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校对]
①电离
②穿透
③有半数
④核子
⑤氮核
⑥铍核
⑦质量数
⑧电荷数
⑨Δmc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类核反应及其核反应方程
1.书写原则: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2.常见的核反应方程及相关内容
核反应式
与其相关的重要内容
U→Th+He
α衰变实质2H+2n→He
Th→Pa+e
β衰变实质n→H+e
N+He→O+H
质子的发现(1919年)
卢瑟福
Be+He→C+n
中子的发现(1932年)
查德威克
Al+He→P+n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约里奥·居里夫妇
P→Si+e
正电子的发现(1934年)
约里奥·居里夫妇
U+n→Sr
+Xe+10n
U+n→Ba
+Kr+3n
重核裂变
H+H→He+n
轻核聚变
3.关于核反应的四点说明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
(4)四类核反应的判断技巧:衰变方程的箭头左侧只有一项且箭头右侧必有He或e;人工转变的箭头左侧都含有一个用来轰击的小粒子,多为质子、中子、α粒子或β粒子,且被轰击核多为中等质量核;重核裂变的箭头左侧多为铀235,且有中子;聚变方程的箭头左侧的原子序数都很小多为前4号元素.
【例1】 2017年1月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大多数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中都伴有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β衰变等.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H→He+n是α衰变方程,Th→Pa+e是β衰变方程
B.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N+He→O+n
C. Th衰变为Rn,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
D.U+n→Ba+Kr+3n是核裂变方程,也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
C [H+H→He+n是轻核聚变反应方程,Th→Pa+
e是β衰变方程,A选项错误;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N+He→O+H,B选项错误;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在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Th衰变为Rn,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C选项正确;U+n→Ba+Kr+3n是核裂变方程,不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D选项错误.]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H→He+n是聚变
B.U+n→Xe+Sr+2n是裂变
C.Ra→Rn+He是α衰变
D.Na→Mg+e是裂变
ABC [聚变是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A正确;裂变反应指的是质量较大的核分解成几块中等质量的核,B正确,D错误;放射性元素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的现象是α衰变,C正确.]
核反应中的“守恒规律”
原子核物理中,常提及核反应的“守恒规律”与“核能的计算”问题.事实上,在核反应过程中,由于核力对核子做功,会引起“核反应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能量变化.我们就把系统释放或吸收的这部分能量,叫作核能.从而,核反应即可分为质量亏损、释放核能和质量增加、吸收核能两大类型.其中,又以研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核能的一类核反应为学习的重点.
欲解决核反应中有关“守恒规律”与“核能的计算”问题,可利用以下几条“依据”:
1.五个守恒
(1)质量数守恒.
(2)质子数(电荷数)守恒.
(3)质量守恒(“亏损质量”与释放的“核能”相当).
(4)能量守恒.
(5)动量守恒.
2.两个方程
(1)质能方程:E=mc2,m指物体的质量.
(2)核能:ΔE=Δmc2.
3.一个半衰期(T1/2)
(1)剩余核数:N=N0.
(2)剩余质量:m=m0.
【例2】 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0.05 T,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MN是磁场的左边界,在磁场中A处放一个放射源,内装Ra(镭),Ra放出某种放射线后衰变成Rn(氡).试写出Ra衰变的方程.若A距磁场的左边界MN的距离OA=1.0 m时,放在MN左侧的粒子接收器收到垂直于边界MN方向射出的质量较小的粒子,此时接收器距过OA的直线1.0 m,则此时可以推断出一静止镭核Ra衰变时放出的能量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取1 u=1.6×10-27 kg,电子电量e=1.6×10-19 C)
[解析] Ra→Rn+He.
镭衰变放出α粒子和氡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α粒子垂直于MN边界射出被接收器接收,α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为1/4圆周,得圆半径为R=1.0 m
α粒子的动量mαv=qBR=1.6×10-20 kg·m/s
α粒子的动能为E1=mαv2==2.0×10-14 J
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αv=MRnv1
氡核反冲的动能为E2=MRnv=
衰变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为
E1+E2=E1≈2.04×10-14 J.
[答案] Ra→Rn+He 2.04×10-14 J
[一语通关]
如果在核反应中无光子辐射,核反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新核的动能和新粒子的动能.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核能的主要依据是:
1.核反应过程中只有内力作用,故动量守恒.
2.反应前后总能量守恒.
常见的反应类型:反应前总动能+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反应后总动能.
