~3.11 eV范围内,不属于可见光,D选项错误.]
11.氢原子光谱如甲图所示,图中给出了谱线对应的波长,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玻尔的氢原子能级图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α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小于Hδ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
B.甲图所示的四种光均属于可见光范畴
C.Hβ对应光子的能量约为10.2 eV
D.Hα谱线对应的跃迁是从n=3能级到n=2能级
ABD [由图甲可知,Hα谱线对应光子的波长大于Hδ谱线对应光子的波长,结合E=可知,Hα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小于Hδ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故A正确;依据氢光谱的特点可知,甲图所示的四种光均属于可见光范畴,故B正确;Hβ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E== J=4.09×10-19 J=2.56 eV,故C错误;Hα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为E== J=3.03×10-19 J≈1.89 eV,可知Hα谱线对应的跃迁是从n=3能级到n=2能级,故D正确;]
12.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Δ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Δn和E的可能值为( )
A.Δn=2,13.22 eV<E<13.32 eV
B.Δn=1,13.22 eV<E<13.32 eV
C.Δn=2,12.75 eV<E<13.06 eV
D.Δn=1,12.75 eV<E<13.06 eV
BC [明确产生光线数目m和能级n之间的关系,氢原子吸收电子能量时只吸收对应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最高激发态量子数之差和最高能级量子数之差相同,氢原子原来的最高能级为n,调高后的能级为(n+Δn),-=5,解得2nΔn+Δn2-Δn=10.当Δn=1时,n=5,调整后的能级为n=6,此时能级差ΔE=13.22 eV,提高电子的动能应该大于此时的能级差,但是应该小于基态和第7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否则将跃迁到更高能级,即小于ΔE=13.32 eV,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当Δn=2时,n=2,调整后的能级为n=4,此时能级差为ΔE=12.75 eV,提高电子的动能应该大于此时的能级差,但是应该小于基态和第5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否则将跃迁到更高能级,即小于ΔE=13.06 eV,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0分)有大量的氢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光子后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E1,则吸收光子的频率ν是多少?当这些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发光时,可发出几条谱线?辐射光子的能量分别为多少?
[解析] 据跃迁理论hν=E3-E1,而E3=E1,所以
ν==-.
由于是大量原子,可从n=3跃迁到n=1,从n=3跃迁到n=2,再从n=2跃迁到n=1,故应有三条谱线,
光子能量分别为E3-E1,E3-E2,E2-E1,
即-E1,-E1,-E1.
[答案] 见解析
14.(12分)已知金的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离金原子核的最近距离为10-13 m,则α粒子离金核最近时受到的库仑力多大?对α粒子产生的加速度多大?(已知α粒子的电荷量qα=2e,质量mα=6.64×10-27 kg.)
[解析] 分别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算出:α粒子离金核最近时受到的库仑力大小
F=k=k
=9×109 N=3.64 N.
库仑斥力对α粒子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a== m/s2=5.48×1026 m/s2.
[答案] 3.64 N 5.48×1026 m/s2
15.(14分)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n=3向n=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求:
(1)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共能发出几种频率的光;
(2)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截止频率.
[解析] (1)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产生的光的频率的种数为
N===6(种).
(2)W=E3-E1=12.09 eV,W=hν
解得ν=2.9×1015 Hz.
[答案] (1)6 (2)12.09 eV 2.9×1015 Hz
16.(16分)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氦离子发出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求:
(1)氦离子发出的光子中,有几种能使氢原子发生电离?
(2)发生电离时,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解析] (1)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氦离子跃迁时,一共发出N==6种光子.
由频率条件hν=Em-En知6种光子的能量分别是
由n=4到n=3,hν1=E4-E3=2.6 eV
由n=4到n=2,hν2=E4-E2=10.2 eV
由n=4到n=1,hν3=E4-E1=51.0 eV
由n=3到n=2,hν4=E3-E2=7.6 eV
由n=3到n=1,hν5=E3-E1=48.4 eV
由n=2到n=1,hν6=E2-E1=40.8 eV
类比光电效应的条件知,能量为hν3、hν5、hν6的三种光子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
(2)类比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知,能量为51.0 eV的光子使氢原子发生电离时电子的动能最大,将W0=13.6 eV代入Ek=hν-W0,得Ek=37.4 eV.
[答案] (1)3种 (2)37.4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