2.铀238的半衰期是4.5×109年,假设一块矿石中含有2 kg铀238,求:
(1)经过45亿年后还剩下多少铀238;假设发生衰变的铀238均变成了铅206,则此矿石中含有多少铅;
(2)若测出某块矿石中的铀、铅含量比为119∶309,求此矿石的年龄.
[解析] (1)45亿年即4.5×109年,由m=m0知剩余的铀238质量为m=2× kg=1 kg;在45亿年中1 kg铀238发生衰变后获得的铅206的质量m′=(m0-m)=kg=0.866 kg,即矿石中含有铅0.866 kg.
(2)设此矿石年龄为t,原来的质量为m0,则现在剩余的铀238的质量为m=m0,那么在时间t内发生了衰变的铀238的质量为m-m0=m0,设铅206的质量为mx,则=,
即mx=m0,所以现在矿石中的铀、铅含量之比为==,解得t=2T=90亿年.
[答案] (1)1 kg 0.886 kg (2)90亿年
课件28张PPT。章末复习课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章末综合测评(四)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第1~8小题为单选,第9~12小题为多选)
1.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
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
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
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D [宇宙中大部分星球有卫星,故A选项错误;恒星的寿命取决于质量,质量大,在巨大的引力下,原子核之间的距离近,容易引起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越大,燃料聚变的速度越快,恒星死亡的就越快,故B选项错误;太阳发光、发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C选项错误;银河系有银盘和银晕,银盘的结构是有旋涡状的旋臂,因此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故D选项正确.]
2.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Al,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α+Al→n+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15和28 B.15和30
C.16和30 D.17和31
B [设X的质量数为m,电荷数为n,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4+27=1+m;2+13=0+n
解得:m=30;n=15;故其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故B正确,A、C、D错误.]
3.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此β粒子是( )
A.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
B.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C.原子核内存在着电子
D.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一个电子
D [因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内并不含电子,但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子可以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负电子,一个质子可以转化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正电子,其转化可用下式表示:n→H+e,H→n+1e.
由上式可看出β粒子(负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而来,正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而来.]
4.14C是碳的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2010年2月科学家发现了曹操墓,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其棺木中14C的含量约为原来的,则该古木死亡的时间距今大约为( )
A.22 900年 B.11 400年
C.5 700年 D.1 900年
D [假设古木死亡时14C的质量为m0,现在的质量为m,从古木死亡到现在所含14C经过了n个半衰期,由题意可知:=n=,所以n≈,即古木死亡的时间距今约为5 730×年=1 910年,D正确.]
5.已知氘核的结合能是1.09 MeV,氘核的比结合能是2.78 MeV,氦核的比结合能是7.03 MeV.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并放出17.6 MeV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B.核反应方程式为H+H→He+n
C.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D.该核反应不会有质量亏损
B [本题易错之处是不知道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的原理.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这是聚变反应,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知同时有一个中子生成,反应方程为H+H→He+n,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核裂变发电,选项C错误;该反应放出热量,所以一定有质量亏损,选项D错误.]
6.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了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β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D [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α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导体,将静电泄出,A错误;γ射线的贯穿性强,可用以金属探伤,用于医疗时,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在用于治疗肿瘤时要严格控制剂量,D正确,B错误;DNA变异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C错误.]
7.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H+H→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H、H、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 u、3.0161 u、4.0026 u和1.0087 u;1 u·c2=931.5 MeV,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 )
A.粒子X是质子
B.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约为17.6 MeV
C.轻核的聚变反应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D.自然界不存在热核聚变
B [由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1-2=0,由质量数守恒可知,X粒子的质量数为:2+3-4=1,则X粒子是n,即为中子,故A错误;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E=Δmc2=17.6 MeV,故B正确;只有将原子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达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时,聚变才会发生,故C错误;在太阳内部进行着热核反应,故D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一定遵守质量守恒
B.在发生核反应时,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所生成物质的总质量
C.发生核反应时,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D.不论哪种核反应,都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D [当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一定存在质量亏损;核反应前后一般存在质量的变化,质量减少,放出能量,吸收能量,质量增加,A、B、C错误.由核反应规律知D项正确.]
9.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是92U+n→56Ba+Kr+3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AC [铀核裂变释放出3个中子,故A选项正确;铀块体积需达到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所以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有影响,故B选项错误;铀核的链式反应通过控制棒来进行控制,故C选项正确;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高温高压不会改变半衰期,故D选项错误.]
10.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组成U核的核子中只有相邻核子之间才存在不可忽略的核力作用
B.组成U核的中子中任何两个中子之间都存在不可忽略的核力作用
C.组成U核的质子中任何两个质子之间都存在不可忽略的库仑斥力作用
D.组成U核的质子中任何两个质子之间都存在不可忽略的核力作用
AC [核力属于短程力,由于组成U核的核子较多,两核子之间的距离可能超过核力的作用范围,所以某些核子之间的作用力可能比较小,所以选项A正确,B、D错误,但两质子之间都存在库仑斥力的作用,所以选项C正确.]
11.如图所示,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核辐射警示新标志为黑框经底三角,内有一个辐射波标记、一个骷髅头标记和一个逃跑的人形.核辐射会向外释放三种射线: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现有甲、乙两个原子核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其中一个核放出一个α粒子,另一个核放出一个β粒子,得出如图所示的四条径迹,则( )
A.磁场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纸面向里
B.甲核放出的是α粒子,乙核放出的是β粒子
C.a为α粒子的径迹
D.c为β粒子的径迹
BD [衰变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释放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不难分析:若轨迹为外切圆,则为α衰变;若轨迹为内切圆,则为β衰变.又因为R=mv/qB知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可知答案为B、D项.]
12.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 813亿吨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是全世界年需能量总和的5 000倍,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太阳内部有多种热核反应,其中的一个反应方程是:H+H→He+n.若已知H的质量为m1,H的质量为m2,He的质量为m3,n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是中子
B.H和H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
C.H和H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
D.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ΔE=(m1+m2-m3-m4)c2
AD [n是中子,故A对,H和H是同种元素H的同位素,故B错,H和H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故C错,反应释放的核能为ΔE=(m1+m2-m3-m4)c2,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0分)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Rn.Rn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Pb.
(1)求m、n的值;
(2)一个静止的氡核(Rn)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Po).已知钋核的速度v=1×106 m/s,求α粒子的速率.
[解析] (1)4m=222-206,m=4
86=82+2m-n,n=4.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αvα-mPov=0
解得vα=5.45×107 m/s.
[答案] (1)4 4 (2)5.45×107 m/s
14.(12分)为测定某水库的存水量,将一瓶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倒入水库中,已知这杯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天,10天以后从水库取出1 m3的水,并测得每分钟衰变10次,求水库的存水量为多少?
[解析] 由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出发,运用半衰期知识可求出存水量.
设放射性同位素原有质量为m0,10天后其剩余质量为m,水库存水量为Q,10天后每立方米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存量为,由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其质量成正比=,即=,由半衰期公式得:m=m0
由以上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得
==5
解得水库的存水量为Q=2.5×105 m3.
[答案] 2.5×105 m3
15.(14分)H的质量是3.016 050 u,质子的质量是1.007 277 u,中子的质量是1.008 665 u.则:
(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为氚核时,是吸收还是放出能量?该能量为多少?
(2)氚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各是多少?
(3)如果这些能量是以光子形式放出的,则光子的频率是多少?
[解析] (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的核反应方程式是H+2n―→H,反应前各核子总质量为mp+2mn=1.007 277 u+2×1.008 665 u=3.024 607 u
反应后新核的质量为mH=3.016 050 u
质量亏损为
Δm=3.024 607 u-3.016 050 u
=0.008 557 u
因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故此核反应为放出能量的反应.
释放的核能为ΔE=Δm×931.5 MeV=0.008 557×931.5 MeV=7.97 MeV.
(2)氚核的结合能即为ΔE=7.97 MeV
它的平均结合能为=2.66 MeV.
(3)放出光子的频率为
ν== Hz=1.92×1021 Hz.
[答案] (1)释放核能 7.97 MeV
(2)7.97 MeV 2.66 MeV
(3)1.92×1021 Hz
16.(16分)处于静止状态的某原子核X,发生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M的原子核Y,被释放的α粒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测得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设α粒子质量为m,质子的电荷量为e,试求:
(1)衰变后α粒子的速率vα和动能Ekα;
(2)衰变后Y核的速率vY和动能EkY;
(3)衰变前X核的质量MX.
[解析] (1)因为Bqvα=,α粒子的带电荷量为q=2e,所以vα=,Ekα=m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α-MvY=0,所以vY=,EkY=Mv=.
(3)由质能方程得ΔE=Δmc2,而ΔE=Ekα+EkY,所以Δm=,衰变前X核的质量MX=m+M+Δm=m+M+.
[答案] (1) (2)
(3)m+M+